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隔墙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张良杰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建筑业也不例外

         张良杰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  潍坊  261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建筑业也不例外,轻质隔墙板通常是将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及纤维水泥板作为主要面板,同时与夹芯材料复合生产而成。轻质隔墙板夹芯材料通常以水泥或聚苯颗粒为主。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节能环保逐渐变成现如今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发展的主流,许多领域在其持续发展的历程中都需要严格根据节能环保的基本原则开展相关工作,而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其环保工作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对建筑行业而言,其节能环保工作主要是选取适宜的建设材料开展工程建设,而轻质隔墙板的出现能很好地满足以上要求,因此,在许多建筑工程建设中应用愈发广泛。虽然这一材料在应用时具有良好的优势,但极易产生裂缝,不仅会对建筑工程的后续建设与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造成许多无法挽回的损失。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轻质隔墙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希望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轻质隔墙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运用
         引言
         传统墙面原材料为粘土、页岩、煤矸石等经过烘干之后形成,在制作过程中对于环境的影响较大,并且自身成本消耗较多,有悖于我国当下实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轻质隔墙在制作过程中主要使用清洁原料,能够有效抗震、隔声、防火,在当下建筑领域中具有较高优势,值得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
         1隔墙工程主要内容
         隔墙工程选材时应考虑:密度小;隔声隔热效果好;耐腐蚀、应用寿命长等,施工可选用水平或垂直龙骨,但必须选用50c轻龙骨,考虑到墙体承载力较大,可适当减少和增加龙骨数量,但要充分保证隔墙的安全性和隔声性能,如果目前龙骨数量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则需要将一定的岩棉填充在隔墙内部,进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想要充分确保墙体表面的牢固与安全性,可使用厚度10mm的涂装板在竖向进行加固,并适当减小涂装板和龙骨间缝隙,若有必要也可应用强力胶对表面进行粘合。卫生间隔墙工程施工中需要重视无缝结合,以防止出现漏水情况,并将防水层设置在隔墙间,从而避免出现渗水情况,同时也可加入如聚氨酯弹性胶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在两层板间可填充胶水进行防潮和防水。若将横向龙骨安装在卫生间隔墙内,其密封可通过应用PV板+硅胶层方法进行处理,此种方式不但能够降低施工材料应用成本,而且也可以保证其拥有良好的安装和使用效果。
         2轻质隔墙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干缩率相对较高。建筑工程在借助轻质隔墙板进行施工时,因为轻质隔墙板在常规运输中未能借助有效手段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导致材料表面存在大量潮湿痕迹,同时并未对这些进入施工现场的轻质隔墙板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便在施工中直接应用。但实际上,借助严格的抽查检测可知,运输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这些板材其干燥收缩率可达1mm/m左右,由此表明材料干燥率相对较高,已经超出相关建设要求,干燥率过高极易导致裂缝问题。因此,干燥收缩率超出建设要求不仅会对轻质隔墙板产生影响,同时还是形成裂缝的关键原因。其次是养护工作缺乏合理性。建筑工程在借助轻质隔墙板进行施工时,对施工时间的管控具有一定的要求,在具体施工期间,大部分施工企业在做好轻质隔墙施工处理的2~3d,便立即开展网格布涂抹施工,这是较为严重的违规施工之一。


         3轻质隔墙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3.1控制特殊位置渗漏
         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的渗透现象时有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地下室的建设原材料主要是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的配置失衡会造成地下室建设的强度和刚度降低,不能承载既定的荷载量,进而出现了建筑渗水现象。在设计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建设工艺,使用质量优良的卷材粘贴,保证混凝土和防水设计的稳定科学,进而避免渗漏问题的出现。
         3.2平面与立面结构设计
         初步确定设计图纸之后,设计者应与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详细商榷,由于设计人员对一线建设情况认识程度有限,而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建设细节的掌控能力较好,具备良好的设计施工经验。为保证建设成果能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行平面与立体面设计整合、微观与宏观设计讨论,能最大限度满足我国工程建设整体需求,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居民切身利益。
         3.3建筑与结构的协调
         RLC板厚度与主体结构梁、剪力墙厚度设计尽可能保持一致。该EPC工程经设计初步讨论后建议隔墙采用RLC板,依据RLC板生产厂家提供的抗压强度、面密度、空气隔声等性能参数,针对不同的技术指标,设计不同厚度的墙体。通过优化设计,在降低成本且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隔墙采用了非常规厚度180mm的RLC板。在结构设计阶段,主体结构梁宽和剪力墙厚度按180mm进行设计,做到结构设计与板材的统一,避免出现梁宽大于墙厚和梁宽小于墙厚的情况。梁宽大于墙厚,RLC板居中设置会造成墙面凹凸,形成错台;RLC板齐一侧设置会造成梁底水电预埋管线凸出墙面。当梁宽小于墙厚或梁与墙不对齐时,设计往往会补充节点大样,对施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3.4板材安装与调整
         基层必须清理到位,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板材。条板隔墙应采用标准板竖向排列,最小条板宽度不应小于200mm。单片墙端部应将条板榫槽朝向外侧,采用黏结材料将榫槽部分填实、抹平即可。板与板之间榫槽对准榫头拼接,接缝内填满专用砂浆,缝宽控制在5mm内,以保证板与板之间的榫接效果。为保证接缝专用砂浆的饱满度,在拼板前将专用砂浆满刮板侧,通过拼接挤压将缝内多余浆料挤出,随即刮除余料回收利用。条板隔墙立板时,下端预留30~40mm安装空隙使用木楔调整,以2个木楔为一组。若下端预留空隙小于30mm,会造成底部无法坐实;若下端预留空隙大于40mm,则底部应采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填实,往往在现场施工中较难做到。通过将条板向上挤压以保证条板上端与结构黏结密实,调整完毕后隔墙下端空隙采用M10水泥砂浆填实。隔墙下端以及竖向接板处木楔不宜过早取出,容易引起条板下沉,造成板缝开裂。一般在立板养护5d后取出,并填实楔孔。待已安装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检验合格后,再安装下一块条板。最后一块条板安装宜设置在距端部第2块板处,通常称之为补板,一般情况下为非标准板。补板施工时,先在条板上定位放线、再切割,保证条板裁切精度,便于安装。将条板上端一侧置于U形钢板卡件内,另一侧条板上端应先切出10~20mm缺角,保证条板能顺利通过U形钢板卡件,下端经木楔调整后将条板向上挤压固定。条板固定完成后,及时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板材勾缝、压实,板缝不得提前批抹隐蔽。
         4结语
         总之,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适宜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充分发挥装配式施工的优势,从而使工程施工的实用性获得提升,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有效结合,使居住空间得以优化,确保美观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建筑成本的有效节约,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最终能够为我国建筑室内装饰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石斌.装配式结构建筑的优化设计[J].房地产导刊,2019(21):43,45.
[2]赵海娟.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深化设计[J].装饰装修天地,2019(14):138.
[3]史艳.试析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设计要点及其发展趋势[J].砖瓦世界,2019(16):205.
[4]谢贵生,李朝勃,陈浩,等.基于蒸压混凝土隔墙板改造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J].四川建材,2019,45(3):92–94,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