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琦 王首予
中原大河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 濮阳市 457000
摘要:施工地点的地势和地形复杂,整个施工遇到了许多问题。从混凝土结构来说,其复杂程度也加剧了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同时,我国水利工程设计技术水平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加强混凝土结构研究,以确保其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
1导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在结构工程领域的发展速度迅速提高,其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基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优化程度,直接影响到我国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而在结构工程领域,混凝土结构也已经成为我国已建建筑的重要结构形式,随着工程设计逐步科学化、现代化等一系列理念的深化,我国结构工程领域的混凝土结构在未来也将持续保持着乐观良好的发展前景与空前巨大的发展方向。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是加强专业建设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结构工程建设的最终质量,并且能够及时、妥善地解决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问题,审时度势,紧紧跟随时代的潮流,并制定一个详细和适当的总体规划。
2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水利工程混凝土材料配比不合理
水利工程混凝土材料使用中的配比方面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材料配比上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其中的孔洞、气泡、麻面等问题的出现大多是因为混凝土配比不够合理,不能让建筑工程的使用部位要求得到满足。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主要由水泥、碎石、砂等基本材料构成。水泥的质量直接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作用,因此原料的配比设计如果存在问题,那么执行搅拌环节时,就可能出现问题,如混凝土拌合物出现较为严重的离析,混凝土土料出现干硬问题等,最终可能导致入仓混凝土料或是骨料过于集中。混凝土摊铺料也可能出现摊铺的过厚、漏振等问题,此时混凝土结构就会比较容易出现孔洞、麻面等质量问题。
2.2水热化、应力过于集中,出现裂缝
混凝土的结构中比较容易出现结构裂缝,而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两个原因是温度与应力。混凝土浇筑操作环节结束以后,需要给混凝土结构足够的养护时间,整个过程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水平维持,尽量不要出现温差过大的情况,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过大,形成裂缝,养护的温度最好控制在平均25℃左右。结构应力也容易导致裂缝出现,混凝土结构中的某个部位如果受到的应力超出了结构的承受极限就可能导致裂缝。
2.3岔管设计不够合理
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岔管部分较为重要,同时拥有较大的难度,需要设计人员具备较强的技能素质,让结构的合理性得到满足。设计人员最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岔管的形式与材料进行确定,尽量可以通过人为设计减少后期开裂问题出现的概率,让岔管设计方法的作用可以全面发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结构的变形与受力特征还是会受到复杂的实际状况影响,因此,计算工作的精确度必须满足相应要求,同时注意对施工工期的监测与信息反馈工作监控,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准可以满足实际需要。
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
3.1科学、合理的配比混凝土原料
保证科学合理的配比混凝土原料是其结构优化设计的关键,即能够使混凝土结构的孔洞及麻面缺陷减少,还具有帮助衬砌防渗、控制裂缝等作用。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细度模数为20~30范围内的细骨料(砂)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最佳材料,因为细骨料混凝土的防火、耐热性能都要比普通混凝土强,但砂子在自然环境下会持续风化,因此,对于水利工程拌和混凝土用砂必须实施坚固性测试,拌和料砂的颗粒级配如表1所示,以筛孔尺寸和累计的筛余百分率为参数对玉、域、芋级配区进行筛分曲线的绘制。
表1砂的颗粒级配区范围
良好的级配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对于单层铺设以40cm左右的厚度为控制基准,而且要将混凝土捣振均匀后分层铺设。为了保证焊接的准确性,要校准钢筋架构的准确位置,这样最大化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与安全性,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在实际施工中,要对混凝土铺设的厚度进行控制,只有科学合理的配比混凝土,按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质量。
3.2优化设计混凝土裂缝控制和混凝土围岩稳定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实际施工中要融合自然环境因素和工程运行环境的因素,还要考4.3TN系统配电线路问题的解决不同情况下,接地方式需要依靠TN系统来确定,做好因地制宜的工作,这样,才能为该装置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一旦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发生了故障,要立即启用过电流保护,精准地计算出线缆末端流经的电流。若防电击设置使用的是断路器,为增加线路使用的安全性能,在选择时需遵循以下要求:(1)首先根据断路器的动作特性曲线图找出出现故障的时间,再与记录数据进行比对,以此来判定该断路器的灵敏度,该值需满足相关的标准规定;(2)需同时满足该断路器的灵敏度最低取值为1.3的要求。在没有特殊要求的前提下,一般会选择压力较低的断路器来保护接地装置,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增加检测的频率,及时记录该断路器的灵敏度。
3.4市政路灯系统问题的解决
等电位连接的缺失会使户外道路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增大。因而,为使道路的路灯系统运行更为安全,可以使用TT接地的方式来完成施工。总体说来,TT接地方式更适用于长距离的路灯线路接地,当出现小的故障时,不会波及到大范围的路灯系统,安全系数较高。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完善与否可从电气设计质量的好坏中窥探一二,因而需重点关注该环节的施工。
4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由此可知,在结构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质量优化成为许多多维特征的焦点。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方面我们应该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并且清楚的了解它的设计原则和标准,而且在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这一领域专业的设计师也应该不断积累设计经验,通过合理的方法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能找寻到施工过程中的不足。并且也能通过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使得整个过程精益求精。此外,混凝土优化设计这一举措不仅可以节约建设成本,还可以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也能逐步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混凝土优化设计,完美地实现其桥梁纽带作用,最终不仅达到经济预期的目标,也可以完全不失结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增.浅谈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J].农业与技术,2018,38(20):64.
[2]宁雷.探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8(12):291-292.
[3]鲁慕杰.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J].智能城市,2017,3(12):200.
[4]杨艳,邹进.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思路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