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仓锋 张家烨
国网阿克苏供电公司城区供电中心
摘要: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是提供优质供电服务的关键所在,配电自动化为我国配电运行奠定了稳定基础,是当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文章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合配电自动化有管理问题,探讨有效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电力系统;配电管理;电力配电
引言
近些年来,国内的经济水平飞速发展进步,企业的生产活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电能的运用,相关供电企业对电网等供电基础设施铺设的规模也在日趋发展壮大,可是,相关供电单位却忽视了对配电解决方案的管控。国内常规的配电解决方案水准比较滞后,现已无法符合当今国民经济快速进步的实际情况。故此,如何加速提升相关供电企业配电工作的状况,进而提高配电系统效率,是有关供电企业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故此,给定配电装置自动化解决方案,把该解决方案投入到配电进程管控之中,既可以迅速高效地做好相关管理任务,又能大幅度提升当前相关供电单位的配电管控的业务层次。
1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系统中应用的意义
配电自动化的根本目的在于要尽可能地减小停电的范围及时间,同时还可以及时处理大量反馈过来的信息数据,配电管理系统可以对收录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以便配电调度员可以根据系统上的运行情况,快速合理的做出准确的决定。此外,调度员还可以通过配电自动化远程遥控配电网,并对其进行适度的调整。与传统的配电方式相比,配电自动化方法不但能够大幅度的减少停电时间,缩减停电范围,同时还能节省一些人力资源,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配电自动化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为用户提供符合条件的电能质量,电力企业和广大用户都能从中获取一定的收益。
2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配电网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有关技术的实际运用率相对较低。其原因在于:一是电力系统内部的网架结构不平稳,从业人员操作时未能对其展开必要调整;二是有关职能部门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检修和养护工作未能给予必要的关注,经常忽略检修的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力系统装置的使用期限。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覆盖率方面与发达国家尚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有些发达国家的覆盖率甚至是我国的8倍多。
2.2配电自动化发展失衡
我国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较为特殊,我国人口密度分布极不均匀,再加上电力线路的铺设是根据人口的分布进行的,导致配电自动化的地区建设失衡,进而导致了主干线路长及分布点较少等配电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出现,配电系统的连接率较为低下,同时也对配电系统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此外,还出现了电力设施等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状,有些地区的配电自动化装置没有被完全的运用,在造成经济损失,资源浪费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严重制约了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2.3缺乏综合运维人员,运维效率低下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具有投资大、设备使用环境恶劣、技术构成复杂等特点。要想确保系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这就对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运维管理通常采用的做法是:配电自动化班负责主站后台、信通班负责通道、配电二次班负责自动化终端设备维护,各专业班组对自身业务较为熟悉,而缺乏专业复合型人才,一旦需要对某项缺陷进行综合性判断时,上述运维人员无法独立完成。例如终端运维人员在处理终端设备掉线缺陷时,排除电源和终端自身原因后,无法确认缺陷是由通讯或是主站引起;又如配电运维人员到现场处理PT电源故障时,由于不熟悉PT二次回路工作原理,而无法有效判断电源故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都极大影响了配电运维管理的效率。
3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措施
3.1投入高端的相关配电装置自动化工艺方法
首先需要投入高端的配电装置系统,且升级改造当前现存的配电设备自动化工艺方法,通过技术引进和交流,我国相关供电单位能够和配电装置自动化解决方案比较领先的国家的业内巨头进行交流,并且持续学习相关龙头企业的配电装置自动化解决方案,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加强国内相关供电企业的配电装置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发展水平。随即依照我国配电装置自动化体系的现实状况,开发出一整套高效合理的配电管控办法,使得配电装置自动化体系的持续进步有相应的依据。
3.2根据具体情况,改善发展失衡现状
我国农村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与城市的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不断增强我国当前的配电自动化水平,便一定要考虑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如若一直将城市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的主要阵地,就会出现农村配电自动化设施的资源浪费问题;而若是以农村地区为主,发展配电自动化的研究,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城市配电自动化系统无法适应的问题。因此,在全面发展各级电网的基础上,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提出城乡各地区的配电发展方法,这样才可以实现不断改善我国配电发展失衡的问题。
3.3建立运行管理机构,提高运维人员综合素质
配电自动化运维涉及计算机、通信、配电、自动化等多方面的专业,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同性质的技术故障,而实际运维时,不同专业之间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导致各专业运维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配合,从而影响配电自动化运维效率。为此可建立专门的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机构,实行终端一体化运维。另外,要提高运维人员的综合能力,因为配电自动化的运行效率主要取决于运维人员的专业素质,因此提升配电自动化运维人员的专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可采取如下做法:一方面,专业运维人员要深度参与配电自动化建设各环节,熟悉配电自动化系统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省技术培训中心的核心功能,依托省技术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定期开展运维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发挥省电科院在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的技术优势,定期开展运维人员技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配电自动化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3.4积极稳妥地搞好配电网改造
配电网改造最为关键的一个步就是适度加大配电网的传输容量,在确保配电网高效、安全运行的同时,着力改善和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品质,以进一步优化配电网的结构。另外,城市配电网工程项目量相对较大、要求较多,最有效、优化的改造即是将城市配电网改造成为环网结构,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帮助和影响下,逐步提高供电能力。如果遇到一些电网线路上装置故障显示装置的情形,这就要求在确保配电网线路安全性的基础上,妥善安装完毕各类故障检测的设备,通常情况下,只需智能型就地故障检测设备以及电缆故障寻址设备就可在短期内明确、查找线路发生故障的具体方位,大大促进技术处理人员的检修进程,将耗损率降到最低。对于故障点位的锁定工作,要依照现实情形统筹安排,尽量让经验娴熟、业务技能过硬的操作人员来完成。对于废旧配电网装置的改造,要本着降低自动化系统故障出现率的基本理念,加快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发展进程。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自动化技术作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各供电企业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要想提高配电自动化建设和管理水平,需要着重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规划能力,提高人员业务能力,强化配电网改造,从而实现配网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伟文.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8(2):106-107.
[2]朱海燕.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8(14):177-178.
[3]赵江河,陈新,林涛,王鹏.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8):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