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建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邹勇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新经济常态的纵深发展,市场经济活力的逐步内化,建筑业的整体质量也日趋成熟,尤其是房建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更是如此,而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社会对房建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四川银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4
        摘要:随着我国新经济常态的纵深发展,市场经济活力的逐步内化,建筑业的整体质量也日趋成熟,尤其是房建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更是如此,而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社会对房建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从质量控制技术的角度,探析房建混凝土的重要性和分析我房建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以便弄清房建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技术应用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价值;应用
        在众多的房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时及其关键、重要的环节,对提升房屋使用寿命,是确保房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高质量的前提。目前,我国的房建混凝土施工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在施工技术人员及施工过程中都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对房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现场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优化施工管理和施工方案,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才能为我国的房建发展起到作用。
        1 房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首先,房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推进,是确保房建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依据。因为和易性直接关系着拌合物的流动性、可塑性、易抹面性,稠度及抗分层离析泌水性等。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当前我国在房建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测定和表示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与指标相对较多,但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仍属截锥坍落筒测定的坍落度(毫米)及用维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秒)两种。
        其次,房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落实,是确保房屋建筑强度的关键。通常而言,水灰比、水泥品种及其用量、集料质量越高,配比越科学、合理,混凝土的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则越好[1],同时混凝土强度作为房屋建筑硬化后的重要力学性能判定标准之一,当然也受混凝土搅拌、成型、养护等工序的影响。因此,房建混凝土质量控制才是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的关键。
        第三,房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推进,是防止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产生变形的主要内容。据统计[2],常见的硬化混凝土变形主要包括三种,一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二是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三是复合作用下的变形,其中第一点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两种,第二点包括干缩、自收缩(收缩变形)和湿胀两种。越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佐证[3],科学、合理的房建混凝土质量控制对抑制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极有帮助,但其前提是有效的控制水泥水化、水泥石的碳化和失水等的高质量。
        2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浅析
        2.1 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拌制质量的高低是决定房屋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据统计,当前我国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拌制问题相对常见,一是混凝土含减量超标和B类低碱活性集料配置不合理;二是地下砼作业跟《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映技术管理规定》的相关管理存在偏差。
        2.2 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商业化运作(以城市为主)是当前房屋建筑领域的关键经营策略之一,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建筑也市场活力,盘活了无区域人力、物力、财力,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混凝土运输问题更是如此。

对于运输问题而言,大致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混凝土从运输到倒出、浇筑完成的时间与预定时间延长,因素与交通拥堵、运输车故障、司机自身问题等有关;二是混凝土浇筑前,浇筑模板内的杂物清理不到位,影响了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加上浇水湿润,导致混凝土硬化时间延后,影响房屋建筑真题工期;三是混凝土浇筑过程未按既定的规范措施与计划对混凝土进行分层、分部位浇筑现场的取样研究(混凝土强度试验和坍落度试验),继而无法达到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求。四是汽车泵应用未按照《混凝土管理规范》执行[4],继而导致汽车泵操作、润管、泵送出现偏差。
        2.3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步骤繁复,人员需求量较大。从目前混凝土浇筑的实际情况来看,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混凝土浇筑简写时间控制不合理,导致前层混凝土凝结与次层混凝土浇筑出现一定的时间差,继而导致混凝土强度等级下降,间歇时间过低或过高(25℃环境下高于180°或25℃环境低于210°);二是混凝土浇筑时的施工缝留置不规范。对于这个问题,其存在的问题大致囊括两个方面,一是柱,二是梁、板。对于柱而言,由于施工缝留置不偏大、偏小,导致房屋建筑的框架柱、框支柱、附墙柱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到过大的压、拉、弯、剪等应力作用而导致框架梁、框支梁变形、位移、浇筑物破损等。而对于梁、板而言,问题大多与混凝土浇筑时未顺着横梁方向浇筑,施工缝留置在横梁跨度的中间范围变大(正常情况下是1/3),故在浇筑时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影响,导致梁、板变形、下沉、坍塌等。
        3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增强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
        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最大限度的提升管理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提升管理技术人员的工作动力,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施工企业要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对管理技术人员进行目的性的培训,不但要使员工的管理与技术水平有效提升,而且还要反复强调责任意识,以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现场的突发状况。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应该考虑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并实行个人责任制,在细节上全面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4]。此外,施工企业还需要创建相应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员工进行奖惩。
        3.2严格把控施工全过程
        在房建混凝土施工时,要对施工现场各个阶段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综合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预案准备和优化材料及设备的管理方案。在施工现场管理材料及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混凝土采购相关要求与规定方案,采购、保管和登记等混凝土相关明细。对于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施工企业要加强材料采购工作的管控,杜绝施工现场出现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和设备通过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材料及设备的检验及评估体系评估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及浇筑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继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材料耗能,提高混凝土施工安全性、提高房建整体的稳定性。
        4 结语
        混凝土由采用胶凝材料将不同集料胶结成一个工程整体的复合材料,已成为建筑、造船、机械、海洋开发等领域的主要关注与应用首选。结合本文研究结果那看,加强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研究,对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研发、管理举足轻重,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当前我国房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对成熟的优势,完善施工全过程中的人员管理、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均有极大益处。
        参考文献:
        [1]张旭.浅谈施工现场管理方法在房建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居舍,2019(4):127+140.
        [2]杜晓娟.施工现场管理方法在房建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28.
        [3]曾命理.浅谈施工现场管理方法在房建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7(40):134-135.
        [4]张峰.浅谈施工现场管理方法在房建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26):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