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3期   作者:刘学岭
[导读] 初三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当中,由于课程知识的繁杂
        刘学岭
        济南市历城区郭店中学  250109
        摘要:初三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当中,由于课程知识的繁杂,加上面临着中考的压力,难免会在复习的过程当中出现效率低下且方法不正确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初三化学教师应当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复习,基于复习来扎实学生学习基础,来强化学生学习成果,来促使学生获得新的见解与智慧。本文结合自身日常教学经验及探索,指出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的几点策略,主要包括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开展复习、编制复习型导学案来开展复习、运用问题链策略来开展复习。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论述,能够为初三学生更高效的复习化学,为广大教师同仁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化学复习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孔子有云“温故而知新”,说的就是要不断思考学过的知识,进而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及新的智慧。对于初三化学教学而言,更加需要组织引导学生来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形成对化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为升学考试中获得优异的化学成绩而提供一个有效的保障。当然,复习课并不是机械地将知识再过一遍,而是需要在讲究一定方法策略的基础之上,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查漏补缺,不断扎实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实现化学思维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开展复习
        思维导图是一种具有放射特点的思维表达方式,其更侧重于准确反映与形象表达人体大脑的思维活动情况,更加能够将较为复杂抽象发散的内容做以简约直观而具象的呈现。在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工具,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有效复习的过程当中,构建一个相对较为完善的知识系统,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与纵向梳理。
(一)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
        借助思维导图,可通过中心引出一级分支,也就是我们所讲的“面”,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延伸出各级分支,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点”。基于一级分支,我们可以组织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来实现对知识及其结构关系的整体性把握,明确重点与难点的同时,还能够为自己的复习提供一个总体方向,进而本着这个方向来理清与构建包括主干知识的复习模块;基于各级分支,我们可以组织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来实现对各个知识点的有效把握,这是实现系统复习的重要过程。
        举例来讲,比如在复习“物质构成的秘密”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先绘制好四维图,整理并展示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这构成物质四部分的知识,通过思维导图将物质整体串成一个体系,进而适当加入化学式的书写与电子得失方式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复习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借助思维导图工具进行复习的时候,不应强调面面俱到,而是要有侧重、有重点、有突出,善于起发学生联想知识点。
(二)梳理课程中核心内容
        教师在组织初三学生进行化学复习课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尊重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应切实调动与发挥学生在复习过程当中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复习课的主体,同时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和指导自己有序而高效的复习。
        举例来讲,比如在复习“氮及其化合物”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内容,学生经过学习之后知道这部分内容是围绕“氮元素”展开的,故而可以让学生在纸的中心写上“氮元素”。之后,引导学生边复习边列次主题,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细分,比如列出“氮气”“氮的氧化物”“氮的氢化物”以及“氮的含氧酸”等几个类别,从几个角度来对含氮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类。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组织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来列出次主题。

最后,可以结合氮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用途等角度来对知识结构进行建构,梳理课程中的核心内容。
二、编制复习型导学案来开展复习
        传统的教学和复习大多更倾向于研究教材的教法,这样并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复习课当中,教师照本宣科,把复习课变成旧知识的重教,或者是教师不顾学情,以练代讲,把复习课变成单调乏味的训练课等等。对此,新时期的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师要着重于研究学习的学法,避免教师一言堂的同时,更要杜绝放羊式的低效率复习。对此,教师可以编制复习型导学案,以导学案为载体,使课堂形散而神聚,导和学和谐发展的同时,切实调动并发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作用,达到高效复习之目标。
        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借助导学案,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复习,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有基本概念、公式或者是实验等。对此,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以填空题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们,由学生们自主完成,之后教师再对导学案答题情况进行整理与汇总。基于这样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了解存在哪些薄弱环节,之后在课堂上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地方有的放矢的讲授。当然,在此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兵教兵”的方式,即由学生之间就在复习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对于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实现夸组间交流,其他组学生也都难以解答的问题,则由教师加以点拨与指导。这样可大幅提升学生自主复习的效率,节约了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复习课的容量,提升了复习课的质量。
三、运用问题链策略来开展复习
        所谓问题链,指的是教师为了实现某一特点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连串的、环环相扣的、层层递进的、由此及彼的问题。问题链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个链扣,把问题与目标紧紧连在一起的同时,也一次次激发着学生思维的飞跃与发展。初三学生学习化学过程当中,面临着内容多而杂,复习时间较短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好有限时间的复习课堂来实现良好的复习成效,则尤为关键。对此,教师可以运用问题链策略来开展复习,借助一些列有效提问,来尽可能地帮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对知识进行组织、整理与升华。
        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当中,问题链策略的具体应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就比如导入式、深入式。首先,就导入式“问题链”复习教学而言,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在复习“二氧化碳”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这样提问“老师今天早上喝了一瓶汽水,然后一个上午都在打嗝,谁到告诉我打嗝的原因呢?”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而开启该部分内容的复习;就“问题链”复习教学而言,比如在复习“溶液现象”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这样提问“溶解的现象是怎样的?溶解后形成这样的状态呢?”学生指出溶解后形成稳定、均一的混合物液体状态和特征,之后再进行提问“溶液、乳浊液、悬浊液在性质上的区别是?”学生回答为“区分点在于溶液的稳定”。基于深入式问题链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对应物体性质的同时,进一步掌握以性质区分物质的重要性及方法。
        总之,开展有序、高效的复习课,是初三化学教学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更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性举措。对此,教师应当充分认知到复习课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初三化学复习课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有效的实施,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来制定和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知识结构、实现查漏补缺等等,更好地助力初三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文斌.初三化学复习课的问题链接教学模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178-179
[2]李雁.    基于思维导图在初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5):94-95
[3]冯双梅.基于学情分析和资料整合的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策略[J].才智.2018(10):67-68
[4]马斌.浅析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的研究[J].学周刊.2017(09):34-35
[5]吴先荣.问题解决策略在化学复习课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2016(04):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