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 荣昊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 300222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有效提升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实力。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推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等造成一定的破坏,出现较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大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特点,对具体措施进行了解和重视是尤为关键的。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保护措施
引言: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推进的过程中,积极对发电水运等相关功能进行凸显,结合防洪抗灾等延伸性功能,对各项管理细节进行科学的部署,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良的能源供应服务。但是,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企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大大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所以,在对具体的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改良措施进行把握,以此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程序和细节有着极大的特殊性,需要对土壤、水文等相关的资源进行利用和开发。为了达到一定的建设目标,不可避免的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改造,使得整体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所以,严格把握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根据现代工程的施工需求,对各项改良措施进行剖析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讲,其影响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关于气候因素的影响内容分析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推进的过程中,会拥有大量的水资源对各项工程需求进行满足。当水资源受到阳光照射时,就会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数量不断增多,使得周围的空气湿度较大,就会对周围环境的正常运行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到,该地区由于水资源应用较多,降水量与水库周围环境相比明显增多。在对水库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地势较高的区域,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迎风面的降雨量进行有效的增加,而背风面的降雨量则会大幅度减少。除此之外,不同地区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天气、降水、温度等相关因素的差异,会出现不成不同程度的降雨量,比如,在南方的夏季,整体的控制温度与水面的温度并没有较大的差异。所以,降雨量没有明显的波动。但是到了冬季,二者差距较大,降雨量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发展。
1.2关于水文情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然,除了上述影响因素之外,在实际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推进的过程中,物种分布的不同也会对水文情势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周围水生生物的栖息空间。很多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会对周围河流的水流大小进行改变,使得水中生物的生命体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对其生存条件和繁殖条件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当水流性质发生了一定程度改变,会受到外部物种的入侵,影响了整体的生态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对河流的水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营养盐含量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泥沙含量以及水温等都会使得整个河流的水温条件出现大幅度的生态改变,影响了整体的水文情势。
1.3关于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内容分析
在对陆生生态环境进行考量的过程中,可以看到,频繁的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推进,会大大影响局部水库的生态环境,不仅气温会出现一定的变化,降水量也会随之发生大幅度的改变。
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会对陆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经过强光照射,水利水电工程附近的降水蒸发量逐渐增多,使得在不同季节当中温度变化差异逐渐缩小,使得周围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大影响了土地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二、降低施工影响,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平的重要策略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排查,全面的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内容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更加方便的公共服务,也可以在降低生态破坏的同时,进一步的促进周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提升。所以,全面创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并对具体的保护措施进行优化与完善是极为关键的。一般来讲,在对措施部分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将其内容归纳如下:
2.1注重法律约束作用的发挥
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够取得共赢的发展效果。所以,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强化环境保护,通过法律制度的约束,不断对相关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进行全面的规范,一般来讲,要结合具体的情况,从宏观层面把握具体的法律条文,以此对各个施工单位的施工手段进行全面的约束。另外,从发展态势的角度来看,要充分强化水利水电工程的良性发展,不仅政府等相关部门要优化管理模式,其他相关机构也要注重自身职能的发挥,使得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方因素的考量,进一步的规范自身的施工行为。在考虑多方施工因素的同时,进一步的优化整体的施工手段。
2.2构建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估机制
利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也是重要的途径和措施之一。对此,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构建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估机制,从水质条件、水流大小到陆地生态环境保护都要注重各方影响因素的排查。针对评估结果,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样可以在完善保护方案的同时,进一步的对生态环境破坏等相关情况进行缓解。当然,在环境影响评估机制的支撑之下,相关单位也要具体对施工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以更好的降低施工影响,提升环境保护水平。
2.3强化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利用意识形态的渗透,让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领导人员都可以自觉地树立强大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也是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生态问题的有效分析,全面的对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调度运行等各项细节工作进行科学的部署,可以结合经济效益具体的把握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另外,在工作之余也要注重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在企业内部强化宣讲活动的开展,使施工人员可以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专业的环境保护知识,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在社会之中,强化知识普及,通过全民监督的方式,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当然,为了更好的降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要进一步的考虑水文情势等相关的内容,创新水利电站蓄水池的工作模式。通过水位的合理控制,对先进的智能化水流控制设备进行使用,以此更好的对生态平衡进行有效的保持。
结束语:综合以上论述,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把握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对具体的保护措施进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相关单位还要充分结合过度开发水电利用不规范等相关的问题,进一步的制定合理的施工策略,以此在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教育的同时,促进施工项目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兴礼.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9):48.
[2]刘润新.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大众标准化,2019(18):68+71.
[3]陈光辉,黄玉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河南科技,2018(0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