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高层项目地基均匀性评价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5期   作者:刘震 肖守金 周游
[导读] 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刘震 肖守金 周游
          中机三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24

          摘要: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地基均匀性进行了评价。

1、引言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性评价地基均匀性是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 72-2017),对于天然地基的地基均匀性评价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结合工程实例,准确、客观的对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可使得基础设计时对地基土的不均匀沉降有一定的考虑。
2、工程概况
          某新建项目包括1栋45层(高200米)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超高层办公楼、1栋3~6层(高32米)裙房及1个3层整体纯地下室,两者均为框架结构。超高层办公楼基础埋深17.5米,裙房和地下室埋深15.5米,总建筑面积约16.1万m2,基础方案拟采用桩基。拟建项目所在场地的大致地层情况及承载力特征值fak、压缩模量Es(1-2)参见表1。
表1 各土层的分布埋藏情况及承载力特征值fak、压缩模量Es(1-2)表
 
图1塔楼部分代表性工程地质剖面图

图2地下室部分代表性工程地质剖面图
3、地基均匀性评价—定性评价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 72-2017)第8.2.3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判定为不均匀地基:
          1、地基持力层跨越不同地貌单元或工程地质单元,工程特性差异显著。
          2、地基持力层虽属于同一地貌单元或工程地质单元,但存在下列情况之一:
           1)中-高压缩性地基,持力层底面或相邻基底高程的坡度大于10%;
           2)中-高压缩性地基,持力层及其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差值大于0.05b(b为基础宽度)。
          3、同一高层建筑虽处于同一地貌单元或同一工程地质单元,但各处地基土的压缩性有较大差异时,可在计算各钻孔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当量模量的基础上,根据当量模量和当量模量最小值的比值判定地基均匀性。当比值大于表2中地基不均匀系数界限值K时,可按不均匀地基考虑。
          
表2 地基不均匀系数K界限值

           3.1定性评价
          根据勘察结果对场地地基均匀性进行定性评价。本场地地层属同一工程地貌单元及同一地质分区,各主要土层均为中~低压缩性的地基土层和不可压缩的岩层,工程特性差异不明显,各主要地基岩土层(第(2-1)~(6)、(7-2)层)层底面有一定起伏,但起伏不大,地层层底面坡度一般小于10%,(7-1a)和(7-1b)层局部持力层的层底面起伏较大,且大于10%。
          拟建建筑物荷载很大,采用天然地基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须采用桩基础。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 72-2017),拟建超高层办公楼、裙楼及纯地下室采用桩基以(7-1a)层、(7-1b)层、(7-2)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时,因(7-1a)层、(7-1b)层、(7-2)层视为不可压缩地层,故本场地地基均匀性评价属于均匀地基。
           3.2定量评价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 72-2017)第8.2.3条,在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某一个钻孔的压缩模量当量值XX应根据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在各层土的层位深度内积分值Ai和各土层压缩模量Esi(按实际应力段取值)按下式(1)计算,并按表2判别。
                           式(1)
          式中:——计算深度范围内Es的加权平均值(MPa);
                     E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土的Es值(MPa);
                     Ai——第i层土的层位深度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的积分值。
在超高层办公楼和裙楼及地下室范围内各选取3个代表性钻孔,按照式(1)分别计算其当量模量,以确定其不均匀系数及地基均匀性。计算深度按Zn=b(2.5-0.4lnb)控制,基底压力按均布荷载考虑。超高层办公楼的基础型式按整板基础考虑,b取建筑物宽度42.5米;裙楼及地下室的基础型式按独立柱基考虑,b取5米。计算结果及判定结果参见表3。
           表3 各建筑物代表性钻孔地基不均匀系数K及地基均匀性表
         
           4、结论
          根据勘察结果,通过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分别对场地的地基均匀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均属均匀地基。
          本文通过根据规范《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 72-2017),结合项目情况,介绍了地基均匀性评价的两种基本方法,对于地质条件简单的情况,定性评价能够直观的给出评价结果,如果地质条件复杂、定性评价不容易评价的情况下,定量评价是必要的方式。用计算数据评价比模棱两可的断定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1、JGJ/T 72-2017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2、郑水敢,何珊儒,朱石稳,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06,01.
3、燕志恒,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地基均匀性评价问题探析[J].科技视界,2013,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