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青
身份证:131126198905105***
摘要:建筑工程行业正高速发展,对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等的管理要求也愈来愈高,相关新技术、新工艺也不断被应用。但与之矛盾的是技术管理人员和劳动力均处于短缺状态,给现阶段工程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管理工作形势不容乐观。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优化管理方法,提升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以适应建筑工程行业快速的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性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第一,经过对施工管理方法的创新,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能够充分满足工程发展的需求,发挥出科学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第二,经过创新施工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体系,能够全面覆盖施工管理全过程,不留管理死角,及时地发现工程施工中的问题,确保工程各项目标的实现。第三,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能够积极发挥出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性,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的基础上,减少建设的成本,提升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定优势。
2 建筑工程管理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2.1 施工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够,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其自身对于新技术新规范的掌握程度不够,部分人员缺乏质量安全意识及安全意识,不能胜任管理岗位的工作,这些都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出现问题。比如说:管理人员自身未按规范佩戴相关安全设备,施工技术人员充当施工管理人员等等现象,这些都会影响到工程管理水平,最终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综合效益。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管理人员培训的专业性及强度,从而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2.2 施工现场质量检查的制度不完善
若想有效地提升建筑施工质量,达到各建设项目规范的要求,就必须对其质检体系进行完善。但是在现阶段的不少企业都没有将其落实到实处,质检员身兼数职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造成了质量检查制度的形同虚设,导致质量问题频出。应针对不同项目制定专项计划,责任到人,不留死角,质量检查应用统计数据手段,加以分析改进,才能最终确保目标实现。
2.3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不重视
为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建设标准,必须加强对施工原材料的管理。当前,仍有少量企业或管理人员为节省建设成本,施工时偷工减料。还有些企业不是有意识的偷工减料,而是忽视材料管理,导致出现问题。比如说:进场后无人核对相关材料规格性能,现场实际施工材料与图纸或规范要求材料不符,导致返工。在材料质量抽样调查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检查,不符合建设质量要求的材料进入现场应用,势必会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
2.4 进度管理达不到预期目标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庞大、系统的工程项目,有着工程施工周期长、规模大、参建单位多和涉及面广,还受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复杂等不确定性因素。进度管理是施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使其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建设的要求。近几年来,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市场中劳动力不足是近期困扰所有施工企业的问题之一。
几乎大部分项目都面临用工荒,导致一些企业饥不择食,使用非专业人员凑数,导致施工质量下降,造成返工,使得工期严重滞后。
3 加强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3.1 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综合行为,建筑工程技术创新在工程建设基础上,树立在施工单位的发展
中,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质量、安全及其进度的有效控制。新技术的合理投入使用,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处于优势地位。另外,建筑施工企业还需积极地应用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工程施工管理效率的提升,优化管理的模式。
3.2 注重对管理理念的优化
管理理念可以指导工程施工管理,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更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管理理念应与时俱进。因此,若想创新工程施工管理,首先应该更新建筑管理的理念,对工程进行施工管理的创新,提升工程管理科学性、前瞻性。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践行创新管理,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可以有章可循,做到规范化和合理化,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企业还需加强对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工作,提升管理能力及相关专业能力,使得管理人员具有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知识,对企业进行全面管理。
3.3 注重优化组织机构
在创新管理的时候,应该优化企业组织机构,尽量扁平化,使之简洁高效。企业应根据各个组织机构职能,细化各机构及人员职责,构建畅通渠道,对不同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进行加强。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有很多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对安全负责,还需负责控制成本、合同管理、施工管理的工作,造成实际工作分配不合理,强度过大,工程施工管理效率降低。因此,若想有效地提升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需明合理安排机构人员的职责,避免工作交叉和重复。
3.4 对管理人员的激励和考核
管理人员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施工管理的主体。所以,企业要建立起激励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需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对管理人员绩效进行考核,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按照管理结构、人员职责、绩效等进行奖惩,进而实现对管理人员管理行为的规范化,提升管理人员工作主动性,从而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就要进行管理创新,从管理理念、管理人才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入手,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将之落到实处,企业施工管理水平才能不断的提高,在当前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海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期间环保管理工作要点研究 [J]. 绿色环保建材 ,2018(1):50.
[2] 席宴宾.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18):225-226.
[3] 邹同彬 .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1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