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018419821005XXXX
摘要: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关系着建筑的使用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等,强化检测工作,完善检测体系,不断研发新的检测方法能有效促进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也能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也日趋多样化,在这一情况下,也为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就现阶段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分析提升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以供质量管理人员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在现代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混凝土材料是主要构成材料,其性能强度对主体结构的整体质量性能影响巨大,所以工程建设工程必须要充分做好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工作。目前,混凝土检测领域已经研究出多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其各有优劣,适用范围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以便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能够合理运用各种检测技术来准确的得到混凝土强度数据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基于此,本文围绕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问题介绍了其检测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的必要性,进而对各种混凝土检测技术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
一、主体结构检测的主要内容
1、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不断完善,混凝土强度以及裂缝、缺陷的检测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例如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就有回弹法、钻芯法、拔出法、超声法,进而再由基础方法组合形成了新的方法,如超声回弹法、钻芯回弹法等综合法,检测试验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检测仪器设备性能的不断改良标志着我国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在现阶段检测混凝土强度运用最多的是回弹法,其原理是根据混凝土回弹值、碳化深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推定其抗压强度的一种非破损测强方法。同时抽测构件的选择也很重要,首选应在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选择构件,选择的构件必须包括所有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构件的范围应覆盖尽可能多的结构或构件类型,结构或构件留置的试块试压强度不足或有怀疑的,应优先选点。
2、对变形进行观测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主要有沉降观测和倾斜观测。而沉降观测其一有长期观测,采用设备为水准仪,以稳定性、独立性、方便性的原则选择水准点,沿建筑物四周布置在墙上,不少于6个点,用闭合法进行数据的测读及整理;其二是不均匀沉降观测,其观测点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阳角和沉降最大处,挖开覆土露出建筑物基础的顶面上。倾斜观测则采用经纬仪对建筑物的四个阳角进行观测,综合分析得出整个建筑物的倾斜程度。
二、制定检测方案
1、确定样本空间
监督实体检测在监督工作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是随机的,应该遵循相关标准和规定来制定其检测方案。特别是在样本空间确定时,最大数值不能超出有关规定中给的数值范围,一定要有针对性。在进行检测之后,所有实体检测都应根据对应准则制定出对应的监测方案,并且要保证及时的和施工单位联系,确保信息能够及时更新。如果要采取一些对质量结构会造成一定影响的检测措施,不得擅自主张,必须要经过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批同意,才可实行。由于监督实体检测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因此它和质量验收时所做的检测是具有不同目的的,一定要区分开来。在选择检测方法时,必须要遵循科学合理,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原则,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施工麻烦。对于检测结果的统计和处理,要在遵循科学的基础上进行范围选择,取样部位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实事求是,要以尊重事实为做事的基本准则,不得随意刻意的更改加大。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
只要是一份正规的检测方案,理应包括已经选择确定下来的样本空间,选点的分布情况此次检测的目的,采取的检测方法,对被检测建筑物的情况分析等信息,还要对建筑物的墙体裂缝开展及分布情况;变形、位移的情况;构件及材料的强度;人为的影响因素;施工中存在的缺陷及其严重程度;当地的气候以及地理条件;待测建筑物周围时候有施工队及施工史;待测建筑物结构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等情况做好准备工作和准确的分析,使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生率能够控制在最小值。
三、现场结构检测
1、砌体结构
在检测砌体结构的时候,检测指标和项目为砌体结构的砂浆抗压强度。在进行第一次检测的时候对优检查和普检的选点密度和要求类似于混凝土结构,可根据上文的选点标准进行检测,复检时也要根据普检参检数量的两部进行检测和选点,其初复检要求以及整体选点和混凝土结构相,在此不再做赘述,可根据上文所述进行选点。选择时要可能的覆盖所有的类型和结构,同时,对于地下室,必须要对顶层和首层几个重要结构进行选点检测,在初检时未达标的构件,在复检时更要详细仔细的对其同批次及同类型的构件进行抽样检测.选择部位也要考虑到威胁砌体结构安全,根据这一方向做出合适的选择,所有的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必须被已选部件涵盖。最后,要把整个检测过程的检测数据和遇到的问题做出详细记录,以备质量监督部门的随时检查。
2、混凝土检测
在检测混凝土结构时,一般将检测项目定位为:混凝土结构实体的抗压强度。优检时,每两千平方米建筑面积都要抽取一个样本构件;普检时,一般都是按照每一千平方米建筑面积抽取一个构件;在复检时,一般则是根据普检的两倍进行选点取样,在进行选件时,必须囊括所有的强度等级,并且要遵循在混凝土结构潜在有隐患的部位活着安全存在隐患进行选择。工作人员在选件时应当注意其选择的范围要可能覆盖到整个构件的类型范围,针对地下室,顶层和首层等关键位置必须要优先进行选点。监督机构在对构件进行选点或者检测时要尽量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尽可能的避免整体建筑结构损坏或是构件损坏。最后,在复检时应该将在第一次检测中没有达到检测要求的部分构件,与其同批次、同类型的构件进行重点加倍检测,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3、检测结果的分析处理
按照规定,在结构检测完毕后,为钻取芯样的工程,须在三个工作日(不包括检测工作日)内向有关监管部门提交检测报告,以钻芯取样的工程,须在七个工作日(不包括检测工作日)内向有关部门提交检测报告。检测机构再向委托外包方出具检测报告原件时,其数量不得少于四份,若是申报评优的工程则普检报告不得少于五份,对于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测,若是普检,优检低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但最小值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抗压强度的百分之八十八的,并经由原设计单位评审合格的,则可以验收。钢结构工程的检测结果后期处理应该严格遵循《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中的有关规定。检测单位在每个季度的检测中,应当将检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检测数据进行汇总,按季度汇报给有关质量监督机构。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检测,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稳松,郑俊升.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低碳世界,2017(3):155-156.
[2]柳建刚.试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门窗,2017(6):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