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提升 马正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马正
[导读] 摘要:配电网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运行的质量。
        宿迁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泗阳分公司  江苏宿迁  223700
        摘要:配电网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运行的质量。因此,提高配电网电压质量及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提升进行研究,首先分析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之后提出电压质量的提升策略,可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供电;可靠性
        1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与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
        1.1供电距离和用电功率因数
        对于配网线路而言,配网线路的供电距离如果控制不合理,就会导致配网线路的电功率因数受到影响,导致该值比较小。由于电功率因数的影响,也能够导致配网线路中无功率电流偏大,而在线路中产生比较大的无功功率损失,对于整个电网而言就会产生电压损失,电压质量严重影响。
        1.2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变
        电网的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电网中阻抗的大小以及功率的分布情况,可能会导致配电网电压升高或者降低,导致电压不稳定。
        1.3负荷和调压措施
        由于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用电不稳定性,必然会产生导致整个配网线路中冲击性负荷以及非对称性负荷的产生。而当负荷出现问题进行调压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存在问题或者不合理,也必然会影响整个配网线路的电压稳定性。
        1.4电力负荷变化
        配电网络中电力负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不可能完全一致,比如夏季天气炎热,空调的使用量明显增加,会导致电网用电需求量迅速提升,春秋季节温度适宜,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量就会相应地降低。此外,电网白天和夜晚的电力负荷也存在很大的区别,电力负荷变化会导致配电网电压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负荷高峰时,配电网的电压会偏低,电网负荷较低时,电压会偏高。
        1.5无功补偿电容器
        在配网线路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无功功率损耗问题,电力部门一般通过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方法来降低配网线路的损耗。但在配网线路的实际运行中由于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引入还往往导致“死补”现象——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用电单位向电网吸收无功量,低负荷时间段向系统输送无功量,反而会导致配电网络的电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影响电压的稳定性。
        2配网线路电压质量提升策略分析
        2.1界定电压允许偏移范围值
        对于配网线路中电压损失问题,长期数据积累必然有电压损失的最大点和最小点,根据实际采集结果来界定中枢点电压允许偏移范围值。通过中枢点电压允许偏移范围值来实现对中枢点实际最高电压的调整,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电压损失。
        2.2选出代表性的电压监测点
        对于配网线路电压质量控制而言,实际是为用户受电端电压的稳定提供保障,保证其在允许偏差值范围内。但是在配网线路以及供电系统的实际运行中,无法实现对每一个用户电压质量的实时监控,为了保证电压质量可靠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发电厂以及变电所来进行电压质量的监控。对于配网线路中的电压中枢点,还必须进行明确,并以此作为整个配网电压质量调控的集中核心区域。在确定整个配网线路中的电压监测点时,还必须要充分考虑其代表性,是否能够可靠的反映大多数用户受电端电压质量的偏移水平。
        2.3抓好无功平衡与补偿工作
        无功平衡以及无功补偿和整个配网线路的电压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配网线路中必须同步配置相应的无功补偿装置,通过这一措施来有效避免功率因数运行与用户在低负荷时段把无功电力返送给配电网的情况。对于配网线路的特殊情况来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一般静止补偿器应用于冲击负荷和负荷波动的情况。


        3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
        3.1加强配网管理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的可靠性管理机构,进一步配置专业管理人员,统一执行标准,避免多头管、都不管、责任不明确、职责不到位的现象,避免重复工作,两张皮的现象。
        (2)落实基础工作要,实行有效的管理措施,基础台账的健全是最基本的保证。目前对大多数配网来说,基础台账不健全是普遍的情况。在农网,对相关设备的日常巡视、测试工作、维护保养等工作都无法到位,对设备的锈蚀、老化、污秽、漏油、接地电阻超标以及接地线断裂等情况都无法及时处理。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供电可靠性的达标。只有提高人员技术水平、配置足量人员、进一步落实台账工作,才能解决基础工作无法到位的问题。
        3.2科学规划供电线路
        想要保证配网线路供电可靠性,首先必须要从线路规划开始入手,根据供电区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划分分配供电负荷。另外,对于变电站出线而言也必须要进行规划,一般在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按照不跨区域供电的原则进行。对于变电站本身的布局而言,也必须保证布局合理,通过合理布局来最大限度的缩短主网供电线路,其主要目的是缩短供电半径并以此来优化配网网架结构。最后,对于配网线路而言,必须要加强对偏远地区的配网线路规划,根据偏远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施工,增加相应的联络开关来提高地形复杂路段的线路应变能力,以此提高供电可靠性。
        3.3改造配网中的残旧线路与设备
        首先,对于老旧设施而言,进行拆除重建改造;对于老旧设备而言,建议更换老旧设备的相应元器件,损坏比较严、比较陈旧的设备,有必要更换新设备,来降低故障率,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配网线路供电可靠性。对于配网线路中应用的电缆质量也必须进行优化,根据不同路段要求不同的电缆化率以及绝缘化率,中心城区压力较大的区域建议采用电缆进行供电,以较高的绝缘化率和电缆化率来保障城区居民用电安全。
        3.4开展状态检修、综合作业以及带电作业,缩短停电时间
        通过开展状态检修,落实综合作业以及带电作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其中,状态检修是与传统的“计划性检修”相区别的,根据设备评价以及风险评估结果,结合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开展的检修手段,在确保设备尽可能健康地、长时间地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只有当设备结构以及性能到达破坏的临界情况,才停运检修。综合作业就是指在设备停电期间,根据停电时间、设备情况,全面统筹、合理安排,对停电元件开展各项必需的工作。其需要合理的计划安排、全面到位的全期准备,包括人、物、工具等。带电作业则是避免设备停电,确保其正常供电的重要举措。由于带电作业能够实现对作业对象的不停电操作,减少事故处理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因此其具有相当高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3.5采取降低设备故障率的措施
        提高供电可靠性,必须降低设备故障率。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量国内外先进设备的出现,各种新型技术理论的提出及纳入实践,配网在建设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在选型过程中,应该挑选技术成熟可靠的、适合我国配网发展的、经济性安全性高的设备。
        4结语
        电力配电网络的电压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力用户的正常工作及生活,电压不稳定可能会直接导致工业企业经济受损,实际的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及分析。总之,提高供电可靠性是电力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伟锋.配网电压质量改善措施探究.通讯世界,2018,(20).
        [2]甘圣希.提高配网电压质量的有效方法分析.科技展望,2018,(30).
        [3]刘丽.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缺点及处理对策.低碳世界,2018,(26).
        [4]余小强.论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提升[J].电子测试,2019,(7).
        [5]李汝松.论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提升[J].中外企业家,2018,(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