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观察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生活与健康》2020年5期   作者:郝迎新
[导读] 目的: 分析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

        郝迎新
        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8

        【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缺损评分、运动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5%)大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的评分结果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有着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临床价值高,建议推广。
        【关键词】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运动能力;
        急性脑血栓主要是由脑血管血栓导致,从而造成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出现神经缺损的体征,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占比为50%~60%,是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致死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急性脑血栓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都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1]。因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分析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在观察组中,男23例, 女17例。年龄范围:50~78岁,平均年龄:(64±3.8)岁;在对照组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范围:51~80岁,平均年龄:(65.5±3.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同意书。②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颁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2]急性脑血栓判断标准。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或者配合度低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
        1.2.2观察组患者使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具体方法:①定制早期康复计划,结合患者个人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案。②心理康复治疗,使用吻合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了解患者内心所想。适当讲述成功案例,建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③语言功能训练,先从刺激发声入手,在急性规范性口型训练,单字连成一段话。将患者的训练情况如实告诉患者家属,在家庭里也可训练。④Bobath握手训练,先从远端开始,由远到近,由轻到重,反复训练。1次15min,1天2次。⑤锻炼吞咽功能,针对咳嗽、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先进行伸舌、对口型方面的简易训练。再让患者自主饮食,提醒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小口咀嚼,预防哽噎。⑥运动功能训练,引导患者翻身、躺卧训练,让患者伸展肘部并弯曲,下蹲,将双腿抬高。还可使用图片或者实物对患者记忆功能进行训练。
1.3效果判定
         1.3.1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判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3]疗效判断标准:①基本治愈,患者能够正常进食,语言功能恢复,肌肉灵活。②显效,患者能够正常进食,语言功能基本恢复,肌肉灵活程度有所提高。③有效,患者四肢僵硬情况有所改善,说话不清情况有所缓和。④无效,患者情况没有改善,甚至加重。
         1.3.2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评分。诊断标准:①使用ESS量表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分数越高恢复程度越好。②使用Fugl-Meyer积分量表评定患者运动功能,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恢复程度越好。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2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进行分析并建立数据库,其中计数资料使用(n/%)进行表示,经由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n,±S)表示,经由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大脑为了维持正常生命运作已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更是所有人类行为活动的枢纽[4]。许多和人体各项活动相关的活动都在中央枢纽的神经系统中突触,大多数情况下,突触处都在休眠中进行的,神经系统一旦出现伤害,部分在休眠情况下的突触就会替代被损坏的部分,从而会使突触功能随着新突触的诞生而发生变化[5]。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没有促进神经形成代谢,就会出现突触萎缩导致患者的身体行为被影响。在急性脑血栓临床治疗使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刺激患者的神经系统,让突触自动形成新的突触链,更新中枢神经,不仅能够降低急性脑血栓发病率,还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经过一系列的肢体训练,能够加强患者的运动能力[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明显大于对照组(70.00%),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的评分结果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有着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临床价值高,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帅,衣永尚,任书亭.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8):161-162.?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9):666-682.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4] 史元丽,郑加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致残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2):191.
[5] 李娟,刘鹏.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5):695-698.?
[6] 赵一英.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分析[J].饮食保健,2019,6(3):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