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及管理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孙友盛 王文超 孙敏
[导读] 摘要: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施工发展迅速,通过对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研究,找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计算和评价施工风险,并根据分级情况提出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施工发展迅速,通过对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研究,找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计算和评价施工风险,并根据分级情况提出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基于此,本文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出发,根据其实际特征提出了几点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对策
        装配式建筑施工节能、环保,符合现代社会对建筑的要求,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时间和国外相比较晚,无论是设计水平、装配技术,还是构件做作的精细程度,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则会引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会给人员造成不可预计的生命威胁。那么,为了降低施工事故发生频率,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长远发展,需要所有建筑企业的共同思考。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
        1.施工数量较少
        装配式建筑是在工程中生产,在施工现场中对于吊装机械化要求较为严格,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人员的数量,进而提升管理质量,有效的降低各种安全事故问题。
        2.建筑外里面工作量相对较少
        装配式建筑结构主要就是通过PC混凝土预制外墙构建,在施工中无需进行砌体抹灰,工程生产过程中已经进行了保温层、门窗安装处理,可以提升施工安全性。
        3.对于垂直运输机械标砖的要求较为严格
        预制构建单间质量相对较大,预制构件的数量较为庞大、数量较多,要合理的选择垂直运输机械性能,保障其符合规范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要转变传统的施工不合理问题,保障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各个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通过互相合作的方式进行管理,保障工程可以有序开展,进而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识别
        1.施工前期存在的危险源
        预制构件运输措施不到位。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所有环节中,最难以操作容易出现事故发生的环节就是预制构件的运输,因为构件不同,所以运输工具也不同,如果交通运输工具不适合,或者固定措施不到位,那么则会造成构件的损坏,以及预制构件从高空滑落造成人员伤亡,此类事故时有发生均有报道。如果预将构件被放在坑坑洼洼的地方,或者地面积攒了大量雨水没有及时处理,那么构件的强度会遭到损坏,还容易发生倾覆的情况;施工现场用电操纵不规范。在进行装配式施工时,需要大量用电,所以施工现场精彩会放一些临时的用电箱,和错综复杂的电线堆积。一旦遇到下雨,那么很可能会引发触电。施工现场人员众多,堆积盘乱的电线会被工人反复踩踏、拉扯,也会引发触电事故或火灾事故的发生。
        2.施工吊装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1)起重机选择不当装配式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起重机选择不当,没有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选择,起重机型号选择不当、起重机起重力度较小或者与装配式建筑构建重量相等,都会造成倾覆以及预制构件脱落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等问题。
        2)临时支撑系统支撑系统是决定预制构建吊装的重要因素,对于预制构件的吊装起到支撑作用,可以避免预制构建出现摇晃、失稳等问题。如果在预制构件吊装中没有根据实际状况与要求合理的设置支撑系统,就会造成预制构件滑落、失稳的问题,如果在构建下方有工作人员,则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3)叠合楼板吊装设计缺乏精准性叠合楼板在吊装中如果吊点设计缺乏合理性,不符合实际状况,就会导致吊点失效以及滑落等问题,进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财务损失问题,严重的甚至会诱发人员伤亡事故。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施工前期安全管理措施
        1)完善预制构件运输措施
        因为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大量的构建,这些构件的形状、大小等均具有一定的差异。

对,要对不同规格的构建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其具体的要求选择有效的运输方式。同时,要根据具体状况对运输构建进行有效的防护管理。例如,可以在运输车辆上增加格挡措施,在构件进入场地的时候则要避免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行驶,避免构建颠簸而造成损伤等问题。
        严格规划预制构件存放位置及方式
        2)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场地后就要进行分类存在在专门的区域,存放地点需要方便起重设备吊装,减少二次转运过程所发生的意外,所以存放区域的路面必须平坦,并且需要足够的地基承载能力。严禁工人长时间在存放地停留,避免将构件放置于不稳定的边坡上,否则会存在一级风险隐患,并危人身安全。
        3)重视施工现场用电以及线路管理
        在装配式工中会因为电线以及电箱杂乱铺设而诱发触电以及火灾等事故问题。对此,在电线铺设过程中要根据要求合理开展。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电线设备,将其蒸汽规划,避免电线铺设混乱等问题的出现,要及时更换老旧爱电线、电箱,在更换之后要及时回收。同时,装配式建筑管理人员要强化安全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用电专业性,进而合理的预防触电事故问题的出现。建筑施工中会应用大量的电力资源,但是在施
        2.施工吊装阶段的管理措施
        1)慎重选择起重机型号并进行负荷的最大力臂的稳定性计算
        预制构件吊装是最易出现事故的环节,起重机型号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案例中,明显可以看出起重机型号选择不恰当,风险等级为Ⅲ级,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事故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施工过程中出现这种现象应立即整改,根据预制构件的外形、重量、吊装楼层数来核算起重机的承载能力
        2)保障临时支撑体系到位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会应用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并根据预制构件型号确定临时的支撑布置。预制构件如果缺少临时支撑,可能会损坏构件,并危机人身安全。对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构件原有支撑物的基础上增加钢管斜撑、斜短支撑来稳定自身,提升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3)准确设定叠合楼板吊点
        如果叠合楼板吊点设计不准确则会损害构件,影响强度,或者吊装中构件滑落砸伤工人。对此,在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要精准计算吊点的具体承载力,保障其符合吊装的规范要求,对于质量过大的预制构件要通过增加预制构件吊点数量的方式保障其整体的稳定性,避免案例中吊点设计不恰当的情况发生。
        4)高空作业时,完善外围防护措施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没有外围防护措施时,风险达到Ⅲ级,意味着已经到了立即整改的程度。为了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可以采用安全母索和防坠安全平网的方式,对高坠事故主动进行防御。做好临边防护、不乱动安全设施,防护设施损坏要及时维修。可将安全平网挂在框架结构的钢梁翼缘设置的专用夹具或预制混凝土梁上的预埋挂点,防止梁上作业人员意外坠落,实现对坠落人员的拦截保护作用。
        3.提高吊装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能力
        由于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早已屡见不鲜,施工单位需要招聘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或者从业数年有丰富施工作业经验的人员来开展工作。吊装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控制构件的摆动幅度,确保吊装平稳进行,同时,设置专业操作人员处在安全的位置负责指挥吊装,且构件不应长时间悬挂。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对全体工人的安全培训,普及建筑施工的相关规定,让工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从自己做起。
        四、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今后建筑企业发展的重点,分析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问题,综合实际状况探究科学有效的防控对策与管理手段,可以在根本上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对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建筑施工前期准备、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系统分析,探究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与手段。
        参考文献:
        [1]句秋月,常春光.装配式建筑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4):360-364.
        [2].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8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