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斯国一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和完善,

        斯国一
        恩施州规划信息咨询中心 湖北省 恩施市 445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和完善,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任何一种技术都无法替代的。本文研究城市规划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特别强调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规划的应用,希望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可以推动城市规划整体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城市规划;应用
1.城市规划中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意义
        在现代化城市规划过程中,互联网技术与城市规划技术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对我国未来城市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首先,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政府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及时、全面地了解到相关数据信息,通过数据的分析比对来发现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其次,互联网技术可以拓展城市规划的信息获取渠道,丰富信息资源内容,提升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进而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需求。第三,信息化发展是我国未来的主流,并将持续高速发展下去。城市规划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春风可以获得巨大的便利,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
2.互联网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1 互联网技术在城市规划初期的应用
        城市规划初期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所规划城市的实际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风情等。此时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快速地对该区域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在高效优质地完成信息收集工作的同时,还能节省成本。在该时期,互联网技术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为城市规划提供信息依据。
2.2 互联网技术在城市规划中期的应用
        规划中期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初期收集的信息资源制订城市规划计划书。在该阶段,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辅助操作。例如,在制订计划书时,人工绘制的布局图很难达到3D效果,且在空间结构的绘制上难度较大,此时就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布局图绘制。互联网技术中的各种绘图软件及办公软件能使城市规划布局图达到3D效果,带给人以全新的体验,更加直观地展现城市规划方案,也有助于规划方案的不断优化。
2.3 互联网技术在城市规划后期的应用
        城市规划后期的主要任务是对城市建设进行验收,检查城市建设是否与城市规划计划书一致。在该阶段使用互联网技术,能快速地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结果进行记录,通过与计划书的对比发现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及时进行调整。
2.4 互联网技术在科学管理上的应用
        在城市规划中引入互联网技术,利用其数据信息处理功能,能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此外,互联网技术与智能化平台的有效结合能建立起完善的城市规划系统,在先进的理念及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城市规划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在管理之中,从而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整个城市规划的最终建设质量。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在完善的城市规划系统的支持下,必然能保障城市规划的整体性与科学性。
2.5 互联网技术在公众参与上的应用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断提升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是为了能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前提下规划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城市建设方案。因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做坚持以人为本。虽然城市规划人员对城市规划方案有一定的决定权,但这并不代表其有独断行为。居民作为城市规划未来的受众群体,其对城市规划的意见与建议也十分重要。居民意见也是城市规划方案制定的基础。为了快速地实现民意调查,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内心的真实想法,吸取好的意见与建议,提升居民对城市规划的参与度,真正体现为民服务的理念。

同时,在了解民众舆论导向的情况下进行规划设计能满足人们的发展需要,也能更好地实现最终的城市规划目标。
3.如何将大数据技术与智慧城市规划相协调
3.1 多规协同体系构建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多规协同体系的构建,加大大数据技术在体系建设中的使用,在综合分析城市发展对应信息的基础上,从促进各领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智慧化协同体系。我国以往城市建设是在多个部门领导下开展的,容易受到行政管理影响,实践表明,这种做法会导致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城市管理主体多样化,容易出现规划体系混乱和数据保护力度低下等弊端,并且城市规划内容和规划制度可能存在重叠的情况,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讲,需要注重城市建设中土地利用和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有效管理,将这些问题作为城市建设重点考虑内容,是提高城市建设效果的关键。部分城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两规合一”(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五规合一”(人口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文化遗产规划)等多个规划策略,但是具体应用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一现象,还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已有的规划成果加以整合,以便得到可行性较高的统一城市规划方案,并且在先进技术作用下,对原有城市规划准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形成协调的发展机制。具体来说,城市空间整体规划是智慧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条件,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遵循智能、环保和节能等理念,进行城市资源的协调分配。从智慧城市建设这一方面进行大数据技术应用价值的分析,可发现其能在整合有关规划措施的条件下,进行城市空间结构协调构建,并且能为相关部门城市管理和规划机制的制定提供信息依据,促进智慧化城市协调建设。
3.2 城市空间规划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由于社会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各个领域中人才、知识及技术的流动,在上述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信息资源,为了实现城市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目的,要求注重各类信息的采集,为城市资源分配提供借鉴。传统的城市规划主要是对某一场所空间加以研究,已经无法满足智慧城市建设和时代发展要求。因此,需要对城市空间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在结合数据信息的条件下,促进城市空间体系的优化调整。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实际进行智慧城市空间规划时,要注重大数据的使用,明确城市转型方向,加大对城市空间规划的整体控制,为智慧城市良好建设奠定基础。利用大数据对城市空间、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能进一步对城市交通、产业进行智慧化规划,使得城市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并且在掌握不同承载空间调整规律的条件下,可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等多个角度出发构建城市发展体系。为了做到城市规划设计合理性,要重点关注城市社交网络信息评价指标的合理选择,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城市规划质量的评价分析提供标准,确保城市规划效果的实现,并能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城市空间规划的不足之处。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及时掌握各大社交网络数据,可反映出当前城市空间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帮助城市管理者对智慧城市空间规划质量有所掌握,进一步对空间发展问题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另外,智慧城市空间规划主要受到城市整体规划目标和邻城市要素间联系的影响,需要结合上述影响因素确定城市规划方向,同样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在明确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方向方面有重要意义。智慧城市规划要紧抓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城市空间产生的影响,对相关的网络数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根据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综合判断城市场地使用情况,能为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4.结束语
        未来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将会不断深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规划实现了新的发展,在提升城市规划科学性及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必须不断提高对互联网技术的重视程度,重视其在城市规划初期、中期、后期、科学管理及公众参与方面的应用,不断提升我国互联网技术水平,了解其优势与不足,并加以完善,实现城市规划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完美融合,保证我国城市规划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红日浅析互联网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中国科技博览,2014(41):240-240
        [2]刘杲杨.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5):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