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险峰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巴林左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赤峰市 025450
摘要:供电所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五级”单位,不仅要负责抄表收费、线路巡视、故障抢修等日常工作,还要担负计量、线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是管理的“神经末梢”和优质服务的前沿阵地,是供电企业直接面向千家万户的最基层服务窗口单位,要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就必须提高供电所基础管理水平,这是每个供电企业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长期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供电所;生产基础管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1人员问题
(1)安全意识淡薄。在思想上没有充分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就会不严格按照流程,继而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生产一线班组中员工,特别是一些老员工,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往往对那些要求实施的安全管理条例和程序,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这只是应付领导而已,完全没有把安全放在心上,在实际工作中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
(2)履职能力不强。目前管理模式还无法完全做到精细化,很多员工对于本职工作往往没有条理性,如果不能有效履行自己的职责,就会在工作中带来很多的不便。
(3)技术水平低下。新技术新设备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基础工作中,但是有些员工往往不思进取,忽视新技术知识的学习,在培训中也不能真正掌握设备操作要领,使得一方面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另外一方面也为设备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1.2设备台账问题
(1)设备基础薄弱。供电所管辖的供电网络遍布乡村,分散性强,尤其是山区供电网络复杂,线路及设备维护面广,由于施工安装、自然灾害、设备质量等诸多原因导致隐患缺陷多而杂,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难度加大。
(2)台账资料不规范。很多供电所各种资料、记录和台账信息与现场实际有出入,管理人员不清楚应该管理哪些台账、如何管理台账。因此出现台账格式不统一,不规范。
1.3物资管理问题
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能对仓库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物资摆放凌乱,出入库管理混乱等很容易造成仓库管理过程中物品丢失毁损。以次充好、以旧换新等现象也时有发生。核算管理的不闭环,使得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涂改账目,冒领甚至转移出售仓库物资非法牟利。
二、有效提高供电所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
2.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电力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供电所生产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加大力度完善供电所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供电所实际情况及管辖范围的特点,制定有效完善的供电设备定级管理制度和设备巡视计划,定期对供电所的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对供电所管辖区域的变压器运行状况利用先进的配变检测系统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做好变压器负荷的测试及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以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2.2管理部门进行动态的监督管理
电力部门要对供电所强化动态监督机制。除了要进行四季安全大检查、迎峰度夏之外,同时还要做好突击检查工作,以此加强对供电所各项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好的供电所要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同时对于较差的供电所要求其及时进行改善,进行有效的批评处罚,以此调动所有供电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要将仓库管理作为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定期对仓库中所有物品进行检查核对,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对于初入物品做好登记,避免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
2.3打造科学的仓储平台
电力部门一定要根据供电所的实际情况,构建综合性的自动化物流仓储系统,以此规范仓储管理,保证库容库貌、标志等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同时建立完善的出入库监督机制,对出入库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核对,保证物品的初入与出入库记录的一致性。
加大对管理团队的投入与培训,打造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综合素质过高的管理团队,明确各个职员的职责,同时坚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原则。
三、提升供电所基础管理水平的路径与对策
3.1深化标准化建设,做好供电所日常管理
供电所标准化建设是进一步提高基层供电企业工作水准,展示供电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切实落实供电所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行台区经理制,构建营配协同、便捷高效的农村供电服务机制。推行集抄集收,强化对供电所重点岗位和关键业务环节的监督考核,规范服务行为。推行银行代扣、社会化代收、电费充值卡和自助缴费等方式力度,方便农村客户交费。加强供电所营业普查和用电检查,持续开展反窃电工作,提高供电所节能降损管理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做好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对接,为农村客户提供“零距离”服务,实现农村供电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其次坚持以建设标准化供电所为抓手,组织开展标准化供电所星级创建和评定工作。将这项工作与供电所年度绩效挂钩,建立奖惩措施,制定争创计划,进一步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
3.2开展供电所同业对标,抓好关键指标管控
供电所指标完成情况与县供电企业同业对标密切相关,是市公司同业对标完成情况的基础和支撑。通过各供电所之间互相对标,取长补短,可以有效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并为供电所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是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按照“谁主管业务、谁负责指标”的原则,逐层逐级抓落实。将供电所同业对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压力传递到位。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班组和每位员工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明确自身努力方向,提高同业对标工作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执行力,确保同业对标工作的实效性。基层单位结合实际,对供电所逐层逐项分解指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中要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和闭环管理原则,及时分析、发现、解决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二是按照“指标对标为先导,管理对标为核心,绩效提升为目标”,强化对标管理抓手作用、载体作用和激励作用。强化短板指标的诊断分析,坚持同业对标与专业管理相结合,坚持同业对标与工作过程控制相结合,坚持同业对标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大力推进管理改进与创新,改进对标评价方法,推广典型经验,促进绩效改进,推动供电企业管理再上台阶。
三是开展弱势指标专项提升,实施考核指标明细责任化,全面推行供电所绩效考核,对各供电所指标排名进行周通报、月考核,确保各项指标同步提升。
3.3推进管理问题排查,建立管控长效机制
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提出针对性措施,整治供电所供电服务突出问题和涉农领域违规违纪问题,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和每一项问题;同时建立管控长效机制。
一是对照排查重点内容,强化过程管控,加强监督考核,形成月报机制,及时发现尚未充分暴露或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工作隐患和薄弱环节,并逐级归类分析原因,建立档案,明确各项问题的整改责任主体,力戒流于形式,切实解决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结合供电所优化设置开展抢修专业化管理,建立一支专业化抢修队伍,与日常运维分离,真正实现“一个用户报修、一张服务工单、一支抢修队伍、一次到达现场、一次完成故障处理”的标准化抢修。逐步推行故障抢修业务外包,确保供电所工作人员有更多精力从事配网运维和供电服务工作,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完善与发展,各种新型技术和设备层出不穷,给供电所生产基础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电力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供电所的重视与投入,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和仓库管理制度,规范员工行为,以此提高供电所生产基础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会颖,徐卫松,王伟.供电所生产基础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科研,2016(9):00231-00231.
[2]陈凌晨.供电所生产基础管理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J].农村电工,2017,20(9):12-12.
[3]沈晓三.探析供电所基础管理提升问题和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7,7(14):1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