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新闻类文本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6期   作者:李芳
[导读]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语文学科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李芳
        湖南省新邵县严塘镇严塘中学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语文学科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深入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能够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把控新闻类文本的教学内容和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基于此,本文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探究了初中语文新闻类文本的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新闻类文本教学

        初中学段的教学目标明确了新闻类文本教学的要求,“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传媒等相关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各类信息在传播媒介和呈现方式上都更加的多样化和丰富化。信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提取、辨别、消化等是当代人必备的生活技能,也是当代中学生需要培养和发展的能力之一。因此,探究初中语文新闻类文本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有关概念和内涵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语言文字、人文素养、文学审美等必备的语文知识;具备一定的识字、写字、阅读以及表达能力;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同学习时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会有所不同,会随着学情和教学环境等的变化而改变[2]。对于初中生而言,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应该聚焦,同时需要不断细化,以适应初中生不断提升的认识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新闻类文本教学在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性
        初中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应该要重视他们在识字写字以及阅读说明、抒情、描写等题材类文章等能力的培养,并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综合性学水平。因此,在落实语文学科的具体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裁相符的文学作品的教学。
        初中语文新闻类文本,也称作消息,一般分为综合新闻、动态新闻、新闻述评以及典型报道[3]。新闻的主体结构主要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以及背景。新闻类文本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简洁性等特点,在课堂教学时与诗歌、小说、戏剧等传统文学和记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普通文章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如果教师仅仅进行文章字词和写作手法等内容的讲解,往往失去了新闻类文本的教学价值。新闻类文本及时反馈事实以及追求真实性是初中生在写作时不可或缺的品质,同时新闻类文本教学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因此,初中语文新闻类文本教学主要以教材为基础,培养学生在阅读新闻以及新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一方面为初中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信息素养,从而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正确引导学生,提升信息媒介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正向影响。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新闻类文本教学探究
(一)课堂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是不能割裂的,应该要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要及时转变观念,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在学习上给予他们及时的引导和指导。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学习当代新的思维和理念,与时俱进,并将其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这样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新闻类文本知识。比如,教师在进行新闻体裁探究活动的教学时,可以先想学生解释新闻的一般定义。其次,教师让学生借助辅导书上的新闻阅读策略和课文旁批阅读两种不同体裁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并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新闻阅读任务卡的指导下,以讨论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尝试从结构、要素、事件选取特点、表达方式、语言等多方面来进行新闻特点的归纳,进而掌握新闻类文本的基础知识。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精选的新闻联播片段、联播快讯以及人物专访,还可以精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上的新闻向学生展示,从而给学生在新闻类文本上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新闻写作教学
        学生经过一定量的新闻阅读和评论后,教师可以进行下一步新闻写作的教学。对于初中生而言,新闻写作主要是在新闻标题和导语方面的训练,是以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新闻标题和导语的形式。新闻标题是内容的简要形式,应该要新颖、醒目、简洁、准确,通常是“人物+事件”的形式;拟出大致的标题后,在进行标题的润色。比如,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提供报道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标题《这一夜,北京点亮了世界》、《四牙买加人把世界甩在了身后》以及《这一夜,北京灯火辉煌》、《四个牙买加人跑在最前列》,学生经过前后的对比,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标题的表达效果。导语的一般形式有叙述式、描写式、疑问式、评论式、引用式、对比式等,考试题目的新闻通常是200字左右,可以按照这个标准进行适当的删改。学生掌握标题的拟定、导语的书写之后,就可以进行新闻的完整写作。比如,学校开展了全校师生的体检工作,各个班级还组织了家长的讲坛活动,语文教师可以在这些活动的背景下让学生进行两者短消息的写作,要求学生完整叙述,符合实际情况,并且语言简洁。新闻写作是初中语文新闻类文本教学的重点内容,然而学生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仍以散文形式进行事件的讲述,语言形式仍是记叙文。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以旁观者的角度进行新闻报道,重视学生交流、读者、主体以及文体等意识的培养。
结束语
        新闻类文本的发展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闻类文本教学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更新当代的教育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新闻类文本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孙佳琪.语文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语文新闻类文本教学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21):139-140.
[2]张曦. 初中语文"活动·探究"课的教学过程研究——以新闻"活动·探究"课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43):50-51.
[3]余婷婷.试论初中语文新闻文体的教学[J].读书文摘,2017,(25):201-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