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问题教学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6期   作者:时小花
[导读] 众所周知,高中物理较为复杂以及抽象,
        时小花
        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  741400
        摘要:众所周知,高中物理较为复杂以及抽象,要求高中生具备较强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以往教学方式无法实现相应的教学目的。但问题教学方法是提升高中生的发展思维,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借助问题可以启发高中生进行思考以及探究,从而提升高中生科学素养这一能力。本文在分析高中阶段物理教学当中问题教学方法的应用意义的基础上,对提高物理学科问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问题教学
        
        前言:在高中课程之中,物理属于重要学科,教学方法可以直接决定高中生是否可以对物理感兴趣,是否可以对物理定理背后的知识进行掌握。一个与高中生相适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而在物理课堂之上开展问题教学,可以有效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课上学习效率。
        一、高中阶段物理教学当中问题教学方法的应用意义
伴随新课改逐渐推进,问题教学方法就应运而生,此种全新教学方法是让高中生根据平时观察与预习主动对问题进行发现,物理教师可对高中生疑惑进行有效利用,积极引导高中生进行相应分析以及思考,最终可以解决问题。在物理课上开展问题教学,可以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对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以及探究,进而有效提升高中生课上学习效率。
        二、提高物理学科问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设计逐层递进的问题情境,调动高中生学习热情
在高中阶段,物理问题较为复杂以及抽象,知识体系间的联系比较密切,US所以高中生在课堂之上经常走神,难以对物理提起学习兴趣,觉得物理学习并无太大作用,从而难以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实际教学期间,物理教师可设计逐层递进的问题情境,借助一些趣味性的物理问题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借助问题让师生进行积极交流,从而调动高中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高中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让高中生在问题情境当中对知识进行学习。比如,进行“反冲运动”教学期间,物理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何火箭可以升空?对于这个问题,多数高中生都认为是因为火药产生冲力,此时教师可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把火药点燃了可以让火箭升空?教师可给予高中生充足的思考之间,之后逐渐延伸至要讲解的内容之上,也就是反冲运动,冲量与动量间的关系。借助上述问题,能够激发高中生好奇心,有效培养高中生探究精神,对其学习期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行调动,这样有助于开展课堂教学。除此之外,问题导学方法还可促使高中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考以及问题探究习惯,进而为其日后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设计逐层递进的问题情境,可以提升高中生学习自信,培养高中生思维品质。
        (二)鼓励高中生积极提出问题,有效培养高中生创新思维
在物理教学当中对问题教学方法加以运用,除了要求物理教师提出一些问题之外,同时教师还需鼓励高中生积极的提出问题,主动参与物理学习,促使其通过自身思考以及提出问题,通过自身查阅课本与辅导书来解决问题。此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 促使其主动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以及探究。同时,物理教师通过引导高中生逐渐提出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活跃教学氛围,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具活力。而且,通过高中生的自主思考,可以加深高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整体印象以及理解,促使高中生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不断提升[1-2]。比如,开展“能量定律”教学期间,物理教师需积极鼓励高中生思考为何能量只能进行转换,但不能消失?通过这个问题,可以激发高中生好奇心,同时还能引导高中生积极思考,对能量定律具有的内涵进行深刻理解。在此过程之中,物理教师是可鼓励高中生进行积极交流,教师也可参与其中,与高中生一同进行探究。在此期间,可以让高中生积极融入其中,有效培养高中生创新思维。
        (三)结合现实生活设计课堂问题,提升高中生应用能力
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紧密关联,高中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应用。因此,物理教师可把问题和现实生活进行结合,有效提升高中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物理教师可在高中生现有知识基础之上,通过问题教学这种方式提出一些实际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促使高中生借助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借助此种方式,除了能够加深高中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理解程度之外,同时还能提升高中生借助所学知识对问题加以解决的能力[3]。例如,开展“生活当中静电现象”教学期间,物理教师可让高中生对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观察,比如穿衣服之时的静电、用手来摩擦纸片产生静电这些现象,之后按照现象提出相应问题,促使高中生借助讨论方式寻找答案。对于上述静电现象,物理教师可引导高中生进行亲身经历。通过这些问题,除了能够让高中生对生活当中的现象进行深入理解之外,同时还能提升高中生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结论:综上可知,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之中,多数学生在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期间,觉得很多疑问都难以解答,假设教师所用教学方法不够先进,就难以吸引高中生注意力,难以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为此,物理教师可设计逐层递进的问题情境,调动高中生学习热情,鼓励高中生积极提出问题,有效培养高中生创新思维,同时结合现实生活设计课堂问题,提升高中生应用能力,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汤清修.“真问题”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高中物理主题教研活动探索[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04):21-25.
[2]方林,陶士金,许新胜.浅议高中物理单元教学问题链的设计与实施——基于“静电场”单元教学案例[J].物理教学探讨,2020,38(03):77-80.
[3]郭诗艺,张金良.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2):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