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2010419720107XXXX
摘要: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这一项工作也取决于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意识,因此,深基坑支护施工中,一定要有确保施工质量的意识。合理进行控制的同时,更需要在施工开始前对相关的施工方案精心编制、检查完善,使其符合现场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管理的全方面,了解施工的动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地提升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本篇文章根据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地加快,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节约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城市建筑势必会向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日益得到重视。为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基坑支护工程一般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开挖深度不超过3米,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或开挖深度超过3米的,即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开挖深度3米至5米,且与基坑底部边线水平距离两倍开挖深度开挖范围内存在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主干道路或地下管线的基坑(槽)的基坑支护,即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如有闪失,极易引起群死群伤,所以要高度重视深基坑支护施工,充分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工程一般分围护结构(如采用排桩、重力式水泥土挡墙等)、支撑结构(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和外拉锚)、边坡的支护(如挂网喷浆和土钉、锚杆喷射混凝土)。过程复杂、关系重大。因此,施工时一定要制定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认真实施,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整体质量。
一、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一)深基坑施工区域,经常出现地质条件同勘察报告不符
现实中地质勘察常常重视对建筑主体的勘察而轻主体周围的基坑支护的施工范围的勘察,现行的勘察规范布点是按地质复杂程度间距式的布点,布点密度往往不能较全面发应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那些地质复杂,地下土层起伏较大的地区,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地质同地勘报告不符的情况。
(二)施工过程中不能做到严格执行设计参数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分项工程经常安排不同的班组作业,如围护桩中排桩、水泥搅拌桩、支撑体系中的内支撑、边坡的挂网喷浆等,均安排有不同的班组施工,这些班组中,有长期同施工单位合作的,也有临时的,施工人员素质复杂,屡有为赶进度或施工方便而无视设计图纸的参数或明知参数,确不认真执行,如项目管理体系薄弱,就很容易出现依经验不据设计图纸来作业。如一般用于止水用的水泥搅拌桩,浆液配制时,不严格按设计要求计量,要求四搅二喷的搅拌工艺,可能变成二搅一喷,转速也不按土层进行调整,时快时慢,随意性较大,导致桩身不均匀,强度下降,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作为排桩用的灌注桩施工时,钻孔接近设计桩深时,如遇到进尺较为困难的中风化甚至强风化层中时,便急于停钻,带来桩身入土深度不足,后期基坑产生变形的风险;导管灌注混凝土时,往往拔管较快,钢筋笼上浮,也不汇报,不处理,擅自割掉继续进行,导致全笼式围护桩,成了非全笼,引起质量隐患,类似情况会影响到深基坑的施工质量,降低了相关的施工标准。
(三)基坑土方开挖与边坡支护不协调
现实施工中,基坑土方开挖单位同基坑支护单位往往不是同一家,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很不顺畅,土方开挖单位,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全然不顾基坑支护的作业。分层、分段、分块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开挖计划不事先告知基坑支护单位,更有甚者,开挖过程无计划,在软土地区,一般要减小每次开挖围护结构处土体的尺寸,开挖后要及时支撑,可实际开挖中主观方面难以做到,开挖后支撑不能及时,边坡迟迟得不到支护,雨季时,也会土方开挖,基坑支护疲以奔波,常常忙得顾前不顾后,使施工的质量大打折扣,人为的造成质量安全隐患。
二、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一)重视对基坑周边环境的勘查工作,做好有计划的保护
深基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深入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的同时,要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对深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建(构)物、道路进行全方面的勘查。
勘查工作要仔细认真,必要时采用一定的勘查设备,对于地下疑似管线,应人工开挖十字探沟,搞清楚,弄明白。对需要保护或加固的,应会同产权单位确定保护、加固方案。开展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真实的勘查数据,在总平面图中进行标示,以便让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认真研究商讨,合理的进行总平面布置。临边位置,设置好安全护栏,架设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
(二)认真严格的落实质保体系
深基坑支护施工,一般为具有相关专业承包资格的单位施工,组织、质保体系肯定会有,施工组织设计上就能反应,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常是另一回事,不按施工组织设计上的计划体系进行人员安排,现场实际管理人员不符外,还时有人数严重不足,组织设计上有十个管理人员,现场可能只有四、五人,而这四、五人在现场,很可能还职责不明确,致使管理脱节现象较为严重,产生班组各自按以往经验进行施工,不按图纸设计参数,引起整个施工质量打折扣,过程中处于失控状态。故要确保设计意图的得以实现,就要认真严格的落实质保体系,确保每个工序均有固定的工作认真负责的专门质检人员,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每道工序作业前,组织相关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质检人员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确保每道工序保质保量的严格按图纸设计进行施工。认真严格的落实质保体系,是确保施工质量根本组织保障,要予以重视。
(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
超过一定规模的深基坑支护应实行监控量测,一般基坑施工前,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控量测。建设方委托了第三方对基坑的监控量测,施工方往往就忽视了自身在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是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能起到及时发现问题,进尔主动的解决问题,不致因不能及时发现质量隐患而导致引起质量事故的被动局面,所以尽管有建设方委托的第三方监控量测,施工方也必须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监控量测,特别是那些地质和环境条件很复杂、邻近重要的建(构)筑物和管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基坑,定期认真的做好监控量测的巡查工作,做好巡查记录,发现现场及周边环境出现异常,及时汇报,能有的放矢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致产生严重的后果。
(四)严防地表、地下水对施工带来影响
经验证明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地表水、地下水进入基坑,会产生危害性,严重的会引起边坡的不稳定、基坑底的土粒流失、突涌。因此,施工时要自始自终的重视地表水、地下水的控制。施工前,要做好基坑周边水系的调查,要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除按设计要求做好截水、降水、回灌工作外,备齐用于防排水的设备,组织一套专门防排水人员,必要时基坑顶周边地坪做好硬化处理,特别是基坑表面土为杂填土、松散类土,做好排水沟、引流坡,确保距基坑顶一定距离的地表水不渗入到基坑及基坑边坡处。雨季时加强巡视,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五)加强同土方单位的协调工作
充分做好后期土方开挖阶段同土方单位的协调工作,鉴于现况中大多土方单位同基坑支护单位没有合同关系,过程中大多仅考虑自身的种种因素,不重视协调、配合,间接的会影响基坑的施工质量。开挖前,基坑单位应主动请建设方或总承包单位组织开挖期间的协调、配合会,明确说明土方开挖对基坑支护的质量影响及不能协调配合的开挖、支护会带来的可能不良后果,尤其在某些关键的部位。积极商讨、配合土方单位搞好开挖的计划和进度安排,一旦计划确定,各方就要严格执行,基坑支护单位据计划安排相关的班组,做到最大限度的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的高度协同,也直接的保证了支护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层建筑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是保证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工作,一定要全过程的重视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高度关注相关重要影响因素,如对地下水的控制。认真落实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控制,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因施工产生的质量问题和事故,使工程顺利开展,促进企业积累经验、做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英杰.优化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00085-00085.
[2]季鹏宇,张东华.简议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的策略[J].科学与财富,2017,000(016):128-128.
[3]李强.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问题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000(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