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达豪
广西滨城置业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 535000
摘要:建筑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建设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建筑工程,且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对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建筑工程的管理提出了很大的考验。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建筑工程的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能够高质高效地建设与完成,相关单位需要做好对管理模式的创新。基于此,文章针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索进行分析,希望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管理模式
引言
工程管理是一项具有很强综合性的工作,涵盖了质量、成本、安全、进度等具体的管理内容。而且由于每个方面都牵扯到很多具体的因素,导致管理工作很复杂。比如对于成本的管理,就设计到前期预算、施工阶段的造价执行以及后期的造价结算,每个环节都有很多因素会产生影响。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逐渐脱节,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需要对管理方法展开创新,构建起全新的工程管理体系。
1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的重要意义
1.1利于企业改革,推动建筑企业发展
新时期,建筑企业想要快速稳健发展必须要尽快落实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健全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保障施工的质量和效益。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创新还有助于推动企业制度改革,形成新的管理技术手段和理念,为建筑企业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1.2满足建筑企业发展需求
如今,建筑企业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各项市场资源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面临重新优化配置的问题,而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完成资源合理优化,同时还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推动建筑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外,通过创新还能有针对性解决建筑企业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施工人员素质,这对企业提升知名度和形象都大有好处。
1.3顺应市场发展潮流,推动经济发展水平
在建筑施工领域,部分城市为了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地方保护主义,这种措施对整体行业发展极为不利。再加上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市场规范和法律体系,施工中存在很多人为因素,因而导致整个行业水平受限。对此,通过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仅能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同时还能推动经济快速稳健发展。
2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现场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
在我国一些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不能通过管理工作的开展使施工现场的工作有序进行,往往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最终的管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还有一些建筑企业进行现场管理时,没有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忽略了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存在的差异性,导致管理工作难以发挥作用。
2.2管理方法存在不足之处
一些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缺少专业的管理团队和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导致整体管理体系缺乏合理性,采用的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偏差,继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造价控制。
2.3缺乏管理意识,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领域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而部分施工负责人为了追求高速度,不仅未意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也缺乏这方面的创新意识,因而导致建筑施工管理模式落后,难以真正发挥价值,无法真正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2.4未形成有效管理体系,队伍建设水平低
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发展势头良好,但却并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也极少有专业管理团队。这一问题不仅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让建筑质量受到影响,必须要尽快解决。
2.5施工管理效果不佳
通过大数据分析发展,当前的建筑工程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导致很多建筑队伍在行业中缺乏竞争力,也难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建筑。
3创新房建工程管理的措施路径
针对目前房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足,管理人员需要形成认识。然后立足工程管理的基本要点,对管理方法展开创新,让工程管理从传统模式中脱离出来,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3.1基于全新理念重构管理
对于工程管理的开展,应该将一些全新的理念运用进来,重构管理体系。首先,基于全周期实施管理。全周期管理,就是从工程建设的整体周期过程出发进行管理,从头到尾落实管理工作。比如对于工程质量的管理,就要从房建方案设计切入,在设计阶段就要对质量予以控制。具体来说,在设计阶段,需要对现场情况予以全面考察,作为设计的依据。在设计方案初步出炉以后,就需要对技术方案进行审查,确认其合理性。然后切入施工环节,对人员组织、材料供应、机械配置等全面管控。比如对于材料供应,从采购阶段开始,就要依据工程量,编制具体的材料清单,作为采购的依据。而在确定供应商的时候,则要综合控制采购价格与质量。之后则需要对材料运输、现场库存以及投入施工使用等一系列环节全面管控,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最后要做好质量检测和验收,及时排除问题隐患。
3.2组织机构模式的创新
工程项目的经理一般随合同签订产生,代表企业对工程全部资源实施调度,并对涉及工程设计、质量、安全和进度等方面的内容实施全面管理,但这种安排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企业长远发展存在不利。在实际工程管理中,需要做好对组织结构模式的创新,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
3.3技术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工程管理中,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多变,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中凡事都需要亲力亲为,一旦出现管理漏洞,势必对工作效果造成影响。而为了实现工程管理效果的提升,促进管理模式的高效运行,就需要加强技术管理模式的创新,积极在工程管理中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筑企业可以和软件研发的企业合作,设计和开发出相适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或者系统。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OA、CAD、Project、概预算和摄像监控系统等软件,对工程中的材料、成本、技术、质量和进度等方面实现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管理。
3.4优化创新相关组织机构,推动监督管理有序进行
虽然我国建筑企业发展多年,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其与当前时代发展需求相比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急需解决。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崛起,建筑企业必须要对管理机构进行有效创新和优化,构建更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保证权责明确,这样才能推动建筑领域稳步发展。另外,还要从整体上把握建筑工程管理,最大限度上推动监督管理工作的进行,确保施工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我国建筑领域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
3.5创新管理技术,健全管理体系
工程从最开始到结束会经历一系列阶段,企业在此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先进有效的施工技术,发挥管理技术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健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规范性,人员复杂、工序烦琐,必须要针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分析、创新,引进先进管理技术,结合施工实况,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并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
结语
在房建工程中,管理工作需要关注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的内容。针对目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进行反思,然后通过重构管理模式、使用信息技术以及细化现场管理等措施,全面提高房建工程管理水平。让工程管理可以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为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保驾护航,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如.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及其路径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342(01):42-43.
[2]陈瑞,朱丹.优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路径解析[J].2019(0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