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3期   作者:刘燕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
        刘燕
        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云峰完小 6710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发挥引导、辅助的作用。那么,针对教学内容,教师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小学的主要核心课程,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多是逻辑思维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如何让学生在接触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保持对数学学习高度的热情和信心,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已经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于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强调开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转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于加入到数学课堂中,强化课堂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针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进行深入的探究。
        1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课堂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刘新喜在文章中强调“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一次恰当而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往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激素”和增强记忆的“催化剂”,其效果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只有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寻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升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随心所欲,缺少设计,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得学生对于问题往往存在应付心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少之又少。因此,如何进行课堂提问?问什么?怎么问?什么时候问?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每一名教师的面前。针对以上问题,文章重点讨论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以及提问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2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2.1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
        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并不随时随机的。教师需要把握提问的时机,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对学生的数学教学时,要深入的挖掘教材,找到重难点知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对重点知识以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内容进行提问。对重点知识进行提问,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开展对难点知识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提问和其他学生的分析与解答中,不断的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还要在学生思维受到阻碍的地方进行提问。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思维尚未发展完全,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思维受到阻碍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直接的对学生讲解,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巧妙的为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顺利的突破思维阻碍。教师在数学课堂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才可以实现有效性提问,提高数学教学成效。
        2.2在知识点有新旧知识联系的地方进行提问
        所谓“温故而知新”,教师在知识点的衔接处进行提问,既可以让学生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点,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点。教师在知识点有新旧联系的地方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例如,教师在讲“千克和克”的时候,可以和以前讲的米、厘米等长度单位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思考,比较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不同,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学过的知识点也不能落下。教师在这一关键处进行提问,也能够更加了解学生对于过去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接下来的教学。


        2.3联系学生兴趣爱好进行趣味性提问
        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强调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借助学生的兴趣点,结合教材进行趣味性设问。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时,教师借助学生喜欢的游戏“我的世界”来设计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在课件上展示“我的世界”游戏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向学生提问:“大家都玩过‘我的世界’这款游戏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知道大多数学生都十分喜欢这款游戏。然后教师引入正题:“老师最近也在玩这款游戏,老师自己建造了一个房子,用了3个方块,那么老师如果建造两个这样的房子要用几个方块呢?”学生答:“6个。”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建3个呢?”以此类推,并在课件上进行房子的展示。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2的乘法口诀,再看老师今天建的房子,有什么想法吗?”引导学生总结出3的乘法口诀。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进行提问,学生首先会对提问的内容感兴趣,然后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确保了教学的有效性。
        2.4问题设计要有层次,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接受状况。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有限,且受个体差异的影响,教师如果直接抛出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学生理解不了问题而放弃思考。因此,教师要将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分解,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展开提问,从简单问题入手,通过对每个层次的问题进行剖析,化难为易,使学生逐步理清思维,理解问题的内涵,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年、月、日”时,可以先提出简单的问题,“大家今年几岁了?过了几次生日?”,此时,肯定绝大部分同学都说“几岁就过了几次生日。”这个时候就可以抛出自己的问题“有一名同学今年10岁了,但是只过了3次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在第一个简单问题的铺垫之下,很自然的引发了同学们对第二个问题的思考,并产生了思维障碍,使他们产生了探索求知的欲望。
        2.5注重课堂提问方式的多元化
        研究发现,我国小学教师课堂提问频率是很高的,如果一直采用单调的提问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李学东在文章中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经典的四种形式:直叙式提问、判断式提问、说理式提问、发散式提问。比如,“什么是小数?”属于直叙式提问;“合数就是偶数,质数就是奇数,这样理解对吗?”则属于判断式提问,这些提问的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已经广为使用。
        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之
        一。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次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求教师在课前有精心的设计,在课上对“合适”的学生,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提出了问题,而且要根据回答情况及时做出中肯、合理的评价。可以说,课堂提问是一门很深的艺术,如何通过提问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启发学生的思维、巩固学习成果,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有趣,需要教师不断努力探索而促进小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洪美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景的创设与思考[J].科教文汇,2009(10).
        [2]郑建和.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景”的几个误区及其对策[J].教学月刊,2011(09).
        [3]彭丽.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9(21):41.
        [4]朱超超.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多维分析及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