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应用研究 甄子明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甄子明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不断加快,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
        国网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不断加快,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产业的发展意味着需求的增多,在庞大的电力需求下,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不断出现,增加了电气系统产生故障的几率。为了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有超高安全保障的继电保护。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电气系统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故障反馈和关闭故障部分电气自动化系统,确保系统的安全,避免故障进一步延续。因此,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十分必要。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应用
        引言
        在当前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年代里,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还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因此,对该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很有必要。
        1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概述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会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合理的应用,可以起到一个预防和保护的作用,在出现电力故障以后,会触发继电保护器,识别具体的故障位置及原因,并向相关人员发出警报,如果故障比较严重,可以通过跳闸保护电气设备,电力系统会停止运行,避免故障范围进一步扩大。继电保护器发出警报以后,会告知电气故障的具体情况,包括位置、范围、原因等,在接到警报通知以后,相关人员可以快速设立警戒线,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得到通知以后,检修人员可以根据继电保护器发出的故障信号,开展检修工作,在最短时间完成故障抢修工作,将电气故障带来的损失控制到最低。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安全,开始大量应用继电保护安全技术,不但大幅度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还推动电力系统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进步,其内部构造越来越复杂,这就对继电保护器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远程管理、控制、监测等功能,还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才能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2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现状
        目前,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继电保护主要靠继电保护器检查系统于线路的稳定性,找出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及时反馈出现安全隐患的位置,确保在出现安全隐患时可以及时反馈位置,关闭出现故障的设备,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继电保护器不断更新,在实践中新的继电保护设备和继电保护技术难免存在缺陷。目前,我国的继电保护设备已经不局限于检查问题和反馈问题,而是逐渐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增加了处理故障的功能,从而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安全稳定运行。此外,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性也从单一化转向集成化,使得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设置、调试和操作等方面更加可靠安全。尤其当继电保护装置与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电子技术进行相关融合后,使得其在技术方面变得极其全面,也达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继电保护器的防干扰和防雷击的方面优势明显。尽管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安全故障仍然不时出现。由于电力公司固有思想尚未改变,难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今继电保护设备与技术,且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够,安全思想未能贯彻落实到整个系统工作中,致使新的发展阶段安全问题频繁出现。因此,要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促使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得到普遍提升和切实应用,从而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工程不断发展。


        3应用优化措施
        3.1提高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适当提高用人标准,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其在全面掌握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和继电保护要求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主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等保护装置对系统进行定检、整组传动试验、继电保护消缺以及优化升级等工作。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安全标准要求,科学布置继电保护现场作业安全措施,进而遵循持续运行、宏观调控的原则来实施继电保护现场作业,这样才能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及时的对电气系统的故障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其次,要加强对在岗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尽量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来进行,不仅要设置专门的实训室,而且还要邀请企业优秀员工代表或行业专家作为培训教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操技能以及安全意识等,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操作要点和规范要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继电保护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水平。
        3.2优化安全技术机制
        为确保电气自动化内部继电保护稳定运行,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完善相关安全技术机制,处理好安全控制问题,减少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故障的次数。首先,要注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使用安全技术进行标准化建设,严格掌控继电保护的各个环节,密切把关,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故障。其次,在对智能化继电保护器软件进行升级和更新等相关工作时,要确定更新软件所需的硬件环境标准,避免因为系统设置不匹配导致系统瘫痪。此外,建立责任机制,精确划分安全管理的目标,将责任细分到每一位工作人员,避免因疏忽产生问题。
        3.3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维护工作
        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中,要选择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执行。定期对防护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检测,并根据试验结果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同时,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维修人员也要不断提高维修技能,以保护好设备,保证维修质量。
        3.4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发展方向
        随着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发展进步,开始大量应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内部信息的共享,提升整体的保护效果,这也是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在应用网络技术后,可以建立专门的保护平台,实现对分站的保护,并且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另一方面,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同样向着一体化方向不断发展,可以将保护装置理解为一个终端装置,可以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相关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部,实现资源共享,并且提升继电安全保护技术的应用质量及效率。
        结语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继电保护的相关问题是一个重点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程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国电力资源的应用情况,从而决定很多企业的效益和很多公民的生活水平。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是我国目前重点关注的一项事业。实际上,这项工作的质量关系着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毕竟,如果没有继电保护技术,很多产业的运行效率就会下降很多。本文中我们主要是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继电保护技术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应用的几个要点,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侯果山.浅析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8):130-131.
        [2]闫涛,何正东.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的探讨与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130.
        [3]曹美.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7(18).
        [4]肖永林.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7(21):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