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成武县供电公司,山东 菏泽 274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对于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因此要积极研究电力安全生产技术,使其能够有效保证社会的正常供电秩序,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转,实现我国社会良好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如何加强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引言
电力生产是一项繁杂而又严谨的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要想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保障其人身安全,就要辨别风险、风险源评估、实行责任制、加大设备投入力度等多个方面着手改善。只有加强电力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1 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意义
1.1 电力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性
现阶段我国社会当中,基本上任何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都需要使用到电力,在离开电力资源的情况下,我国社会各个行业中的工作都难以顺利开展。以往一段时间当中,我国范围内某些地区当中也发生过大面积停电事故,假如供电中断,我国社会中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是会完全被打断,甚至有可能引发十分严重的安全事故,从而影响到我国社会稳定性。电力安全生产其实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对国家及社会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
1.2 电力生产的特征需要安全生产技术
电能其实是我国社会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它具备发电、供电以及电能应用同时进行这种特征,决定了电力系统需要具备比较强的可靠性及连续性。在任意一个环节当中发生故障,都非常有可能带来连锁反应,引发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等严重问题。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逐渐进入到了大机组、大容量以及高电压的自动化时代当中,因此会对电力系统中的安全生产技术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
1.3 电力生产劳动环境需要安全生产技术
电力生产的劳动环境具备几个十分明显的特征,诸如电气设备数量多,处于高温环境当中,易燃易爆及毒性物质数量多。特种作业比较多,比方说高空作业和焊接作业等等。这些特征代表的是,电力生产环节中的劳动环境十分复杂,其本身隐含很多不安全因素,潜在的危险性比较强,因此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如果疏忽大意,潜在的危险就会直接转变为事故,因此在电力生产环节当中,生产安全性这个问题应当得到充分地重视。
2 加强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措施
2.1 提高安全风险的识别能力
辨识风险是实现风险管理的基础,建立有效的生产作业过程风险评估准则,实现有效的风险源辨识,逐步改善人机料法环,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去识别及评估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进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流程、标准,是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点。应开展作业风险辨识。以防控人身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误操作等典型事故风险为重点,组织开展输电、变电、配电和调度等专业领域典型作业项目的危险因素方式,建立静态风险数据库、典型作业风险辨识范本库和编制标准化监督检查表,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2.2 加强对风险源评估工作的重视
电力生产作业具有显著的多专业、多工种特点,决定了风险因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电力生产风险分类:(1)通过对电力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接触的直接风险因子进行排列集合,危害类别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等九个类型。(2)电力企业生产作业对上述九个类型的风险接触,在特定条件下引起暴露就会触发安全生产事故或事件,依电力企业事故事件的分类可将风险源划分为电力企业的五类风险,分别为人身风险、电网风险、设备风险、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社会影响风险。
2.3 完善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强化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直属部门领导要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健全本部门安全管理组织,同时要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量化、细化、具体化,要明确规定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实现一岗一责,形成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层层落实,把基层的工作现场当成抓安全工作的落脚点,并且要有计划地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意识,使各岗位职工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把安全生产的科学方法体现出来。
2.4 加强电网运行管理实施安全防范
首先,加强电网技术投资,提高技术含量,使用高可靠性的电气设备,以此提高设备的防雷击等性能,减少因设备缺陷造成的电网事故。同时,加强技术监督,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定期检验、试验二次设备、装置,并重点做好设备的失灵、主变等检验工作,重视二次回路管理。其次,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分析、预防控制危险点。例如,在工程实施前,全面分析施工危险点,调查危险源,列出危险清单,明确施工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危险点安全防控措施,重点监控、整改重大危险项目、危险点,提出应急处理措施。
2.5 利用远程监控技术改进生产技术中的安全技术
在电力生产中,视频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将无线视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集成到电力系统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网络。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只需使用远程管理控制中心网络即可实时查看发电现场,及时发现管理安全事故,加快远程响应,避免电力生产安全问题的出现。视频远程监控技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有效地确保电力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2.6 做好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
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是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电力生产正常安全地运行。只有电力生产设备正常运行才能确保稳定供电。做好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能够极大地降低电力生产管理中的风险。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导致电力生产设备经常会出现诸多问题,从而影响电力生产设备的运行。做好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需要做好电力生产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降低电力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的机率,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电力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安全问题。在日常的安全养护过程中,电力生产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做好电力生产设备绝缘端子、接头等部位的安全检查和清扫工作,避免积灰,并注意做好电力生产设备接头部位的绝缘防腐处理,以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2.7 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
尤其是火灾应急预案、防地震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等的管理。定期进行应急培训和事故演练,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的处理能力,并在演练结束后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改意见。同时,电力企业应针对情况的不同,遵循综合协调、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包括预案体系及相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和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3 结语
综上所述,营造安全作业环境、保障技术人员安全是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生产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面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不断凸显的电力供需矛盾,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始终将安全生产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电力生产效率,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加强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措施[J].徐健,华锋,张靖康.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24)
[2]电力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及加强策略[J].胡旭东.农村电气化.2016(01)
[3]如何加强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措施[J].胡承勇.科技风.2018(28)
[4]加强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措施[J].徐健,华锋,张靖康.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