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例巨大纵隔肿瘤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 陈冬梅
[导读] 针对23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


 陈冬梅
(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外科;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目的 针对23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巨大纵隔肿瘤患者一共23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均基于围术期采取护理干预方法,然后评价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仅出现呼吸肌无力1例、血容量不足1例,对症处理均有效缓解。结论 巨大纵隔肿瘤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改善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所以值得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巨大纵隔肿瘤;围术期护理干预;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
   纵隔肿瘤,为临床胸部常见疾病,涉及:原发性肿瘤与转移性肿瘤两类。而针对巨大纵隔肿瘤疾病,临床建议尽早给予手术方法,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此同时,考虑到患者手术预后效果的改善,基于围手术期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非常关键[1]。本次将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巨大纵隔肿瘤患者一共23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巨大纵隔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巨大纵隔肿瘤患者,一共23例,入选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均符合临床有关“巨大纵隔肿瘤”的诊断标准[2],且均知情签署相关手术医护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存在手术相关禁忌症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为28-61岁,平均为(45.8±1.1)岁;肿瘤直径为12-26cm,平均为(20.8±1.1)cm。此外,因本次对同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所以有对比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入选的23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基于围术期距实施护理干预方法,具体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术前护理干预。术前,需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因受到疾病的困扰及对手术治疗的不同程度的恐惧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需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多支持、鼓励患者,疏导患者的负性心理;并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消除患者心理顾虑。对患者术前普及疾病、手术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此外,术前对患者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做好手术相关器械、药品的准备工作,确保手术能够顺利、有序进行。
   (2)术中护理干预。维持手术室安静,合理控制手术室温度,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比如: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体温等;明确各项体征平稳再实施手术;保证患者手术过程心态平衡,避免出现应激反应。加强患者术中保暖,做好术者的密切配合,确保手术的成功率。
   (3)术后护理干预。术后加强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监测,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同时,做好患者术后呼吸道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叩背,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咳痰,及时清除患者鼻腔异物,维持呼吸通畅;必要时采取雾化吸入及持续低流量吸氧干预,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为了预防控制术后呼吸肌无力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给予营养葡萄糖,或者给予氨基酸,进行静脉滴入干预;并结合患者机体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计划方案,保证患者术后机体营养,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此外,适当使用利尿剂,使血容量减少;适当采取去乙酰毛花苷,使心肌收缩力增强;适当给予血管扩张剂,使心脏前后负荷降低,进一步使肺水肿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控制。
1.3评价标准
   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症状分别进行评分;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越轻。此外,分析计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采取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此外,23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仅出现呼吸肌无力1例、血容量不足1例,对症处理均有效缓解,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


3.讨论
   在临床中,针对巨大纵隔肿瘤患者,需及时给予手术方法治疗,从而消除患者肿瘤疾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与此同时,临床建议,在积极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本次提到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围绕患者的整个手术过程的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实施;其中,手术前重视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及营养支持;手术中则重视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及保暖干预;术后则重视相关并发症预防控制干预。结果表明:本次23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基于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方法后,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仅出现2例,对症处理均有效缓解。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巨大纵隔肿瘤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改善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所以值得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郑晓景,罗欢,林道炜.3D打印引航精准切除纵隔巨大肿瘤的护理配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20):3261-3263.
[2]吴小萍,丁洁.1例巨大纵隔肿瘤的护理体会[J].健康研究,2013,33(04):318-320.
[3]田旭,金志红,原红.1例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01):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