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模板工程中的应用 赖冠中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赖冠中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大跨度、高净空等情况是现代化新型建筑常见问题,对模板工程施工提出严格要求。
        广东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大跨度、高净空等情况是现代化新型建筑常见问题,对模板工程施工提出严格要求。在具体施工中,必须不断优化主体模板施工技术,保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本文首先对建筑主体模板施工技术优势进行分析,然后探讨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模板工程中具体运用,最后提出提升建筑主体模板施工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主体模板施工;建筑工程;应用
        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过程中,更多的先进工艺、技术运用其中,为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缺陷,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整体效益提升,优化整体施工水平[1]。基于此,加强对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模板工程中应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主体模板施工技术优势
        1.1对混凝土结构损伤进行有效检测
        采用有效的模板施工技术,能够对混凝土结构损伤进行有效检测,这也是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广泛运用的重要原因。在建筑主体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移动方式包括垂直、水平、平行三种方式,无论哪一种方式,最终都会发展成为混凝土同步面移动,对模板节点位置应变差的分析,能够检测各部位混凝土损伤情况,对提升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帮助,能够为建筑主体结构奠定基础[2]。
        1.2材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性、结构强度等具有较高要求,在主体模板施工中,模板材料质量尤为重要。目前,建材市场中选择的主体模板材料原材料为专用纸、石膏等,添加一定的发泡剂、纤维、淀粉以及保凝剂,其导热系数较小,质量轻,与常规模板相比具有明显性能优势。同时,这种模板材料保温效果良好,能够避免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问题。
        1.3安全性能大大提升
        安全作为衡量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重要标杆,在主体模板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也会导致安全隐患存在[3]。主体模板施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顺序,从模板的制作、安装,到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等全过程,按照相关技术指标要求进行,减少安全隐患,提升整体结构安全性。
        2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模板设计环节
        在主体模板工程施工中,必须根据施工质量要求、建筑物结构、进度要求等进行施工设计。具体设计中,事先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工作,对建筑施工图纸进行反复的分析、核对,确保对建筑结构各构件的参数进行熟悉。主体模板设计体现在墙体模板、梁体模板、柱模板以及楼梯模板,按照这些模板尺寸参数加以计算,并在设计图纸中进行明确的标记,减少设计误差发生[4]。
        2.2 主体模板施工准备工作
        主体模板施工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第一,保证施工材料准备工作,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对于现代化建筑工程来说,建筑材料质量关系到建筑结构模板整体稳固性,以混凝土材料进行灌注,同时利用钢筋材料作为主筋,提升建筑结构整体抗震能力,而主体模板选择新型复合材料模板。在材料准备过程中,必须强化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不仅需要在材料进场中对其进行质量把关,同时做好材料进场堆放、运输、防护等各方面管理工作;第二,对模板进行有效的清理,避免模板上异物对后续施工环节造成质量影响,减少出现混凝土中空不实问题。同时,对于施工面也需要进行清理工作,包括砖块、碎石等杂物,为施工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2.3 主体模板施工
        对于建筑主体模板施工中,应该根据其构件位置不同,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例如,墙体模板与楼梯模板在具体施工操作中所采用的使用技术不尽相同,考虑到各构件受力位置不同,考虑其对于建筑结构的影响。其中,墙体模板直接关乎到施工稳定性,尤其是剪力墙、承重墙必须具有较强的承载力效果,做好模板支护,避免出现模板倾倒问题[5]。在对拉螺栓安装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墙体的受力点,做好倾向螺栓校正工作,保证墙体的垂直度。


        2.4 拆模施工
        主体模板施工中,拆模作为重要环节,也是最后的收尾工作,在模板拆模过程中还能对模板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因此,拆模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动作不宜过于用力,避免损坏模板;在拆模顺序方面,应该先对非承重部分进行拆除,之后拆除承重部分,待完成拆除模板后,必须对混凝土模板进行有效养护,做好相关的处理工作,对于发生损伤的模板,则需要及时进行修护,避免对下次使用造成影响。
        2.5模板拆除后养护工作
        安全拆除模板后,为了能够切实保证模板使用效果,必须对混凝土工程进行有效的养护工作。一般来说,利用优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同时在薄膜上方铺设草席,减少水分的过度挥发,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预防控制,也能够避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污染。控制混凝土养护时间,一般以7天以上为宜,夏天还需要进行洒水处理,保证混凝土的水分[6]。
        3有效提升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策略
        3.1 强化施工管理
        对主体模板设计、施工各个阶段,都必须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其能够在相关规范标准下操作,为主体模板工程质量提供保障。要求施工企业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包括施工设计审批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工程验收制度等,同时做好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在有效监控体系之下。在施工管理中,更需要实施技术管理、机械设备、材料管理等对策,为主体模板施工提供制度保障。
        3.2 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
        现阶段,在模板设计环节中,可以通过BIM模板工程设计软件,通过软件强大的自动计算功能以及数据支撑,在短时间形成主体模板计算书,同时还能够直接生成主体模板装配图,对具体施工具有较为完善的指导作用。当然,BIM软件的三维显示功能,能够让技术交底工作更加直观,便于交底双方更好的沟通,能够为后续具体施工提供帮助,也能够提升主体模板整体施工质量。当然,这对于施工技术人员也提出更高要求,其必须能够具有娴熟操作相关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同时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为具体岗位工作负责。
        3.3 保证资金的充足性
        主体模板工程作为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施工成本所占比重也相对较大。为了保证主体模板施工技术能够顺利实施,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切勿为了追求进度而忽视质量、成本。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资金能够切实的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当中,包括施工人员安排到位、材料质量合格、机械设备到位等。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对于建筑模板工程来说至关重要,模板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体建筑施工质量,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具体施工前,必须做好详细的调查工作,保证模板施工设计科学合理,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行业规范开展施工,保证施工效果。同时,更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引入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保证资金充足,增强建筑模板工程施工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振宏.探讨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模板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8,14(8):155-157.
        [2]刘林波.论建筑模板工程中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8,32(12):124-136.
        [3]兰慧萍,毛树东.建筑模板工程BIM技术配模实施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9,28(11):69-70.
        [4]周桂云.BIM技术在某高层建筑模板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9,16(1):202-204.
        [5]廖培荣.试论建筑绿色施工中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17(7):87-88.
        [6]经永清.建筑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其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9,22(3):126-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