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精细化控制和现代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6期   作者: 李水营
[导读] 21世纪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巅峰,随着我国人口基数不断增长

         李水营
         身份证号码:440881198107047***
         广东建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21世纪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巅峰,随着我国人口基数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量持续升高,而对于房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增加,但反观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现状,传统工程管理理念在应用当中不仅效率相对较低,而且有效性差,难免导致施工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下降,无法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此则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积极普及和应用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精细化控制;现代化;
引言
         建筑工程领域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大,就导致了在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建筑团队其他方面的闪光点会变成决定有关客户选择权的重要因素。而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恰好是除了建筑施工技术外,最引人瞩目的关注点,因此建筑工程团队的管理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好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又能够对整个施工团队的日常运营带来良好的促进效果,因此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更加现代化、精细化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1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是建筑工程事业现代化发展的良好体现,也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重要管理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更能够促进工程企业规范化、信息化、自动化、数据化的发展进程。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的本质在于对原本的管理思想理念进行细节完善,也是现代社会分工精细化和现代化发展以及质量精细化和现代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而建筑工程企业作为复杂的经济体,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施工管理工作当中,更加作为企业的文化体现,对企业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建筑的需求已经不局限于遮风挡雨的基础功能,更加要求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环保功能,因此,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越来越高,施工难度持续增加,而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的统筹规划手段,是确保各阶段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其优势价值不断凸显.
2建筑工程当前管理现状分析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而且还能有效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众多的纰漏。然而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由于缺少重要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果,管理方式随之变得空洞粗糙,对建筑工程的开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2.2监督力度较低
         在部分工程项目之中,依旧存有监督条例不完善、系统不健全的问题,而这也是致使当前国内一些项目的管控工作水准较低的直接因素,同时也是实行现代化管控以及精细化管控的难点。甚至还有小部分项目中的管控工作人员没有获得相应的资质,便进入到岗位之中,致使即便企业制订了健全的监督条例,也没有办法落到实处,仅仅只是处于一种表面化的监督。
         2.3施工管理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缺乏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理念,导致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不能迎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进一步的阻碍了施工管理技术创新和优化的前进步伐,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升华。其次,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对现代化管理的重视,只是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只是走走形式,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很难实现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目标。

此外,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和管理人员忽视了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上难以取得更大的突破进展,致使施工管理模式无法进行更新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对施工企业的信誉口碑有了一定的影响,为施工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3建筑工程管理中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的策略
         3.1构建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构建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对实现现代化和精细化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重大,扩大建筑工程管理范围,将工作内容做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并赋予管理人员更多的职责和权限,才能充分的把控到建筑工程的各个领域,包括工期、成本、质量、安全以及环境影响等各个方面[5],其中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施工开展的重要基础,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施工的过程中得以全面的保障,将一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中,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监督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将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手段彻底落实到位,以便实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施工准则。同时我国信息技术日渐成熟,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建筑企业工程开展的实际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设备体系进行更新升级,并针对工程施工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使工程管理工作的网络体系更加完善、更贴合现代化发展需求,提升信息传递的速度,优化信息传递的精准度。
         3.2日常监督管理精细化
         由于施工流程的繁琐复杂,很多施工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并不会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流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与监督。这其实是很不正确的,因为施工人员进入工作状态,往往会对工作环节中的风险性因素进行忽略,倘若有关的施工管理人员不对日常的施工流程进行精细化的监督与管理,那么就无法在施工人员即将遇到危险的情况下进行风险预警,这是很容易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再者,倘若管理人员不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进行监督,那么很可能会导致整个施工流程受到影响。因此有关领导应当制定精细化的监督管理制度,督促管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精细化的施工管理。这样一来,倘若施工人员在日常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技术失误导致施工质量出现瑕疵,有关管理人员也能够及时察觉,并且讨论出相对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势必不会让施工质量问题拖延到竣工后,迟迟悬而未决。
         3.3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施工管理人员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守护者,也是精确落实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先行者,所以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则需要企业加强对于施工管理团队的建设和完善。在施工管理团队的组建当中,企业应当综合考察人才的综合素养,除却要求其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所以在团队的组织当中,应当选用专业人员,避免其他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兼职等问题发生。在施工管理团队组建完毕后,企业还应当加强培训工作的开展力度,通过定时定期的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在企业内部进行讲座,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动力和创新意识,从而在其实际工作开展当中,结合企业本身工作情况,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完善,此外,在培训工作开展当中,还应当结合考评机制和奖惩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领域正处于不断的革新与发展状态中。因此,进行管理工作的模式与水平革新,让施工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化、现代化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让整个建筑工程变得更加科学、合理与高效。
参考文献
[1]卢忠义.建筑工程的精细化控制和现代化研究[J].四川水泥,2020(08):179-180.
[2]郭文君.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5):173-174.
[3]王云飞.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227.
[4]张永胜,张琪.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7):189-190.
[5]马平.探究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