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楷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建设速度飞速提升,而经济建设离不开工程建设,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地生活条件,提升土木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已经成为众多人关注的焦点。保证土木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保证土木建筑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本文主要论述的重点就在于如何解决我国土木建筑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希望通过全文的论述能够为我国相关部门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可以从根本上优化我国土木建筑工程设计。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安全性;耐久性
1引言
建筑结构运行过程中,安全性耐久性相关工作有着较为广泛的牵涉范围,实际开展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必须要要充分做好,文章就此展开分析,希望可以给有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2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必要性
在城市建设期间,土木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往往取决于整体工程的主要承受能力,其中在前期的设计环节以及多种安全因素能够干预着土木建筑工程的总体建设效果,只有强化此环节,才会提升土木建筑工程的综合性能。其具体的耐久性以及相对应的建设效果较为复杂,所需要的建设材料和工艺环节繁琐,如果工作人员不加强对建设环境耐久性以及安全性的重视力度,就会导致在后期建设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因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过快,以至于城市居民的出行数量正在增加,相对应的交通压力正在提升,促使城市土木建筑工程建设总体数量有所增加,建设规模得到延伸,以至于土木建筑工程会在后期使用环节中,出现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城市建设质量。因此,针对此类状况,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其的管理力度,从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的角度做以分析,全面升级土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力度,细化多项建设细节,从而保障总体施工质量。
3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安全性和耐久性影响因素
3.1土木建筑耐久性影响因素
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建筑的裂缝面积。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建筑面积的大小对裂缝的面积进行有效的区分,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进行科学的评价,进一步判断出建筑结构的耐用性的指标。另外,从施工过程中必须用到的钢筋来讲,需要严格的对建筑的年限以及特定的条件进行设计考虑,严格执行我国的相关规定,尽最大的能力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钢筋混凝土的碳化程度也会对建筑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需要对钢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进行控制,避免发生钢筋腐蚀的严重现象,从而造成建筑的耐久性发生改变。与此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注意水胶的混合比例,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耐久性。当建筑施工的现场环境比较恶劣的话,相关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对水胶进行调节,从而增加混凝土的抗渗功能。当钢筋混凝土通过相关的抗氯化物的水压试验时,才可以运用到钢筋混凝土的实际施工过程中。
3.2土木建筑安全性影响因素
安全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第一个应该先考虑到建筑承载力,因为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对建筑结构的变形施工程度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相关的工作人员你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地形地势特点对现场进行核载试验,保证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发生形变的程度可以控制。第二,相关的施工人员也要按照施工之前设计的图纸进行混凝土的混合和搅拌,然后也要对混凝土的密度和外加剂进行处理,比如对防冻剂以及速凝剂等方面进行有效的保证。最后,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并对施工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
4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措施
4.1材料选择
建筑物中工程项目的基本结构的耐用性受材料质量的影响,而材料的质量对转换项目的结构形式的稳定性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及时选择重建工程的建材时,应将工程的工程施工设计方法与基础建材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免选择质量保证,规格合适的主要材料。为避免材料本身的耐久性,因此不用于工程建筑结构或建筑材料。主要材料不符合整体质量要求,极大地影响了装修工程的整体结构。该项目的总体结构相对稳定,使得所有建筑物都无法发挥其基本功能,尤其是在钢筋混凝土的建造中。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对主要项目的基本结构的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选择用于增强水泥的材料时,必须考虑对项目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明确要求。在寒冷的小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容易受到影响,抗腐蚀破坏的技术能力非常低,因此施工单位决定必须考虑项目的施工环境,为改善混凝土质量而采取的。整个项目,并缩短建筑物的标准寿命。
4.2重视公路土木建筑工程疲劳损伤设计
公路土木建筑工程需要承载一定的荷载,而这些荷载会形成一定的应力,并且进行循环变化,使得公路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发生振动,容易出现疲劳损伤。当疲劳损伤积累到一定量之后,会导致公路土木建筑工程出现裂缝等结构性问题,直接影响了公路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不利于公路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通常情况下,最初的疲劳损伤并不容易被发现,一旦被发现就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质量危害,而且难以修复。为此,在设计公路土木建筑工程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疲劳损伤这一问题,了解疲劳损伤的相关内容,根据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来实施相对应的设计措施,尽量规避疲劳损伤,做出适当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土木建筑工程结构质量。
4.3截面抗震抗裂
土木建筑工程的截面处理工作,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其的重视,并采用加固技术,强化截面建设,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全面性,与此同时,一旦正面所能承受的荷载程度将压力传递至下一个构造环节,就会促使土木建筑工程建设以及基本的受力状况会得到有效的分化。所以,截面的抗震效果需要工作人员前期设计过程中,对其加以细致的参考,强化结构环节性建设,从而保障整体建设质量。
4.4考虑施工期间的安全性设计
应综合考虑项目区的地形、地物、地质等条件,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或者施工技术。该项目在结构选型中考虑到在施工过程中辅道保通,大型机械难以进场、且施工时间受限制,选用吊装重量小、在现场外集中预制的预应力混凝土工字梁。下部结构因受地质条件较差的限制,导致桩基过长,施工难度大且有安全风险,设计中建议采用后压浆的桩基施工工艺,通过试验结果显示可减少桩长约30%,提高了施工便利性,也提高了结构安全保障。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关的企业就需要对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所以,为了满足人们的普遍需求和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就需要不断的落实施工中的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云飞,张鹏.关于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18,4(22):57.
[2]丁志博.试论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中外企业家,2018(19):109.
[3]周辰圆.浅析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中外企业家,2018(17):86.
[4]韩星照.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问题的分析[J].居舍,2017(27):76.
[5]朱敏.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思考[J].建设科技, 2017(0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