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机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和维护管理分析 管年城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管年城
[导读] 摘要:随着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燃机电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环保节能工作的重视,在实践中加强对电厂管理质量控制,通过科学的方式与手段强化燃机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重视日常维护,可以保障燃机电厂的稳定运行。
        江苏华电通州热电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300
        摘要:随着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燃机电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环保节能工作的重视,在实践中加强对电厂管理质量控制,通过科学的方式与手段强化燃机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重视日常维护,可以保障燃机电厂的稳定运行。分析现阶段燃机电厂发展中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基于实际状况探究合理的对策与手段,可以在根本上实现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主要对燃机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和维护管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基于实际状况提出了有效的完善对策与手段。
        关键词:燃机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维护管理
        前言
        为了提高燃机电厂电气设备的科学管理,论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发电厂电气设备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经验,对燃机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设备运行维护安全管理意义与原则研究
        1.1安全管理的意义
        在燃机电气设备技术与运行管理中,安全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起到以下的几个主要作用。一是确保电厂发电生产中相关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进而保障电厂发电运行正常。二是确保电气设备使用寿命,进而降低电厂生产的整体成本。三是为电厂生产整体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1.2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2.1生产安全第一原则。在电厂生产中,技术人员应将设备安全运行作为技术管理的第一要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技术管理工作。这也是我们此次技术管理研究开展的基础原则。
        1.2.2技术管理统一化原则。标准化与统一化是当前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电气设备管理中技术人员应坚持安全管理统一化原则,即电气设备在设计、采购、安装使用以及维护管理中采用统一技术标准的原则,确保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现。
        1.2.3确保技术创新原则。在电气设备管理中,技术创新工作的发挥着重要技术支持作用。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技术人员应在传统的管理技术基础上做好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如采用新型的电气设备、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监控质量等,都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
        1.2.4生产成本优化原则。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技术人员通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安全维护中的不必要支出,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管理成本。同时在技术管理中,技术人员还应采用合理的设备与人员配置,在确保安全原则的基础上降低安全管理成本。
        2燃机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电气设备的管理体系不健全
        通过对国内多家燃机电厂的考察研究中发现,有的电厂在电气设备管理方面,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系统,管理层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电气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不完善,部分设备管理人员不熟悉管理电气设备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电气设备维护的相关工具不完齐全,而在一些故障设备需要维修时,缺少修理的工具。
        2.2电气设备的运维管理技术人才缺失
        运行维护管理的基础就是技术管理,撇开管理不说,对电气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很高,但在实际的电厂工作中,任用的电气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缺少专业的理论知识,维修技术也不够精通;在电气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时,没有专家进行专业的指导,缺乏持续有效的针对性的培训和学习,导致这部分设备管理人员不能准确识别和发现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从而使故障不能有效的解决,给安全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
        2.3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差
        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仅受内部质量和功能决定,而且外部环境的优劣,也从某种程度影响电气设备功能的发挥和使用年限。

随着电气设备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运行环境指标日趋严格,当设计的设备现场环境,不满足设备运行要求时,常常引起设备安全运行可靠性降低;有时管理者为了控制和节约投资成本,甚至会考虑牺牲运行环境,出现严重危害设备安全的潮湿、积尘、高温等情况,极易造成设备故障率升高,安全运行压力增大,最终却带来大量的维护工作,以及高昂的维护成本。因而,在任何时候提供符合设备规定的工作环境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3燃机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与运维管理对策
        3.1构建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
        构建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通过定点检修的方式强化管理,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责任心。通过技术监控专项检查以及设备隐患专项排查等技术手段可以对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与统计,根据实际问题通过对应的方式合理解决,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产生的不良影响。
        在实践中要实现工作日志管理制度化管理。工作日志是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关键与基础,是日常管理的关键内容。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合理的制定管理制度,通过优化日志内容、技术参数规范以及日志书写责任制度等相关内容,保障日志在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管理。
        3.2强化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是规范操作、保障规则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加强对班组安全知识的培训与教育,基于班组成员的实际状况做好应对演习,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教育,保障工作人员根据规范要求合理操作。在班组安全培训教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岗位以及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通过多种的方式合理地进行安全教育,充分地激发不同人员的内在潜力,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3.3制定完善的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构建完善的设备系统检修制度,综合热电厂中设备的具体结构以及运行特征确定具体的检查周期、巡检点以及人数、任务要求,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与义务、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重要设备的监督检验,加强对设备运行状况的系统分析,了解设备的常见故障问题,加强设备的控制与管理,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进行电气设备检修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检修状态的分析,加强对电气设备工作状态分析,做好记录登记。通过对设备故障以及初始工作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设备的维修以及管理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3.4强化设备维护管理与安全队伍建设
        3.4.1提升基层队伍建设。在电气设备管理过程中,日常设备控制以及维护基层人员有序工作是保障工作安全开始的关键与基础。在实践中要基于技术工作、班组等主要的单位,要重视安全技术教育,制度培训管理,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技术人员要基于企业设备实践基础之上,做好理论性学习,将理论与实践技术的操作有效融合。
        3.4.2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电厂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是安全工作的关键内容,在实践中要强化安全教育管理,提升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在根本上强化设备管理,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
        3.4.3做好技术创新研究。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技术人员要基于企业的实际状况做好设备管理以及安全技术创新。在实践中要始终遵循实用性、配套性的基础原则,要合理的应用各种新技术手段,提升安全质量,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4结语
        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电气控制系统有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加强对电气系统的安全管理与控制可以在根本上保障电厂的稳定运行、通过科学的方式与手段完善电厂的生产技术与手段,加强对电气控制系统的优化与完善,有效提高了燃机电厂电气设备的工作效率,保障了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发电机组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为电厂运营生产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勇.燃机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与维护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56(36):126-127.
        [2]李定群.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养护[J].科技风,2019,372(04):196+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