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苏晓娟
[导读] 电力系统最为重要的一个设备就是继电保护装置,

         苏晓娟
         身份证:1323221975072501**
         摘要:电力系统最为重要的一个设备就是继电保护装置,其不但能够有效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还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输电质量,及时的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进行监督,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一旦电力系统中有问题发生,则可以采取远程遥控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能够有效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因此,要重视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并顺应时代的潮流,逐渐实现电力自动化。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可靠

         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概述
         1.1电力系统结构的简单化
         优化并改造电力系统结构能够更好的对整体的布局进行优化,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设备与设备之间是相互连接的,这就表明难以对每个设备的实际运行质量进行控制,增加其调节控制的难度,难以将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基本作用在实际运行中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对电气自动化进行改造,促进电力行业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1.2电力系统操控一体化
         随着电力系统逐渐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使得整个系统的控制变得更为简单和便利,也更便于实行智能化的操作。现阶段能够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的要求的方法相满足的操控方式就是一体化的操控方式,其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对供电系统的应用进行保护。
         1.3电力系统功能多样化
         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转变的必然方向就是电力系统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且能够有效的增加输电以及变电过程中电能所能够监测到的程度,制定的电能分配的方式以及调控的方法也更为合理,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合理的优化。
         1.4电力系统的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的兴起和日益发展,电力系统的发电以及输配电等环节都要依靠电力系统的运行来实现。而利用人工操作的工作效率相对比较低,在经过自动化技术的改造后,在整个设备中引入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在电力设备运行时,控制好设备内设有的程序代码,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继电保护设备自动化的基本特点
         2.1 可靠性
         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实现对设备的保护,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一旦设备系统中所产生的故障超出了其能够控制的范围时,装置则会立刻自动做出判断,并给予适当的反应,而如果设备的运行超出了其可控的范围,及时能够做出判断,也不会有显著的反应发生。
         2.2 灵敏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过程中,若是故障处于保护范围内,那么就可以通过系数上的变动,及时的作出相应的反应,以便更好的保证系统运行的更为安全。
         2.3 选择性
         在电力系统中常会出现各种故障,而继电保护系统会有效结合相关的反馈系数,对故障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一旦确认系统中有故障发生,则要将发生故障的线路切断,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保证没有出现故障的系统能够更正常的进行原作,确保电网能够运行的更加正常。
         2.4 快速性
         当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有故障发生时,则会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因为,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对故障所带来的危害进行减轻,则需要及时的对供电的电压进行恢复,以便及时的消除故障。


         
         三、继电保护设备自动化可靠性研究
         在我国当前阶段的继电保护设备的自动化评价指标中一般情况下主要都包括无故障工作时间、继电保护设备修复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相关设备的有效度等指标。通常情况下,在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分析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的自动化装置以及该装置所具有的初始设定状态。针对我国当前的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自动化装置大多数情况下结构都相对比较复杂,而且继电保护设备的初始状态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对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继电保护设备自动化装置进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掌握自动化装置所具有的结构以及相关参数的正确设置。
         其次,对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具体统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相关设备所具有的实际特点以及实际的运行规律,深入的分析可能存在的漏洞。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设备检修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科学的方法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

         四、提高自动化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方法
         4.1优化冗余设计的方法
         为了使继电保护系统的容错达到设计的要求,可以使用硬件冗余的方法对设计进行优化。冗余技术指的是即使继电器器中某个保护装置出现了错误的动作,也不会对系统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通过使用硬件冗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拒动率和可用度等指标进行改善,主要包含了备用切换、并联、多数表决等,即使误动率出现了恶化,也可以利用硬件冗余将其显示出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冗余方式的选择要和继电器保护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结合起来,达到系统各项指标的要求,利用硬件冗余的优化达到使用最小数量的装置、最小金额投资达到管理目标的目的。
         4.2做好定期的检查与维护工作
         当设备处于一种长期运行的状态时,为了确保其能够始终处于一种相对良好的工作状态,则必须要做好其定期的检查与维护,对于设备要做到精细化检测,避免有故障设备在运行而毫不知情,同时做好维护工作也有利于设备的安全与可靠。在对装置进行检查和检修时,需要仔细检查其原件标识、各项开关是否正常、接触点是否存在压力不足的情况、内部是否存在烧伤情况、指示灯是否正常等,这些主要是针对装置内部的检测与维修。而对于设备的外部情况,则应当检查其配线是否出现脱落或者是打结、而若在线路中的断路器出现了不明反应,则要及时排除以免后期运行时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
         4.3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在进行继电器可靠性运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保证继电装置各项指标计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正确率进行计算时,要将区外故障正确的动作包含进来,在进行继电保护和自动回路中,主要使用继电保护辅助配套设施进行保护,此辅助设备会对整个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不可以轻视辅助设备管理的可靠性,要使用多种措施对可靠性进行保证。
         4.4关于操作人员素质的提升
         若想使继电保护以及自动化装置在可靠性上有较为明显的提升,除开对设备的管理与养护之外,也需要提升其操作人员的素质,包括其技术水平以及责任感,使其能够拥有正确的态度,对于工作认真负责,对于工作中的各种异常情况或者突发情况能够做到及时应对和处理,保证设备可以正常发挥其保护作用。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设备的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能够运行的更为安全和稳定,必须注重设计的科学性,减少设计的冗余,做好继电保住装置的保护工作,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及时的改造并更新自动化技术,使用先进的技术完成设备的的装置,注重对人员的培训,确保自动化保护装置更为可靠。
         
         参考文献:
         [1]王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1):129~130.
         [2]杜芬强,蒲建.研讨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可靠性[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8):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