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陈国林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陈国林
[导读]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电力事业获得发展黄金期。
        茂名建筑集团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电力事业获得发展黄金期。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想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需尽快完成技术改造。自动化技术优势显著,将其运用到配电网中,不仅能降低用电风险、提升供电质量,还能避免资源浪费。因此,本文探讨如何在配电网中有效应用自动化技术,旨在提升运行管理水平。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策略
        前言
        配电网是电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保障电能传输效率,倘若配电网出现故障,会给供电体系造成巨大影响,严重时会造成电网崩溃。当前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配电网更新迟缓、故障处理时间较长、保护措施缺失,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配电网功能的发挥。要想解决问题,需要找到成因,一方面配电线路比较长,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配电网所处环境较为恶劣,使得危险系数增高。因此,有必要将应用自动化技术,以提升管理效率、保障供电安全。
        一、配电网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
        (一)降低用电风险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活动增多,以致于用电量急剧增加。虽然我国电能产量不断增多,但难免会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即便电能产量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但也让电网在高负荷状态下运行,增加了用电风险。将自动化技术引进配电网中,可提升供电效率,这样就能解决供电不足问题。同时,通过对电网实行自动化监测,提升了供电安全性。
        (二)提升供电质量
        在配电网中运用自动化技术,可将各个系统整合到一起,实现统一管理,这样运行效率自然提高。同时,实现对配电网的动态监控,可根据需求随时调整电能、频率和数值,大大提升了转换效率。在如此高效率的运作模式下,供电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这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
        (三)避免资源浪费
        在电能运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干扰,以致于电能出现损耗。再加上配电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配备大量人手,消耗大量物资。以往运行管理模式较为滞后,造成资源浪费,违背了我国发展意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从而扭转资源浪费局面。对企业而言,大大提升了利润空间,对国家而言,缓解了资源紧缺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配电网运行管理现状分析
        (一)配电网更新迟缓
        我国地广物博,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得配电网更新速度不同。总体而言,我国配电网更新速度较慢,一方面是受经济因素制约,另一方面是受思想束缚。有些地区的配电网设备比较陈旧,电力企业未能及时更换,不仅会增加安全隐患的出现几率,还会大大降低电网的运行效率。还有些地区的配电网布局不科学,使得供电质量偏低。
        (二)故障处理时间较长
        配电网被放置在户外,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电网出现问题,进而导致电网运行出现故障。常见的问题有:电线老化严重、杆塔倾倒、变压器被雷击等。一旦问题出现,电力人员先要找到故障处,再制定抢修方案,这样会增加处理时间。同时,在野外进行抢修,工作难度比较大,也会延长抢修时间。在故障排除这段时间里,当地百姓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应用自动化技术,以缩短故障排除时间。
        (三)保护措施缺失
        以往配电网设计缺乏科学性,使得电网保护不到位。电网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条供电线路的运转。馈线是配电网的核心组成,应将其当做首要保护目标。然而当前馈线保护力度不足,当馈线出现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将其切断,也无法及时把问题解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三、配电网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配电网建设
        中央要加强政策宣传,以纠正错误观念,让电力企业员工深刻认识到配电网建设的重要性。由于每个地区的情况不同,所以需要采取不同的建设策略。电力企业要对本区域的配电网状况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划分优先级,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在采购电力设备时要考虑经济性、安全性,尽可能挑选优质设备,以提升电网运行效率。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拓展配电网建设资金来源,可考虑将PPP模式引进建设工程,以保障建设资金充足。为了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行,在安装环节要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同时政府部门要派人员深入现场开展监督工作。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配电网必然是越来越完善。
        (二)强化配电网技术
        要想切实提升供电效率,需要将自动化技术贯穿于配电网运行全过程。
        第一,实现信息自动收集。将自动化技术运用于信息收集工作,不仅能提升收集效率,还能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同时,系统会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此外,信息可将配电网运行状况真实反映出来,通过对异常信息进行追踪,可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二,实现故障自动检测。由人工完成故障检测工作,既费时,又费力,检测结果还容易出现错误。而运用自动化系统可提升检测准确性,同时排查较为全面。当系统检测出故障后,会将故障点标出,并给出故障原因,这对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大有益处。只有在较短时间里将故障排除,才能将影响降到最低,从而确保社会经济活动有序开展。
        第三,实现配电网自动调度。以往配电网调度工作由人工完成,不仅效率低,效果还不佳。究其原因是受人员能力限制,往往调度员凭借自身经验开展工作。自动调度系统通过科学分析配电网运行数据,以此作为调度的依据。由此可见,自动化技术的引进,可显著提升调度的准确性。此外,调度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资源,而调动系统会合理分配资源,这样就能大大提升资源利用率。
        第四,实现馈线保护。馈线对于配电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需要利用自动化技术保护好馈线。将自动化技术引进配电网,可实现运行数据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某处馈线出现故障,系统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同时系统在综合分析后会给出故障排除方案。即便馈线没有发生故障,只要数据脱离正常区间,就会告知电力人员,这时电力人员就可提前排查异常原因,以降低馈线出故障的几率。
        第五,实现运行安全。仿真技术被应用在各领域,其作用较为显著。将仿真技术应用在配电网中,可完成配电网运行测试。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配电网调整的重要依据。此外,电力企业借助仿真技术可开展实操练习,这对提升企业实力很有帮助。
        (三)夯实人才基础
        人员是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监测者,因此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电力企业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要全面,不仅包括自动化技术的讲解、技术操作流程,还要注重人员责任心和事业心的培养。培训方式要多样,除了必要的讲座外,还要组织员工外出参观,以吸收成功的运行管理经验。为了确保培训工作卓有成效,需要对培训人员进行测试,只有通过测试,方能开展工作。此外,电力企业要优化薪资结构,以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该专业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到来不仅能显著提升队伍实力,还能促使现有人员的进步。
        四、总结
        近些年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对电能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这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挑战。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内容,需要推动其向自动化方向发展,以提升运行安全,提高供电质量。电力企业要重视配电网建设工作,充分运用自动化技术,夯实人才基础,以此提升配电网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炜.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5):285-286.
        [2]吴寒松.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与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9):188-189.
        [3]王坚.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 (02):248-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