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王伟浩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王伟浩
[导读]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增快,项目管理模式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十分重要。
        身份证号码:33021119720925XXXX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增快,项目管理模式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十分重要。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存在一定问题,与当前建筑行业发展需求适应性较弱。本文首先对工程总承包概念进行简单介绍,然后探讨当前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实施中存在问题,最后提出有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应用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等均迅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项目管理水平决定了建筑工程整体效益。采用传统的建筑工程承包方式,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项目管理的成效[1]。工程总承包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承包方式,能够与国际接轨,能够将项目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集合起来,对优化建筑项目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工程总承包概述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将建筑工程项目全部工作交由一个承包商具体承包,包括设计、施工等各方面内容。这一模式下,承包商需要对业主方负责,同时对于建筑工程所有工作都需要由承包商负责。当然,总承包模式并非建筑工程为宜承包模式,需要根据建筑工程整体情况,优选承包模式,以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为基础。
        2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中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应用现状
        2.1 业主行为不规范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各参与主体中,业主方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具有全程参与性,从工程项目发起之日开始,无论是资金的筹措、工程勘察设计,还是在施工以及验收环节当中,业主方都掌握主动权。一些业主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意识、工作行为规范性不足,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办事[2]。且由于为了摆脱法律制度对其的约束,对发包工程进行了肢解处理,或者向承包商进行推销相关建筑材料,对建筑项目总承包管理工作规范性实施,无疑对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具体运用造成影响。
        2.2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
        尽管目前在应用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中,一些建筑企业设立了总承包部门,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相应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以至于不能适应工程总承包的要求,加上缺乏健全的程序性指导文件,对实际总承包项目管理效果造成很大影响。尽管近年来对于建筑工程总承包法律法规也有一定的修订,但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漏洞,且缺乏直接的细化政策规定,不仅影响工程总承包的法律地位,同时对于工程总承包市场准入机制有一定的限制,无法为其提供文件指导,以至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依据不足[3]。
        2.3 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
        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对项目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其必须善于经营、懂得管理,且在商务、交际方面较为擅长,能够对建筑工程投资、质量、信息控制、安全等全面负责,需要大量复合型管理人才。尤其是对于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要求更为严格,但目前这类人才相对缺乏,对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推广造成不利影响。
        3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中具体应用措施
        针对当前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项目管理成效,具体应用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对总承包规模进行有效调控
        当前,对于建筑企业施工要求必须不断提升,对于建筑企业注册资金的额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更高的标准,对建筑企业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规范,这对于提升建筑施工总承包商素质很有必要。强化对总承包规模的调控,必须建立更加详细、科学的市场准入原则,制定有效的市场清出标准。对不同规模以及不同资质的建筑企业,在具体评定中,都需要有相应的评定标准作为依据。


        3.2 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
        在工程总承包模式开展中,其必定会面临一定的工作挑战。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项目管理的难度,可以对建筑工程现场管理进行分区域管理。例如,材料管理、施工管理可以交由不同管理小组进行具体负责,管理小组只对具体一项工作负责,由管理中心进行具体的调度,并对每个管理小组工作进行监督[4]。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明确管理职责,将具体管理责任落实到小组成员头上,避免出现权责不明的问题。将总承包项目管理进行分级处理,实施全员负责的制度,不仅能够促进项目管理细化,同时有利于责任落实,提升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提升整体管理效果。
        3.3 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建筑市场内部混乱问题,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保证建筑总承包项目管理能够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下开展,减少管理问题的发生。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善用法律手段完善建筑市场,确保建筑项目管理各环节都能够投入到法治规范范围中,利用法律手段确定总承包发包方式,推动建筑总承包向着法制建设发展。建筑行业也必须建立科学的行业规范,避免出现分段招标、切块招标等弊端,切实优化建筑环境。健全法律法规,能够为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实施提供保障。
        3.4 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不断总结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复杂,工作难度大,只有为其提供人才基础保障,才能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建筑企业必须将人才培养纳入到总承包战略发展中,同时人才培养需要在总承包项目管理实施前进行[5]。另外,项目管理工作必须以制度为保障、以专业知识为引导,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必须将专业知识、制度保障、法律条文等作为重点培训内容,还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将其纳入到企业自身内部培训与管理中。
        3.5 从整体优势出发保证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的实施
        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对业主方负责,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为其提供有效的服务。对于总承包合同的签订工作后,优化总承包项目管理组织,对其实施全面管理,总承包方责任进行不断细化处理,将其合理的分到各分包工作当中,实施整体统筹考虑,保证各分包管理工作协调性。当然,必须建立一支高效管理队伍,发挥建筑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做好分包方协调管理。工程总承包方,需要对企业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由于总承包模式下工作量更大,必须投入足够的资源才能满足相关需求。当然,实现总承包项目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扩大工程承包对象,积累足够经验,避免由于经验不足而影响总承包模式实施效果。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建筑工程领域的运用,能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与国际接轨,对提升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实施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应用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影响项目管理整体效果。因此,必须从宏观上对总承包规模进行不断调控,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同时加强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促进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广,切实提升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兴武,郭安辉.公路勘察设计院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现状及"互联网+"协同管理模式建设[J].中外公路.2019,16(2):47-48.
        [2]吴晗,陈晨,王利.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9,25(2):36-38.
        [3]赵艳阳.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建筑发展.2019,18(3):69-70.
        [4]戴红,王志华.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实际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13(3):144-146.
        [5]张文杰.对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分析与认识[J].中国住宅设施.2018,24(11):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