园林工程中的景观设计技术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刘光传
[导读] 摘要:园林工程景观设计是一项专业性、艺术性极强的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兼顾实用美学、形式美学和艺术美学要求,合理应用园艺技术,作出合理设计,在硬质景观设计中,主要设计内容为铺地和景墙,在软质景观设计中,主要设计内容为植物和水体,软质景观设计关乎园林工程的观赏性与实用性,应额外关注,巧妙构思,植物景观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遵循统一性、均衡性的原则,进行植物配置,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构建
        广西城市设计有限公司  536000
        摘要:园林工程景观设计是一项专业性、艺术性极强的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兼顾实用美学、形式美学和艺术美学要求,合理应用园艺技术,作出合理设计,在硬质景观设计中,主要设计内容为铺地和景墙,在软质景观设计中,主要设计内容为植物和水体,软质景观设计关乎园林工程的观赏性与实用性,应额外关注,巧妙构思,植物景观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遵循统一性、均衡性的原则,进行植物配置,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构建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在水体设计中,基于周边环境,选择喷泉、涌泉、溪流、瀑布跌水等水景工程形式,科学搭配动植物,科学设计水中构筑物,优化水体形状设计,科学利用中水、雨水。
        关键词:园林工程;景观设计技术;应用
        为了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以及城市居住环境改善提升的要求,各个城市大力建设风景园林工程,推动了城市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的进程。园林工程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形象的作用,其专业性极强,涉及园林学、植物学、生物学、土壤学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在进行园林工程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应根据项目主题,兼顾实用美学、形式美学和艺术美要求,因地制宜作出合理设计,合理应用园艺技术,丰富园林景观设计内涵,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文及生态需求[1]。
        1.硬质景观设计技术分析
        1.1铺地
        园林工程的建设,除了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外,最主要的,就是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游玩休憩的场所,而漫步则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休闲方式,故此,园林工程中,地面的铺设十分重要。全世界有很多以精美的铺地设计而闻名全球的广场,比如说罗马市政广场、澳门中心广场,这些广场的地面经过独特的铺地设计,让游客叹为观止,留下深刻的影响。不过,在铺地设计过程中,不应该标新立异,还是应该根据周围环境、园林工程主体,选择在色彩、形状、纹理、质地上较为协调的材料,合理的材料应用,才能够获得理想的景观效果[2]。比如说,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广场中,铺装与坐凳等小品,都选用了混凝土制品,十分地恢弘大气。
        1.2景墙
        景墙是园林工程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园林工程中,大部分的景体都是砖墙、石墙、钢筋混凝土墙,景墙本身既为一种景观,合理的景体设计,能够展现园林特色,丰富设计内涵。如今城市环境喧嚣,园林工程作为人们放松心灵的场所,应该做好空间属性的划分和隔音降噪措施,而墙体则是空间划分和隔绝噪声的常用方式。根据园林场地地形布置景墙,既能够独立空间也能隔断和扩展空间,使园林空间层次丰富饱满,采用隔音墙设计,能够将外界喧嚣隔绝在外,让人们尽情享受当下的时刻。同时,在园林景墙设计中,还会设计浮雕墙,雕刻上具有地域特色的图腾、标志,宣扬地方文化。
        2.软质景观设计技术分析
        2.1植物
        植物是园林工程景观设计的重点对象,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而且植物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与规划,能够丰富风景园林的层次,让景观与周边自然环境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发挥植物改善环境、美化城市的作用。
        在植物设计中,应该关注以下要点:①植物品种的选择。根据园林工程所处环境、气候、地形、水文条件,基于设计需求合理选择植物,最好能选择当地植物,提升植物存活率,避免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生态失衡,比如说,干旱缺水、土壤含盐量高的区域,可选种红千层、南洋杉、海桐、鱼藤、海刀豆等植物,同时,应该满足城市居民及游客需求,休闲区种植榕树等枝繁叶茂的植物,形成独特的植物空间,下面设置桌椅,供人们休憩,遮阴避凉。园区内不可种植有毒有害、易过敏、气味难闻的植物,譬如夹竹桃、玉丁香、天竺葵、五色梅等。


        选定植物后,遵循统一性、均衡性的原则,进行植物配置,常见的植物配置方式有以下两种:①规则式配置,具体包括对称配置、列植、交替配置、分层配置等方式,比如说在景观园林区域的入口,就采用对称配置的方式,选用桂花、杉木、苏铁等植物,于道路两侧构建呼应对称的植物群;②自然式配置,具体包括孤植、对植、丛植、群植、片植等方式,以孤植为例,这种配置方式通常适用于香樟、樱花、金钱松、榕树等具有一定独立观赏性、要求栽种位置开阔的植物,具有凸显植物的个性和功能性的作用[3]。而且,当前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流行人工生态植物群落的设计理念,常见的有“月季灌丛+丁香树丛+丁银杏桂花丛”、“香樟+秋枫+红花紫荆+细叶紫薇”等植物群落,微小群落构成生态循环,可持续性强。
        2.2水体
        园林工程中,水景工程表现为平静、流动、喷涌、跌落四种形式,常见类型有喷泉、涌泉、溪流、瀑布跌水等。其中瀑布跌水是当前风景园林水景设计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形式,按照按跌落可分为阶梯式、丝带式、滑落式、幕布式等类型,这种类型的水景能够产生自然流水的声音,同时映射周围景物,是一种极富自然生态气息的水景形式,而且,通常会将涌泉与瀑布跌水共同应用,这样能够形成完整的水循环系统,优化景观美观程度。无论选择何种水景形式,都应该从造型、形状、水流分布及流动韵律等多方面统筹规划,合理设计,保障景观效果。
        在风景园林水景工程设计时,要求如下:①科学搭配动植物。水虽然具有流动性,但不具有生命力,科学搭配动植物,不仅能够丰富其视觉效果,而且能够完善水体质量,增强水景工程的空间层次,打造出生机勃勃的水空间,一般来说,会在溪流、水池中养殖鲤鱼、乌龟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生物,同时可在水体中和周边种植睡莲、莲花、水竹芋等植物,选择植物品种时,需考虑到当地气候、物种分布、景观主题、植物颜色等因素,以建设出和谐的生态水景;②科学设计水中建筑。在我国古典风景园林中,亭台、楼阁、水榭、假山等建筑物常与水体相伴,一般会在湖中央或湖边建设亭子,以供休憩,观赏湖中景物,或者在湖泊中建设桥体,便于通行,这些设计形式在当前水景工程中得以延续,而且,现在人们喜欢在水体中设置石灯、石塔、仿树桩的汀步、跳石等,或者通过岩石来引导水流,打造了一种水石相结合的奇妙景观;③优化水体形状设计。当前,大部分水景工程形状为圆形、方形,因为这些形状相较于长条型,边缘内部环境更佳,利于生态循环,如若水体面积较小,通常会设计为方形、圆形,若水体面积较大,则通常不会刻意设计,而是呈现其自然形态;④科学利用中水、雨水。在水景工程设计时,应完善水循环系统设计,利于雨水管网收集雨水等,经处理后用作园林植物灌溉用水,或者流入水体中,作为水景用水[4]。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提升,风景园林建设成为了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园林工程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而且能够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在城市形象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在园林工程中,景观设计是一项要求极高的工作,在主基调上,园林工程景观必须与城市整体形象相符,在功能上,必须满足城市居民及游客等在游玩憩息时的需求,需要设计师巧妙构思,科学设计,才能够很好地平衡园林景观的观赏性与实用性[5]。
        参考文献:
        [1]舒粉利.视觉传达设计理念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评《园林景观设计》[J].植物检疫,2020,34(04):88.
        [2]刘珊珊.园林景观设计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评《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J].中国蔬菜,2020(07):114-115.
        [3]李伟平,刘川川.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中园林景观设计方法的应用——以江苏洋河农业嘉年华项目为例[J].现代园艺,2020,43(11):152-154.
        [4]李妮芳.居住区园林景观与竖向规划结合分析—以烟台富馨佳园景观设计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55.
        [5]张卫国.BIM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华为苏州企业业务项目景观设计为例[J].城市住宅,2020,27(06):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