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5月15期   作者:陈京川
[导读] 企业为了提高收益,合理降低企业风险,企业应全面预算管理。但实际上,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业务方面的投入的资金和精力
        陈京川
        山东滨州烟草有限公司邹平分公司 山东 滨州邹平  256200
        摘要:企业为了提高收益,合理降低企业风险,企业应全面预算管理。但实际上,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业务方面的投入的资金和精力,以往的预算管理办法管理理念陈旧,没有先进的管理办法,这使得公司的预算管理收到了严重影响,预算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所以,为使公司预算得到更好的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必然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本文基于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引言
        全面预算是现代化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管理工具,也是公司内部财务内控的核心工作。公司内部的全面预算指标与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相联系,通过预算来推动战略执行。预算人员通过制定预算方案、预算计划,以及给各部门制定预算目标,来加强对战略执行的落实;并且根据公司内部各项销售活动,及时调整预算指标,加强对预算执行的考评,能够合理优化配置公司内部的各项资源,对于推动公司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商业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商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投资巨大,其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支持;建设周期较长,且易于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劳动密集,企业人员流动快,管理难度较大等特点。故而,商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商业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一,商业企业实施预算管理能够辅助企业管理层人员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从而使商业企业发展目标更加的具体化、形象化与规范化。其二,商业企业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层人员根据企业各个部门的实际发展情况更加科学地对企业资源进行分配、协调各个部门间的关系,从而提升企业项目的完成质量。其三,预算管理能够引导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工作,保证企业各个部门能够按照企业发展的要求规范开展工作。其四,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预算数据的分析以及将预算数据与实施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辅助企业找出企业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并对其进行完善。
2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
        2.1商业企业预算周期不满足企业发展实际需求
        商业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应当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预算管理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自身不断完善,以保证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求。而现阶段,商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多是按照固定的预算数据进行管理,造成企业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较大差别,影响企业预算准确性。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商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自身的设备进行更新,以提升自身建造质量与效率。而商业企业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将设备的更换计入企业的预算中,造成企业预算不准确,或者是存在严重的滞后问题。企业需要提升自身预算动态性,保证企业预算更加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
        2.2预算考核激励不够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激励考核制度是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这项重要制度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企业员工较好履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后无法对其形成有效的激励及约束。首先,很多企业成本预算考评指标不健全,有些国有企业把预算管理作为上级安排的一项任务,编制完成后,不重视事后的考核激励,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无法长期有效的执行。预算管理在企业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其进行合理分析和科学的考核,或者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公正公平的考评体制,没有约束机制和激励政策的保证,导致员工对预算管理参与自觉度及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全面预算在企业里执行时失去应有的作用,或者预算管理停留在企业文件层面上,不能在实际日常生产工作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失去其真正的价值。

其次,一些企业成本预算考评指标缺乏一定的科学严谨性,考评指标主要采用成本毛利率、利润税负率等静态的考核指标。这些反映时间节点的指标,主要是对预算执行的事后进行评价,与生产经营中的事前以及事中的控制没有直接联系,这些指标不能够全面地体现出动态的管理控制过程。最后,预算管理考核和激励缺乏全面性和公平性,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存在只对预算目标联系紧密的部门或员工进行重点考核,对预算目标联系不紧密的部门以及管理部门实际参照平均数的方式,不能够做到全范围全人员的考核,导致部分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积极性受到影响,企业内部不能产生凝心聚力的团队拼搏精神,达不到预算管理的初衷,使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自身价值得不到提升和实现。
3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力度
        国有企业对制度建设比较重视,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全面预算执行的时间不长,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也很欠缺,因此,企业要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执行力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主要体现在预算控制和预算调整两方面,加强全面预算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是实现企业战略和预算目标的重要保障。采用总额控制和单项控制、绝对数控制和相对数控制、刚性控制和柔性控制、预算内审批控制、超预算审批控制和预算外审批控制相结合的预算控制方式,确保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企业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预算执行报告制度,将全年的预算目标分解到每个月,并且细化到每个明细项目,按照权、责、利相匹配的原则,将预算目标分解到各预算执行单位,注重成本费用的精细化管理,各预算执行单位可以定期对预算执行过程的重要情况进行汇报,不需要进行细化,但是要能反映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偏差,以便能找出解决办法。国有企业可以成立全面预算管理专项工作小组,包括财务、审计、经营管理部人员组成,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展示、会议、调研等多种途径及形式,检查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合理选择差异分析、因素分析、多维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偏差进行系统分析,以便企业能够及时找出解决预算管理的措施,保证全面预算的顺利完成。
        3.2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预算目标
        商贸公司要以单位内部的整体战略为导向制定年度预算目标方案,公司内部的预算委员会要结合公司各个业务进行宣传预算政策,结合未来公司的发展状况来制定各部门的预算目标;将公司的整体目标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期作为预算目标制定的基础,致使财务预算人员要将预算目标与公司内部的业务销售额、供应链、管控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其他的财务数据相联系;在分解预算目标中,财务人员要加强目标的细化工作,制定详细的预算指标体系,通过对各业务费用的细化将预算目标分解到全体员工身上和各个部门,确保商贸公司的商业活动、管理活动等都可以分配到适当的资金,来推动业务的发展。在商贸公司下达预算目标之后,由于公司内部的业务活动会受到一定的调整,因而预算目标也不需要根据业务经济状况,来及时地调整预算方案。公司内部的预算人员要对业务的经营状况进行定制研究分析,并结合公司的经营政策、外部环境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变化等情况优化预算目标,并将这些影响因素列为调整的重点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上述问题,只要企业能够提高认识,加强预算管理执行力度,将自身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便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卓慧.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20(01):55-56.
[2]江彬.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02):27-28.
[3]苏立颖.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2019(36):95-96.
[4]刘伟伟.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商讯,2019(36):116-117.
[5]张杨.浅谈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20(01):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