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6期   作者:王晓
[导读] 电力事业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主要动力,10kV配网是我国电力配电网络中的主要内容,其建设情况和社会生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想要保证配网建设满足人们与社会发展需求,
        王晓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230001

        摘要:电力事业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主要动力,10kV配网是我国电力配电网络中的主要内容,其建设情况和社会生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想要保证配网建设满足人们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配网运行效率与稳定安全性,就要做好其中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工作,深入分析现阶段存在的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探寻可行的处理方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可靠经验,总结技术应用教训,有方向、有计划的提升电力工程技术应用质量。本文围绕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展开了相关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10kV配网;处理方法;技术问题

        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进入到高速发展时期,在此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电力企业加大了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理论与技术实践方面的研究工作力度,从效果上来看已经获取了诸多优异成绩和很大进步空间。不过,从具体层面来看电力工程技术在10kV配网中的应用水平还有待提升,依然存有不少问题,影响了配网运行质量,不利于增强用户对电力企业工作的支持与满意度,面对新社会对配网电力工程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需求的不断增大情况,能否把握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实际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处理方法,提升建设整体水平,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具有广泛且深刻实际影响。因此,研究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十分必要,值得引起电力相关工作人员高度重视。
一、10kV配网电力工程目前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一)实际施工与施工方案脱节
         施工方案是现场施工技术的指导依据,在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进行设计过程中,应结合现场情况的综合分析,符合实际要求的开展设计工作,尽量缩小实际与理论之间的误差。然而,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实际施工环节,面临着很多天气变化等不可控的影响因素,想要顺利进行工程施工,就涉及到调整施工条件或者方案,此过程一旦没有做好合理调整,很容易由于实际施工与施工方案脱节埋下工程隐患。此外,一些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有限,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应用电力工程技术,随意更改施工程序,延迟施工进度,这些都是常见的电力工程技术问题[1]。
(二)外力引起的破坏问题
         基于传统建设模式下的10kV配网电力工程,普遍采取单端接线方式,通过射线达到相应的扩展与发展目的,研究这种方法的实践操作情况不难发现,具有实用性较差的问题,面临着诸多外部破坏风险。基于新技术应用下的电力企业0kV配网电力工程,,改变了供电方式,采取接线运行模式,此技术的优越性体现在有效优化供电系统方面,可切实提高配网运行安全性、稳定性,由于具体操作尚未完全替代单端连接,所以大部分地方10kV配网电力工程处于共同使用单端连接和环形网络的状态,不过二者结合情况却并不好,给配网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加之各地区经济、地形、气候等和各方面的不同,一旦盲目套用相同的电力工程技术和施工方法,无法正确处理实际问题。
(三)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不足
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不足是引起配网运行过电压问题的主要原因,如果工程施工环境未充分充实这一问题,则会由于增长爬电距离,减小电气间隙加大电网使用期间的过电压几率,令设备设施容易出现故障情况,还可能引起系统停机的严重后果。
二、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有效处理方法
(一)严管施工技术,降低实际差异
想要最大限度避免现场施工技术和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之间的差异,施工期间就要严管施工技术,具体实践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组织专业人员勘察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地形情况、地下管线现状等,根据勘察结果精心设计最佳的配网电力工程建设路径、位置以及施工方案,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


其次,保证施工前准备工作测量的施工深度等记录数据精准有效,做好数据核对,给后期现场施工技术应用带来可靠数据支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质量管控工作。
最后,施工环节的输电线路选择要以高强度、高耐腐蚀性为基准进行,此举既有利于保证配网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有助于减小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和施工方案预期效果的误差。
(二)管理与维护并行,避免外力破坏
         一直以来,很多电力企业在建设10kV配网期间,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盲目重视施工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忽略了施工后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没有通过加强管理与维护措施,进一步增强配网使用性能。对此,电力企业要革新思想观念,树立起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与维护并行”的现代化理念,做好10kV配网日常检查、及时检修、加强维护工作,具体实践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严格执行定期巡视制度。10kV配网电力工程线路维护管理人员,要根据线路附近自然情况制定相应的定期巡视制度,并有力执行制度,将线路周边障碍物、树木定期清除干净,避免线路绝缘子受到污垢、灰尘影响,检查并维护避雷器的运行状态,排除巡视发现的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避免线路运行受到自然灾害破坏。
其次,关注设备使用效率的提升。10kV配网维护和管理人员要树立起“节能降耗”意识,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提升设备使用效率方面,避免不必要的损耗,采取新技术、新设备,用长远角度和大局观增加资金投入,配合有效的管理与维护措施,一方面减小线路故障可能性,另一方面增强优质供电服务水准,同时充分体现设备的利用价值,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获取长效、客观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
最后,推行状态检修技术。10kV配网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要积极推进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采取可行手段,实时掌握并针对性检修线路状态,令其使用年限得以有效延长。
(三)规范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在处理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距不足问题时,需分析具体情况,“对症下药”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具体实践程序把握以下要点。
首先,电气间隙要明确,掌握工作电压有效值与峰值数据,根据电压实际类别,精准判断电气设备瞬间过电压的实际大小情况,科学划分电气设备污染实际等级,合理判断电气间隙跨界目前真实的绝缘类型。
其次,爬电距离要明确,掌握电流有效值和直流值,了解材料不同组别,科学划分绝缘类型,结合所有要求,规范处理爬电距离以及电气间隙。
(四)预防和控制线路闪络
        10kV配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偶有发生闪络情况,尽管此问题目前不是常见的技术问题,却仍旧不能掉以轻心,需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避免闪络现象出现,将其产生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畴内[3]。实际操作时,可在支撑绝缘体、转接瓶、线路穿墙套管等工程构件上安装新型防污装置,利用吸湿器处理线路设备和配网开关室,做好湿度降低工作,从湿度控制的闪络现象源头上提升预防水平。定期清扫和处理系统所有电气设备,注意搁置期的设备也要如此,令电气设备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状态,正常推动配网持续稳定运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整体来看,虽然我国10kV配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其中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发展,然而不能否认电力工程技术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从根源上分析并处理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有效推进我国配网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新时期的电力企业在建设配网过程中,要从避免故障问题、增强供电可靠性、保证供电安全等多角度出发,全方位采取有效处理方法,解决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常见问题,同时消除各种隐患,给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坦,张鹏.关于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风险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6(18):2478.
[2] 曾飞.电力工程10KV配电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9(20):3667.
[3] 赵良贤.10kV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现场质量控制探讨[J].建筑与预算,2020,18(7):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