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控制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5月15期   作者:徐彬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当今我国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国内通过各种建筑工程的推动,使国民GDP的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但与此同时,在建筑施工中,做好质量控制可以有效的预防各种潜在的隐患
        徐彬
        身份证号:37292219930315****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当今我国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国内通过各种建筑工程的推动,使国民GDP的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但与此同时,在建筑施工中,做好质量控制可以有效的预防各种潜在的隐患,终可以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通过对建筑行业的质量把控,提升了企业在建筑施工中的竞争力。本文对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控制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途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质量和安全控制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相关单位必须意识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意识到二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联系。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来规范地开展工程的相关作业,防止因操作失误而对工程的质量造成破坏。相关单位需要有效地监管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
1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特点
        1.1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素多
        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设计方案、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监测、施工人员、施工环境等等,都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应全面细致的考虑各方面大小影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建筑工程的质量容易产生波动
        建筑工程的每一项工序之间息息相关,突出的表现是前一个工序是后一个工序的基础,所以会直接影响后一个工序的质量,然而,任何一个工序的不达标都会造成整个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同时,建筑工程中缺乏规范化的检测,依据相关技术人员的经验,很难达对复杂的建筑工序进行完整的检测。终上,建筑工程的质量不稳定,受影响因素广泛,容易产生波动。
2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高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虽然拥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技巧,但缺乏相关的质量意识,再加上建筑施工中以体力活为主,因此很多建筑企业对人员的培训力度非常小,终导致整体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偏弱,在施工中容易出现各种质量异常。
        2.2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来看,有一些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在进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时候,整个质量管理工作不够严谨。例如质量检查在施工验收阶段不够严格,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是质量监管工作不够系统,也不够全面。对于质量管理人员来说,其各项工作的展开缺乏有效指导,工作开展难度大,效果不佳。与大型建筑公司相比,规模较小的建筑公司没有成体系的质量管理机制,所应用的技术和设备不够先进,人才储备数量不足,这就意味着小型建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2.3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普遍不高
        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施工人员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部分老的施工人员凭借以往的经验很难有效开展如今的工作,而部分年轻技能人员未对理论知识掌握熟练,又缺乏施工经验,只是跟随时代的潮流来从事建筑行业的相关工作,无法有效地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管理。还有部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责任心不强、态度懒散,极大地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3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整改措施
        3.1提升建筑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建筑企业通过培训,在提升施工人员技能水平的同时又提升了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培训中对施工人员的工作技术是否熟练,工作是否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执行等方面都是培训中需要重点培训的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企业要将新的工艺、技术融入到建筑施工当中,这就需要对建筑施工人员培训新的理念和新的施工技能。通过培训,可以有效的提升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把控,使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降到低,通过培训,让施工人员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工作的光荣性,确保施工人员以精神饱满的工作态度完成施工任务,并且在施工场地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通过自我的安全意识提升,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引起的各种施工质量问题。除此之外,健全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还需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让施工人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持续发展。
        3.2构建准入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分包管理的质量水平,对分包单位构建准入机制是首要工作。准入机制的构建首先需要对分包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地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件。其次,还需要对分包企业进行条件审查,从而确保分包商可以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后,还需要对分包商进行能力审查,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分包企业的装备情况、资金实力等进行审查。
        3.3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施工人员
        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我国的建筑行业作为负责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企业,应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定期派出技术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并且对施工人员开展相关的知识培训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作为施工人员,则应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规范操作建筑工程的相关作业,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或者违规的行为,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无任何问题。
        3.4更新与创新管理理念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就需要对以往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与创新,在结合当今社会情况的同时,使用有利于建筑施工的管理理念,通过合理的结构优化,可以明确管理范围,终落实管理的职责与权限,确保了建筑施工满足质量要求,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对建筑施工中的承包管控,防止因为人员混杂导致的协调不统一情况,对那些推诿扯皮的承包商或者施工人员,第一次予以口头警告,第二次直接开除并不再合作,对原有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和创新后,可以有效的确保整个建筑施工中整体的有效配合,使建筑施工的效率得到提升,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建筑施工的整体要求。
        3.5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施工企业需要在自身发展特点基础上,构建完善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明确施工方案的内涵,对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也要准确进行掌握。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首先要做好施工材料跟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保障其能够满足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此外要求管理者能够对各个施工工序进行有效管理,如果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发现了某一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不达标,也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改良,还需要将施工责任明确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保障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效果。只有对现有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进行完善跟优化,才能够为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管理依据,促进现场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帮助建筑企业获得良好的施工效益跟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做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因此,作为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鹏,王洪伟.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J].居舍,2019(34):144.
[2]张诗颖,陈逸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探析与思考[J].城市建筑,2019,16(24):189-190.
[3]邹镜亮.浅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门窗,2019(12):211.
[4]熊文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7(02):246+248.
[5]刘学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03):196-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