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索 王斌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斌
[导读] 摘要:现阶段,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将建筑信息可视化,为实现更为精准的建筑施工管理奠定了基础。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之中应用BIM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安全管理的效果。

        身份证号码:37050219810515xxxx
        摘要:现阶段,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将建筑信息可视化,为实现更为精准的建筑施工管理奠定了基础。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之中应用BIM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安全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BIM技术自发明以来凭借自身诸多的优点已经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在初步应用时重点在于施工过程的管理、建筑设计、工程造价等方面。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这一技术已经能够应用在建筑施工的各个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安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建筑施工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于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BIM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BIM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即可视化、模拟性、优化性。首先,就可视化特点来说,随着建筑结构发展越来越多样,简单的图纸观察已经很难具体的明确建筑的形态,而BIM技术能够通过构建立体结构模型,使人们直观的对建筑形态结构进行了解,从而有效的对建筑施工方案进行整改与实施。其次,就模拟性特点来说,在施工方案设计中,往往会因为成本或操作难度大等问题,而造成建筑方案实验困难,而BIM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为BIM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的模拟建筑模型,还能够让人们进行虚拟的操作实验。最后,就优化性来说,建筑施工的优化往往受到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BIM技术能够很好的整合信息,使复杂的工程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优化,从而使得建筑施工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危险,还能使施工建筑得到优化升级。
        2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对BIM技术及设备的认识了解
        建筑项目施工方在进行建筑项目建设时应该充分认识到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重要意义。因此施工建设方应该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有效掌握BIM相关的技术,充分了解设备的运行方式。在项目安全管理的过程之中积极构建同安全管理相关的数据信息,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
        2.2项目流程中的协同工作
        在项目流程中,各工作单位把自己处理的数据、模型等传输到BIM云平台上,实时更新,各单位数据共享,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很多传统建筑项目中的各参与单位彼此之间比较独立,或者联系不是很密切,一旦发现问题,需要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处理,且一处的改动可能会牵连很多处,各方联系速度慢且效率低。通过BIM云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施工中发现问题后,将问题通过子平台传输到项目的BIM云平台;待云平台识别需要修改的内容后,再发送到相关单位的子平台;修改完成后,云平台会将项目所有的数据进行更新(以修改后的为准)。若之后其他相关单位也需要对数据或模型进行改动,BIM云平台也会发送相应的信息,待所有单位修改完毕后,再传输给施工单位。
        2.3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可以借助BIM技术来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一是在BIM技术的辅助下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具体到每个人员身上,用明确的管理制度和责任机制约束安全管理质量,在安全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可以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能直接落实到个人,一旦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根据责任机制找到直接负责人,避免安全管理人员互相推卸责任问题的出现,从而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效率;二是安全管理人员参照构建出来的BIM模型,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并上传至云端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动态化管理,采取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将整个工程的建筑安全情况在整个项目中进行明示,这样不仅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因为不了解项目真实情况盲目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三是借助BIM模型强化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四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作业的技术交底环节借助BIM技术,严格按照BIM技术标准化要求落实技术交底任务。
        2.4人员定位与预警
        即便BIM技术预警与人工检测共同工作,施工场地的危险也不可能全部消除。因此通过预警可以更好的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危险预警可以缩短施工人员与危险源接触的时间,从而减少施工人员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同时,施工方应在施工人员的安全帽内安装定位装置,一是在施工人员靠近危险源时及时给出警告,使施工人员远离危险源。二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可以第一时间定位到相关人员,并组织救援。根据危险的不确定性,实现人员定位与预警是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2.5设计阶段
        ①建筑工程项目全周期中,虽然设计是基础环节,但对于项目整体的影响较大,是后续施工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设计工作包含材料、设备、结构等方面,BIM技术可创建三维模型,打破各环节相互独立的局面,实现环节间的共享。例如,设计单位借助BIM技术创建模型后,将所得结果转交给结构工程师,实现对模型的深度优化;此后,再转交给设计工程师,将所得的各项数据录入系统。各环节有序推进,效率显著提高。而在传统工程项目中,设计工作的参与主体间难以形成高效的沟通,设计方和结构工程师各自负责自身工作,某些因素的制约作用较强,导致工程项目各专业的设计缺乏协同性,双方容易就某些问题产生分歧。受惠于BIM技术,可为设计参与者搭建沟通桥梁,且各设计环节紧密衔接,设计工作的规范性显著提高。②传统设计方法中,CAD是主要的设计图纸绘制软件,生成二维图纸后,再将其导入3Dmax,从而创建三维模型,整个流程耗时较长,且准确度明显偏低。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可直接创建三维模型,效率显著提高。③BIM技术能够直观地发现设计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纠正;此外,还可将三维数据导入一系列工程分析软件中,从专业角度分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④BIM技术可高效创建工程模型,根据施工需求预测成本,为工程造价工作提供依据,提高预算的准确性。
        2.6方案优化
        利用BIM软件可视化和模拟施工的优势,先把要进行施工的模型建造出来,再在BIM软件中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在这过程中,可以把工程计划施工这段时间的气候状况(可以是以前的平均数据,也可以是预报)等数据引入到模拟施工过程中,分析气候状况对施工安全性的影响,得到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风险源数据,并传输到BIM云平台进行处理和总结,然后,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并指导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不同气候状况下应注意的事项,以规避风险。
        结语
        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有助于改善我国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多发的问题,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多种管理方式,从而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扩大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范围,为我国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应用打好基础、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王福旺.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居舍,2018(36):152.
        [2]袁承.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居舍,2018(36):153.
        [3]武秋霞.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59,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