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水电建筑工程公司 广西桂林市 541001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和提高,在水利工程中,渠道防渗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防渗技术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如果堤坝出现渗漏,将会埋下诸多安全隐患。为此,需要设计和利用好渠道防渗技术,以此延长工程寿命,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文章从渠道防渗问题出现的原因入手,阐述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设计与应用,最后分析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预防措施,希望对水利工程防渗研究有帮助。
关键词:渠道防渗;水利工程;设计;特点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界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其中渠道维护与管理是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其效率与质量不仅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运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与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有直接的联系。实践证明,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能满足居民的农业生活用水需求,还能有效预防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问题,对生态平衡非常有利。除此之外,为实现节约灌溉用水以及提高渠道输水安全性,及时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渠道维护管理工作已势在必行。
1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简述
渠道防渗技术主要是针对水利工程而言。施工中应用该技术的目的是增强水利工程的抗渗透能力,通过提高渠道的自身抗渗透能力,实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目标。分析全国的施工情况,大部分灌溉渠道都是在露天环境作业的,尤其是一些渠道运行于温度较高的地方,渠道中的水分很容易渗透或蒸发,从而造成大量的损失。此外,由于多数农民在灌溉时以传统灌溉方式为主,其弊端较为明显。一方面,不可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另一方面,会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在盐碱地还会导致渍害问题的发生,进而加深对耕地的破坏,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损害。研究表明,水利工程中渠道渗透的原因是多方面且复杂的。①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较多工程施工现场存在施工人员经验不足、施工操作不娴熟不规范的问题,施工流程不按照计划进行,导致缺少部分关键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工作质量和效率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使工程存在安全隐患。②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存在渗漏及安全隐患,如砂石材料不合格,特别是砂含泥量重,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又如不按设计规范施工,混凝土厚度不够,模板连接不密缝,振捣不密实漏浆,导致蜂窝麻面,易渗水,降低工程使用寿命。③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完成施工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后期的养护工作必不可少。工程缺少必要的基础性检修与养护,经过长期应用或“带病工作”,使渠道发生开裂现象。长此以往,导致大面积、大范围的渠道开裂,引发渗漏。④不同工程选址的环境不同,特别是地质方面的差别较大。每个地方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和化学物质都不一样,会给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
2防渗技术在渠道灌溉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并且水利资源丰富,渠道灌溉水利工程建设对河道改造以及农业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但是从用水量上看,我国可供用水量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加之不合理的利用导致水资源相对匮乏,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如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量超过70%,其中大多数用水量都用作农作物灌溉以及工业发展。目前我国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做好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设计可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我国水利工程灌溉渠道建设总长度看,选择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开展灌溉渠道总里程较短,导致大量水资源流失。相关研究表明,每年由于灌溉、工业建设和运输损失的水资源量占我国用水总量的40%,由此可以发现,我国灌溉用水浪费程度较大,灌溉用水浪费相对严重。从防渗漏渠道灌溉技术应用的效果分析,渗漏损失可减少到80%,这说明节水效果相对明显,并且利用灌溉渠道的防渗技术过程中,节水效果还有较大潜力。从我国总体灌溉渠道防渗技术应用看,在用水量的使用中利用防渗漏技术不仅可以扩大灌溉面积,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防渗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灌溉渠道输水能力和提高渠道床体结构的耐用性,进而降低灌溉渠道建设及维护成本、降低灌溉成本,以此获取较大的经济收益,因此,不论是在各项经济建设中,做好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与应用
3.1膜料渠道防渗技术
此种技术具体是指使用不透水的膜料,作为工程的防渗层,将其铺设在水利渠床上,以此达到防渗的目的。此种技术施工难度较低,技术适应性强,无需耗费过多应用成本,且防渗漏效果显著。但是该技术由于自身材料尚存在一定缺陷,抵御冲击的能力较差,不够稳定。施工期间,膜层必须要保持完整,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需要全面掌握膜料防渗技术要领。在渠道开挖施工完成之后,施工人员要开展渠道平整作业,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现场的清理工作,树皮和杂草等异物应全部清除干净。技术人员在铺设渠道上下游位置的膜料时,要注意褶皱的预留,以便有效提升其抗冲击性能,避免渗漏。
3.2沥青材料防渗技术
沥青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防渗漏材料,有良好的抗渗透能力,但进行沥青防渗施工所需要的工作流程较多,且施工过程中的操作非常烦琐。因此,使用沥青材料进行施工的成本非常高。分析全国范围内水利工程的施工实况,沥青材料普遍应用性不足,部分施工队对沥青施工的具体要求也不清楚。在铺设沥青之前,第1步要做好清除工作,如清除渠道底部土壤的杂草,做好渠道清洁工作。第2步要融化沥青,并使用专用工具喷洒,这样就可以让土壤表层形成沥青薄膜。等沥青薄膜稳定后,再进行上部的沥青铺设。在进行沥青铺设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稳中求进,不能急于求成。上部铺设工作一定要在薄膜稳定后进行,在稳定之前施工会直接损坏薄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施工中想要使用沥青材料,则要根据施工地的情况,合理设计沙砾、碎石和沥青的配比。具体而言,三者配比要根据施工地的土壤含水量、降水量、天气情况等因素设计,才能保证充分发挥沥青防渗的作用。
3.3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渠道防渗施工中,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为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该技术的优势在于防渗效果好、使用时间长、耐用度高、不易受外界温度影响,中小型的水利防渗施工中都可以进行利用。不过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也有一定的缺陷,由于主要的材料为混凝土,所以在施工期间要利用大量的砂石,需要施工单位从其他地区运输大量的砂石,期间也会增加大量的运输成本。此外,该施工技术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科学计算出工程量。
3.4伸缩缝渠道防渗技术
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容易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如果施工期间存在监察漏洞,很容易导致工程结构出现施工缝,继而引发渗漏。为了对治这种情况,施工人员要结合工程渠道水流的大小和泥沙分布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的灌溉区域实施结构优化,修复结构中出现的渗漏问题。如果施工温度出现显著变化,技术人员要尽量消除温差,以规避温差较大产生的施工缝。处理结构接缝的时候,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渠道间隔的设置方式,通常间距应控制在6m左右。
结语
综上所述,渠道防渗是水利工程至关重要的部分。要从思想上重视渠道防渗施工,严格遵循渠道防渗技术的施工要求。在实践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论述了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希望可以对水利工程建设作出贡献,改善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率,让农民获得更高的收益,让我国农业可以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战英,刘艳.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2091.
[2]闫俊平.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8(6):81-82.
[3]李红云.浅论加强水利防渗渠道工程的养护措施与维修要点[J].水能经济,2017(5):24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