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肝胆管结石行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郭明明
[导读] 探究左肝胆管结石行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郭明明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农垦红兴隆中心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155811)
【摘要】目的:探究左肝胆管结石行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方法:根据本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录的有关左肝胆管结石患者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患者60例作为分析对象。该60例患者中,实施开腹手术的患者人数为3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则采用的是腹腔镜手术,作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探究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结果:除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其余四项,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相较于传统治疗模式,该治疗方案安全有效,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左肝胆管结石;腹腔镜;左肝切除术
   肝胆管结石是一种由患者体内胆道感染和胆汁淤积而引起的肝胆外科性疾病,即症状通常表现为患者出现腹痛、高烧寒战、黄疸等相关症状,其病程周期一般较长,病变部位较多,病情容易恶化导致病情复杂多变[1]。当前在临床医学上,治疗该类疾病,一般采用肝切除术手术作为治疗的主要手段,并且建议早诊断、早治疗[2]。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积极左肝胆管结石行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并最终取得了相关的临床上的经验,现将经验总结和报告内容展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本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一共收录符合本次研究对象的左肝胆管结石患者总计为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男性患者人数为16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4例;男女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31±8.52)岁;对照组:男性患者人数为17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3例;男女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15±8.71)岁。全体患者的其他一般资料经过数据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不会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本次对比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已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事宜和签署自愿协议书。
   1.2方法
   观察组:首先对患者采取仰卧分腿姿势,然后进行全身麻醉,并铺垫消毒铺巾。选择患者脐下1cm处,做穿刺点,置入腹腔镜作为观察孔,建立压力为12-15mmHg的CO2气腹;在患者左腋前线肋缘下做穿刺点,作主操作孔,断肝操作孔位于剑突与脐孔连线中点右侧,辅助操作孔位于左锁骨中线平脐水平处及右腋前线肋缘下。开始对第一肝门进行解剖。首先,先对左肝动脉后进行游离处理,再直接夹闭离断,分离出静脉左支,找到左半肝缺血带,再进一步分离出左尾叶分支,将门静脉左支完全阻断,从而保证左半肝的入肝血流完全阻断。其次,在对左半肝进行游离处理。使用超声刀将肝圆韧带和镰状韧带、左冠状韧带以及左三角韧带,分别离断,确认肝上下腔静脉前壁。下一步对第二肝门进行解剖。通过对对第二肝门进行解剖,则会导致左肝静脉前后壁及左侧壁显露,这时使用血管夹夹闭,以便能够暂时阻断左肝流出道,从而显示出左右半肝缺血线。最后离断肝实质。在缺血线左侧划出肝脏预切线,使用超声刀沿着预切线离断肝组织。(注意:切除过程中,需要小心仔细的辨认管道结构,当遇到直径较大的血管和胆管时,则需要夹闭后才可离断);在使用钛夹将左肝静脉根部处夹闭离断后,则将左肝彻底切断(当遇到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时,则需要采用胆道镜探查取石。将胆总管解剖切开置入胆道镜,取净肝外胆管结石并随后放置T管引流)。在对肝脏断面进行凝固止血处理后,喷洒生物蛋白胶并覆盖止血纱布,放置腹腔引流管。
   对照组:患者取右侧肋缘下斜切口,解剖分离并切除左半肝。其余手术操作同观察组,在此不作重复赘述。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除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其余四项,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在传统治疗左肝胆管结石,一般采用是将高位胆管切开取石手术,但由于左肝胆管结石附近一般聚集着多个相邻肝段,因此不容易一次性完成结石取出工作。同时,患者若患有胆管狭窄或胆管囊状扩张等症状,仅依靠胆管切开取石并不能完全治愈患者体内的胆道疾病[3]。此外,由于病变区域炎症反复发作,导致肝脏组织逐渐萎缩和纤维化,容易造成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出现结石复发的情况。因此,为了提升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一般对适应证的患者,采取积极的肝部分切除治疗。但随着血流阻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微创器械的逐步改进,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作为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方法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在本次研究中,除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其余四项,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相较于传统治疗模式,该治疗方案安全有效,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子旭,曹迁,凌晓锋.肝内胆管结石病治疗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16,32(4):513-515.
[2]肖卫星,周君,顾梦佳,等.精准肝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2):191-196.
[3]殷晓煜.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及地位.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36(3):278-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