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2号机组高压缸胀差大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6期   作者:张晓军
[导读] 某电厂2号机组在机组启动带负荷过程中出现高压缸胀差大,经现场原因分析需做进一步揭缸检查。
        张晓军
        内蒙古京能双欣发电有限公司  016014
        摘要:某电厂2号机组在机组启动带负荷过程中出现高压缸胀差大,经现场原因分析需做进一步揭缸检查。
1机组概述
        某厂#2机的汽轮机组由东方汽轮机厂制造,为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3缸2排汽、单轴、单抽凝汽式间接空冷汽轮机,型号为CJK350/353-24.2/1.5/566/566型,额定功率350MW。汽轮机采用高、中压分缸,7级抽汽回热。高压缸采用喷嘴配汽,调节级设有喷嘴数不一致的4个喷嘴组,DEH控制,可采用单阀和顺阀两种方式运行。机组可采用中压缸启动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两种方式。
2高压缸胀差大原因分析
2.1现象
        机组冷态启动,中压缸启动,10:16开始冲车,经500rpm摩检、1200rpm暖机和2600rpm暖机,12:10到达额定转速3000rpm,13:08并网带初负荷30MW。机组升负荷过程中,因主汽温升过快导致高压缸胀差发生发散性增大,随后高压缸胀差9.22/9.87mm(满量程10mm),19:11打闸停机。机组降速惰走至高压转子一阶临界转速区时,高压转子轴振和盖振快速增大,1、2、3、4瓦轴振及瓦振开始急剧上升,2、4瓦轴振超量程,汽机平台振感强烈。
        机组冷态启动及升负荷过程中,高压缸胀差始终在高位运行,主蒸汽温度比正常高出30℃~40℃,特别在切缸时调节级后蒸汽温度急速上升,使高压缸胀差快速增大。高压内外缸前夹层蒸汽温度变化滞缓、可控性差,制约了高压外缸热膨胀跟随调节级后蒸汽温度变化,机组升负荷时进一步推高了高压缸的胀差。高压缸胀差超量程,造成前轴封第6列汽封与转子的轴向间隙消失,从而高压缸前轴封严重磨损。
2.2过程追溯
        接电网调度令,启动2号机组,开启辅汽至轴封供汽电动门,轴封母管开始暖管(偏心19.48μm,盘车电流24.5A,高压缸胀差0.58/0.66mm,高压调节级后内缸内壁温度38.8℃)。22时01分,轴封母管暖管结束,开始抽真空。
        汽轮机冲车(主要参数:主汽压力5.52MPa,主汽温度394.2℃,再热蒸汽压力0.81MPa,再热蒸汽温度377℃,高压缸左右侧膨胀7.1/6.7mm, 高压缸胀差0.77/0.91mm,轴向位移-0.23mm,凝汽器背压21.5kPa,偏心20μm,盘车电流24.4A,高压调节级后内缸内壁温度184℃,轴封母管压力32.2kPa,高压轴封母管温度297.6℃)。经过500 r/min摩检、中速暖机、高速暖机后升速至3000r/min。
        机组并网后负荷升至72MW,高压缸左右侧膨胀14.73/15.22mm,高压缸胀差6.36/6.90mm趋于稳定。机组负荷120MW,高压缸胀差7.04/7.62 mm,高压缸胀差2达到报警值,DCS发高压缸胀差大报警(高压缸胀差大报警值7.5mm)。



3事故分析
        事故发生后,就地召开现场分析会,讨论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范围等。
(1)为排查本次涨差发生原因、评估跳机后对设备造成损坏程度,通过检查轴承箱基础地脚螺栓、高/中压缸的猫爪滑销间隙,未发现因滑销系统故障导致本次事件发生的因素,可以排除滑销系统故障引起本次跳机事件发生的可能。
(2)汽机专业通过测量#2机组第1、2、3号轴封体外裸露转轴部位晃度,实测值分别为0.03mm、0.08mm、0.03mm,各高点径向位置一致评估后初步确认:高压转子发生暂性弯曲变形,位置在高压前轴封靠内缸侧汽封圈附近,测算弯曲量在0.15-0.20mm左右。
(3)热控专业排除因测点故障或偏差导致涨差超标的可能,对#2机组ETS保护系统、TSI系统等接线进行了全面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情况。
(4)检查汽轮机转子顶轴油压和各瓦(#5-#8瓦)顶起高度。
(5)拆除高压缸前外挂汽封,检查下部汽封两侧间隙,左侧下部汽封0.4mm,右侧下部汽封0.35mm(设计值0.4-0.7mm)。
(6)检查#1-#3瓦外油档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测量下油档两侧间隙全部超设计值,需全部更换。
油挡磨损情况
        
        
        从磨损情况看,DCS数据记录,转轴受到剧烈振动,才能造成此种情况的发生。
        汽轮机轴系窜动量检查,向机头侧推窜动3.90mm,向发电机侧推窜量0.50mm。(设计为向机头侧推动值4.18~6.45mm,向发电机侧推动值2.52~5.25mm;安装时向机头侧推动值 4.45mm,向发电机侧推动值3.28mm)。
高压转子轴系窜动量记录

        
        综合以上检查数据判断,高压转子轴向推拉间隙明显消失,说明缸内动静部件产生严重碰磨,建议考虑需要揭缸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确认。


参考文献:
林志勇. 一起汽轮机胀差大事故分析处理[J]. 科技风, 2014(19):57-57.
秦晓伟, 薛挺西. 汽轮机胀差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J]. 陕西电力, 1999(3).
张胡顺, 雷宇. 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胀差问题分析及其控制[J]. 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00253-00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