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俊福
中铁一院集团南方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 珠海519000
摘要:水沟电缆槽作为隧道附属工程,一般都是作为最后一道工序,隧道施工的中后期才开始施做,因此施工工期压力大,而且由于其所在位置,造成其外观质量直接影响隧道的整体形象,是隧道的形象工程之一,施工要求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铁隧道局LXZQ-2项目部一工区,专门设计开发出适合隧道工程特点的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本文将通过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在现场施工的实践,全面阐述其在隧道施工中的作用。
关键词:隧道施工;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外观美观;速度快;成本底;
正文:
一、引言
传统的隧道水沟电缆槽的施工主要采用组合小钢模拼装,每一浇筑段都要人工拆除、转运、安装、调试模板,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施工工效底;同时拼装模板需要安装加固支架,而外侧模板一般只能植筋支撑,加固不牢,易出现“跑模”现象,增加施工成本,且拼装式模板较难以控制水沟电缆槽整体线形,错台大,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施工工艺来替代。
中铁隧道局LXZQ-2项目部一工区研发的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可通过液压系统实现水沟电缆槽模板上下移动、横向调整,拆模后通过行走系统将台架移动至下一个浇筑段,完全实现水沟电缆槽机械化施工,减少了传统拼装模板拆除、转运、安装的繁杂工序,且不需要额外的加固支撑支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易变形胀模,易于控制水沟电缆槽整体线形。
二、水沟电缆槽台车在隧道施工中的实施情况
2.1原理
中铁隧道局LXZQ-2项目部一工区研发的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主要由水沟电缆槽模板、液压系统、丝杠千斤顶、整体门架、行走系统组成。台车纵向长度为12m,两侧水沟电缆槽模板与门架连接成整体,因此可以双侧同时施工。施工过程中通过液压系统实现水沟电缆槽模板升降和横向移动,易于定位。台车配有行走系统,脱模后可通过行走系统将水沟电缆槽模板移动至下一个浇筑段,操作方便。
2.2工艺流程
2.2.1水沟电缆槽台车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放样→边墙仰拱表面凿毛清理→钢筋施工→台车行走及模板定位→预埋件安装→模板加固→检查报验→浇筑混凝土→养护及拆模→下一道工序。
2.2.2施工步骤
⑴施工放样
测量人员放出隧道中线、水沟电缆槽高程及施工位置控制点。由于台车长度为12m,现场放样点纵向间距定为6m,保证每一浇筑段水沟电缆槽模板有3个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施工放样点应布设于水沟电缆槽外模靠线路侧10cm,避免施工过程中点位被模板遮挡或点位被破坏。
⑵边墙仰拱表面凿毛清理
将两侧要施工的水沟电缆槽部位的边墙及仰拱接触面凿毛。要求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见到粗骨料,露出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75%,凿毛后要清除混凝土凿毛面的杂物,混凝土表面用水清洗干净,不得积水。
⑶钢筋施工
施工水沟电缆槽墙身钢筋,并将衬砌引出的综合接地钢筋接长并焊接于墙身最上面一根纵向通长钢筋,按综合接地要求该通长钢筋必须每100m断开一次。
⑷台车行走及模板定位
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行走钢轨安装位置根据隧道中线确定,两侧对称布置,然后人工操作,由电机带动行走系统通过钢轨向前行走并就位。两侧模板通过液压系统实现升降和横向移动,再根据放样好的中线和标高定位好模板位置。定位完成后技术人员复核水沟电缆槽结构尺寸、平面位置、高程,确认无误后禁止随意开启液压系统开关,避免模板移动造成尺寸不符合要求。
⑸预埋件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将衬砌排水盲管接出,安装横向排水管。电缆槽与侧沟之间预留泄水槽,焊接接地端子和接出过轨钢管。所有预埋件必须保证安装牢固。
⑹模板加固
水沟电缆槽台车模板通过液压系统和整体台架进行加固,其电缆槽外模侧通过在仰拱填充混凝土上植入钢筋进一步加固;表面每6m通过角钢钢架限制相对位置并加固;端头模板利用钢模端头焊接圆箍,再插入钢管固定。
⑺检查报验
技术人员复核水沟电缆槽结构尺寸、平面位置、高程,检查钢筋数量及间距,检查预埋件位置及数量,检查模板加固,无误后方可向监理报验,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⑻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定型溜槽,便于引导混凝土入模,混凝土分层均匀浇筑并振捣,使水沟电缆槽内混凝土均匀上升,避免造成模板胀模。凝土浇筑过程中,两侧水沟电缆槽混凝土同时浇筑,避免台车发生偏移造成水沟电缆槽偏距不符合隧道净空要求。
⑼养护并拆模
混凝土实行洒水养护,不得少于14天。因拆模全部通过液压系统操作,容易破坏混凝土,因此要求拆模前养护不得少于12h。拆模时,先拆除端头模板及加固设施,再通过液压系统拆除水沟电缆槽外模,最后通过升降系统将水沟电缆槽模板整体上移。拆模过程中禁止启动横向液压系统,避免模板横向移动破坏水沟电缆槽结构。
2.3应用效果
为保证工期,自2020年5月初在七达里隧道进口开始推行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施工,截止2020年6月,累计完成水沟电缆槽双侧施工695.44m,平均月进度双侧300m。而且水沟电缆槽施工线型直顺,结构美观。
三、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在隧道施工中的作用
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施工的主要特点是:“两提高,两降低”。
两提高:一是提高水沟电缆槽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二是提高水沟电缆槽标准化施工水平。
两降低:一是降低了劳动力投入,二是降低了水沟电缆槽施工成本。
1、节省施工成本
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与传统拼装水沟电缆槽模板相比,具有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模板损耗底、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以同样施工双侧12m(单侧24m)为例,其具体经济效益对比如下表。
.png)
以中铁隧道局LXZQ-2项目部一工区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为例,同样施工双侧12m,工费按15元/小时计算,采用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只需要15×4×6=360元,采用拼装式模板,需要15×6×14=1260元,每循环节省900元,费用节省71%。以东岔隧道进口施工长度2675m计算,可节省2675/12*900=200625元,这还仅仅是一个隧道口节省的工费,还未考虑拼装模板损耗大等所造成的其它支出费用,以及节省工期而减少的隧道照明及机械配合施工费用。并且采用该工法后,有效提高了结构的外观质量,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了混凝土损耗,减少了成本支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节省人工,施工方便速度快
水沟电缆槽台车其拆模和移动、定位均通过液压系统进行操作,根据现场施工实际,其双侧拆模时间仅20分钟,移动仅需要2分钟,其双侧定位10分钟,其模板加固基本靠台车本身,因此只需要安装端头模板,加固外模底部,安装角钢限位,仅需0.5个小时;安装预埋件及模板表面清理刷油约需0.5个小时,施工前凿毛和安装钢筋约需要1.5个小时,浇筑砼需要3个小时,因此整个施工过程6个小时即可。而传统拼装式模板要施工相同长度(单侧24m),拆模需要3个小时,然后重新安装模板和定位加固,需要6个小时,其余工序与水沟电缆槽台车一致,约需5个小时,共计需要14h。因此节省施工时间8个小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主要利用机械作业,因此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基本上水沟电缆槽台车可以保证每天浇筑1档,而传统拼装模板一般需要2天才可浇筑一档,并且因模板拆除后需要安放,占用隧道行车道,影响其它工序施工。使用水沟电缆槽台车施工后,其进度大大提高,节省隧道整体施工工期。
3、线性直顺、外形美观
传统的拼装式模板容易出现连接处错台的现象,并且一旦施工时间长,其模板发生变形影响其直顺度和外观质量。而水沟电缆槽台车其模板均为整体式钢模,强度高,不容易变形,因此可以保证其施工的电缆槽整体直顺;模板表面均经过抛光处理,刷油后可以保证其外表美观,无错台现象。
4、有利于文明标准化施工
使用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后,由于不存在像传统拼装模板需要拆装模板,不会因模板拆除后,出现模板、加固钢架、连接螺丝等堆码一地的现象,因此施工作业面清洁美观,由此解决了传统水沟电缆槽拼装式模板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标准低,影响隧道行车等问题,有利于推行隧道施工标准化,并且其应用大力推进了隧道工程水沟电缆槽施工工艺的改进,社会效益良好。
四、未来发展
通过使用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后,水沟电缆槽施工方便快捷,施工作业面清洁美观,在施工质量、进度、文明施工、成本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水沟电缆槽台车所具有的“两提高,两降低”将大大提高其在隧道施工中的作用,在今后隧道中必将普遍采用,对隧道推广标准化机械化施工起重大推进作用。
其不足点就是其本身造价一般需要25~30万,并且拆除和拼装一般需要半个月时间,需要一定费用,综合考虑施工成本一般用于长大隧道水沟电缆槽的施工,一般要求施工长度不小于2000m才能达到最佳成本效果。由于不容易变形,因此可多次转场施工利用,可分摊其造价成本,一定程度上也推广了其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王亚波:浅谈隧道水沟电缆槽移动模架设计与应用[J];河南科技;2013年03期
2、中华人名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18)
3、中华人名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中华人名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