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徐冬梅
[导读] 摘要:工程基础的建设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属于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基础的质量以及施工情况会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以及耐久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身份证号:37082919881108XXXX
        摘要:工程基础的建设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属于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基础的质量以及施工情况会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以及耐久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作业期间,人们也强化了对施工质量的关注。故而,为了可以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在今后的工程建设阶段,应该强化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土建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桩基础施工
        工程基础的建设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属于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基础的质量以及施工情况会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以及耐久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作为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在一开始就高质量完成的环节,它的作用非常关键。从桩基础施工的根本目的来看,它是从建筑的稳定性出发帮助其树立较为稳定的基础的建筑施工技术,桩基础施工的分类根据建筑结构的基础问题并结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和保障建筑本身功能性的角度出发,主要分成两种类型:①灌注桩;②预制桩。在施工现场根据相关要求找好位置后进行直接的钻孔并将钢筋水泥灌入其中,以混凝土固定的方式称之为灌注桩。而我们常说的预制桩是预制而成的,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压力、排水、撞击等等多方工序的工艺测试。两种桩基础施工技术有着各自的区别,并在不同的建筑施工项目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2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在建筑施工期间,要想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降低施工问题出现几率,那么就一定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的前期阶段,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清扫,清除余留的垃圾,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性以及清洁性。通常而言,将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密集群桩特点非常明显和突出,并且其对于施工场地平整性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性非常有必要。其次,在施工前期,应该选择一支专业水平、技能较强、素养都非常高的专业地质勘察单位,对拟建场地进行初步地质勘察并出具初步地质勘察报告。根据初步勘察报告由专业设计单位对整个场地进行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完成后再讲规划设计交给专业地质勘察单位进行详细地质勘察。在详细地质勘察阶段,应该对建筑结构以及施工场地位置等特点进行了解,合理布置详细勘察孔位确定控制性孔位和普通孔位,勘察完成后出具场地详细看报告。设计人员根据详细勘察报告对规划设计进行基础设计,基础设计还应该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地貌等情况进行掌握,要仔细研究地质勘查报告,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的柱状图及剖面图结合孔口高程及设计桩顶高程确定桩位需要穿越的土层情况,根据场地情况、每种桩基础形式适合土层施工范围及设计基础承载力情况,合理选择桩基础形式。选择桩基础形式是最关键的一项工作,直接决定工程造价,需要有丰富的经验。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首先要仔细研究地质勘查报告,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的柱状图及剖面图结合孔口高程及桩顶设计高程确定桩位需要穿越的土层情况,合理编制施工方案。其次,根据设计高程及桩顶高程合理进行场地平整并碾压密实,便于后续工作开展。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
        3.1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灌注桩属于及时性施工,必须做好材料的检测和核对的工作,保证材料不存在问题时,对施工所需的器械进行检测,保证他们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做好基础的工作后,审核相关的施工方案,才能正式开始施工。灌注桩作为建筑桩基础类型之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环节,其检测技术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理论知识基础,能够着重把握材料的特性特征,进行可靠的质量检测。对于桩基础施工技术施工过程的优化措施需要根据规范的具体要求做出调整,做好材料杂质的清除工作,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施工平台依据相关的要求进行搭建,保证其稳固程度,使得施工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


        3.2预制桩的施工技术
        预制桩投入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有相关的具体要求,由于施工场地的一些特征会导致预制桩作为桩基础应用起来比较困难,为了使得预制桩在相关工程项目中能够得到实际的使用,不会出现与地形地质不相匹配的情况,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专业的勘测人员在施工开始前对施工场地的情况进行实地勘察,从地形地貌、建筑面积的角度对预制桩的使用进行分析,若符合相关的使用要求,则需要通过施工计算技术对预制桩的嵌入地点进行确定,并借助嵌入点的分布情况将施工路线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一条施工路线,最大程度提高桩基础施工的效率。在预制桩的工程实例中出现过桩体倾斜的情况,相关施工人员应该进行合理的技术分析,规避这样的问题,保障施工质量。
        3.3钢筋笼施工技术
        在建筑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钢筋笼施工技术来说,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而言,在具体的钢结构施工工作开展阶段,一定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严格注意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一方面,在预制钢筋笼期间,需要把控钢筋的型号、规格及数量等,严格根据施工图纸要求进行,确保保证钢筋笼的直线长度与外径长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提升钢筋笼的施工效果。另一方面,在钢筋笼安装阶段,需要有效的对三点吊装模式进行利用。施工期间,应该先对钢筋笼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再开展护块安装。在这一期间,需要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控制,然后对钢筋笼的截面接头以及钢筋接头数量进行把控,尽可能的控制在50%以内。此外,在对钢筋笼开展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对沉渣进行关注,必须确保其能够一次清空,保证不会出现二次操作的现象。
        4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施工工艺控制策略
        4.1完善施工工作的准备工作
        桩基础施工环节在施工开始前需要进行的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其中实现桩基础施工工艺控制最为重要的环节,对于施工现场周围环境进行科学合理、全面可靠的勘察工作,需要安排有较强专业水平的技术勘察人员,由于桩基础施工需要放管放线,可能会波及地下的管道以及其他地下设施,因此,在施工前完成施工地区管道的分布调研工作,并在桩基础施工方案中充分体现出来,使得施工人员对照图纸时能够很快的确定施工过程中需要规避的某些因素,并说明具体的规避方案。施工工程项目会存在各自的特点,相关工作人员经过合理的分析确定后对桩基础类型进行选择,使得工程在初始阶段就得到全局性的保障。针对上文提到的桩基础位置偏移的问题,施工单位需要对放线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筛选,必须是专业知识足够的施工团队来进行放线,并同时对各个轴线的定位进行核验。
        4.2进行施工质量的全面管控
        桩基础施工工艺控制的全面管控应该是从各项基本参数进行合理的管控出发的,例如桩基础的标高、位置等;对于钻孔的孔径和孔深需要结合实际的桩基础规模来确定,并检测其沉淀的厚度,保证在主体位置上不会出现桩基础顶面的缺陷的情况。对于桩基础施工地质条件以及桩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测工作应该严格的分级处理,进行取样是的压力及负载检测,使得其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沉桩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艺,应该反复操作将其沉淀后留下一定的补偿空间,确保其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明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20(3):35.
        [2]聂洪海.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64.
        [3]王勇民.桩基施工技术分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0):117~118.
        [4]官声旭.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2):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