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丕林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万华岩中心学校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初中数学知识难度很大,逻辑性强,许多学生这方面的内容都有抵触心理,而且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不注重课堂互动的增加,教学模式非常落后,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产生了大量的班级后进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性的增加课堂互动,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突破数学学习中的障碍,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本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方法;初中数学课堂
引言
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当前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以此为目标,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针对初中阶段的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行,教育局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核心素养的形成为最终目标,改善传统的数学课堂结构,彻底的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教学产生的影响。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当代教育理论中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是指各种能力的集合体,具体的体现在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上,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当代社会给学生提出的要求,学生只有具备核心素养,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核心素养,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就需要在课堂构建上入手,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让学生们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逐渐的培养学生们的各种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
2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初中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学生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效果,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成长,所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是老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就当前的形势来看,许多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构建都缺乏科学性,教学效果与预期存在很大的偏差,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受到了影响,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不容乐观。有一些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思想,课堂结构还是以老师为主体,没有对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进行深入解读,在这种课堂结构中,老师会把数学内容进行大篇幅的讲解,学生的发言以及思考时间几乎没有,不仅会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更会削弱学生们的课堂学习兴趣,逐渐的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对核心素养的形成尤其不利。另外,还有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在错误心态的影响下,课堂评价方式非常的不合理,这对学生数学思维拓展、数学能力锻炼有不利影响。此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教学能力,不利于取得教与学的良好效果。长此以往,初中生数学创造力和解题能力得不到提高,并且高效课堂构建效果达不到新课改要求。
3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构建思路
3.1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思想的形成,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数学思想属于一种能力,这种思想一旦形成,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的助力是非常大的,在现阶段的数学教育中,老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和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相比于其他的学段,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非常有利的。数形结合就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数学思想,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加速学生的解题效率以及解题成功率,而且在知识迁移理论下,学生们可以把数形结合思想在其他的学科中应用,整体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相关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总结出y=kx+b中,k和b的正负号以及这个函数经过那几个象限,通过图形的描绘,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观测到函数的轨迹,对函数经过的象限可以做到一目了然,同时,学生可以把K和B的正负号与一次函数图像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的总结,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解题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有效的提升解答类似题目的效率。这种数形结合的解题模式,老师要经常使用,并且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渐的形成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的习惯。
3.2组织高效课堂活动
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初中数学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其本质并没有脱离生活实际,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数学知识的这种特点,组织高效的课堂活动,增加课堂互动,以活动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学习“圆柱和圆锥”知识时,教师为学生布置特定物体收集活动,在学生们理解圆柱和圆锥定义以后,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每一个小组分发相应的材料,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圆柱和圆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对这两种几何体有一个更加深入全面的认知,然后老师对学生们进行引导, 把几何体的特点为学生进行讲述,由学生们通过对自己图形观察,对这些定义进行验证。这种活动教学模式非常的高效,可以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非常明显的帮助。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真正意义。
3.3构建信息化课堂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高效运用,这不仅是对传统数学方式的创新,而且还能真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即以微课形式传递数学知识,进而能够集中初中生注意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此外,有利于实现抽象数学知识具体化教学目的。例如,学习《相似三角形》内容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动态展示三角形,进而学生能够直观认识三角形,并及时消化三角形性质等理论知识,最终实现知识迁移目的,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必须要充分的迎合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以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导向,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侃.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8):43.
[2]肖鹏.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2):189.
[3]张先娟,杜丕国.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探讨[J].新课程(中),2018(11):221.
[4]罗震宇.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分析[J].考试周刊,2018(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