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初中化学实验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徐伟
[导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环境的保护,生态的修复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在中学课堂上,针对人们环保意识不足,实验中存在浪费污染的问题,绿色化学理念被提出。该理念融入课堂能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该如何处置、如何节约原材料、如何设计实验能提高利用率效率做到高效环保等。化学实验绿色化不仅让我们养成了环保节约的好习惯,更有利于学校培养符合社会的新型人才。

徐伟   四川省泸州市梓橦路学校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环境的保护,生态的修复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在中学课堂上,针对人们环保意识不足,实验中存在浪费污染的问题,绿色化学理念被提出。该理念融入课堂能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该如何处置、如何节约原材料、如何设计实验能提高利用率效率做到高效环保等。化学实验绿色化不仅让我们养成了环保节约的好习惯,更有利于学校培养符合社会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学;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161-01

        现今时代,绿色环保是大势所趋,而化学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减少化学污染,实现清洁化学能够有效改善因化学产生的环境污染,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有很重要的意义。为实现绿色化学的科学研究,就必须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融入中学化学实验中去,从小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健全学生的思想,提高社会责任心。目前,治理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有待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和如何提高利用率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不断研究,面对资源匮乏、生态失调、能源危机等影响我们生活的严峻形势,提倡绿色化学,对实美丽中国有很高意义。要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融入化学实验中,最主要的工作是消除毒害物质的产生,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理念的必要性
        第一,绿色化学的提倡能解决化学实验室中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缺失问题,对材料原料的浪费问题,引导化学实验教学更加细致谨慎。现今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教材上缺少将化学与环境相联系的内容,更没有绿色化学的理念。学生上课实验眼界狭窄,局限在化学知识和实验中,无法宏观的了解化学应对社会生活及环境的影响。其次教师缺乏对学生关于这方面的引导,教学方式不能紧跟时代的进步,一些师生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在教学设备上,缺少相应的器材,无法贯彻绿色化学的理念。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认识,学习制定更加完美的化学实验,学习如何使化学实验更清洁,更绿色。
        第二,绿色化学理念的融入对教育的革新有助于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培养。学校是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的人才的地方,要怎样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心,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是学校要思考的问题。绿色化学的引入,引导师生去不断思索解决的方法,让他们去主动了解社会问题,让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化学知识活用到现实问题中,为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贡献一份力量【1】。
        第三,社会发展要求中学进行教育上的改革。中国对环境的重视程度高,对可持续发展之一理念的贯彻要求高,因此对中学校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学生和老师都要自觉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的将绿色化学这一理念应用到学习和教学中。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理念的措施
        (一)在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1]。无论是知识本身还是课堂实验,都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


所谓的理性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针对知识内容建立起对实验成果的理性认识,简单说就是要求学生认识到每个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利与弊。所谓的利,就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演练明白了实验结论所要表达的内容,并能通过实验结论产生相关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维。所谓的弊,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化学实验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产生许多废弃物,包括废水、废气以及实验垃圾等。同样拿PH值实验来说,学生在使用PH试纸的过程中应当考虑节约资源和如何回收废弃物。于是在使用试纸时可以选择两头使用;回收试纸时,可以用完一张放一张,最后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二)在知识点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在知识点当中渗透化学理念,就是将学生学到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去,不能让知识简单的只是知识,而要学会应用知识,形成绿色化学意识[3]。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进行相关内容的搜集和调查,结合具体实践案例,方便学生理解绿色化学的内容,以案例支撑课本知识的理论。其次,讲解化学知识理论和推导公式时,重点突出污染物质,自然过渡绿色化学概念,深化其内涵,引导学生思维。再次,切合实际,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点的糅合,进行教学内容的总结。将绿色化学理念结合到具体课程知识点中,一方面可以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尽量减少试剂浪费,避免污染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环保应当从小事做起。
        (三)实验教学中正确处理“三废”
        化学实验中的“三废”主要指废水、废气和废物。正确处理“三废”,是为了避免实验室成为污染源,同时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进行磷燃烧的实验时,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有毒又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在实验前一定要事先做好防范工作,避免肌肤直接接触到这一白色粉末,以免造成伤害。可将其储存于干燥的仓库内,远离火源,可作为干燥剂使用。抑或是在实验中用于检验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进行科学的保存和储藏。
        在进行Mg的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取材时要适度,不宜取得过多。Mg的化学性质活泼,和空气接触后特别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大量气体,稍微不注意就会造成危险。实验中若出现Mg的未完全燃烧产物,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按照要求妥善处理。浓硫酸在使用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避免和皮肤接触。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即使是废液也会对金属管造成腐蚀。未经处理的废液一旦排放入水,就会造成水体污染,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正确处理“三废”说到底就是如何正确使用化学教学试剂。教师要学会通过小事告知学生应当如何去践行绿色环保,由小见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所建立起来的环保意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之后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每一件事,尽自己所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2】。
        综上所述,将绿色理念渗透到化学实验当中,能够帮助学生在成长阶段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首先应当在教学目标中适当增加和绿色环保有关的内容,从教师层面,让教师主动树立起环保意识,并通过教学,将这种理念不断地深入到学生脑海中,使他们逐步形成环保意识,建立起环保观念,最终实现二者相互融合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蒋韵.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3):41.
【2】巩立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