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4期   作者:刘业杰
[导读] 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用装配式施工是在对短工期内完成建筑任务,达到使用功能最好的方式。
        刘业杰
        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用装配式施工是在对短工期内完成建筑任务,达到使用功能最好的方式。文章中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基本情况,详细介绍了质量管理平台,也列举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管理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提出要在传统施工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支持和宣传,利用树立示范企业的方式,加大优势技术的推广,同时要对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鼓励创新,通过多种手段提高装配式建筑管理水平。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装配式建筑属于一种非常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新式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建筑生产施工效率显著提升。然而,同时装配式建筑的生产质量及其相关的安全性是值得每家建筑企业的普遍关注和一致认可。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往往存在着突出性的问题亟待解决。在充分剖析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存在的突出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旨在为提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水平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1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1.1设计方面问题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是近些年来用的比较多的施工方式,由于发展的速度较快,规范化的水平相对滞后,在很多管理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各地的装配式施工标准不一致,完全是为了追求工作效率,对预制构件进行大量的批次生产,而且生产的构件比较零散,在操作中,使得安装难度加大,很多重点和关键环节无法满足现场的安装尺寸,给现场的施工带来不小的影响,直接做法就是在现场对构件进行改造,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和安全性得不到保证,装配式的优势也无法显现出来。在一些支撑部位,没有达到一定的设计强度,安全问题直接暴露。这就是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没有对现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直接利用套图的方式对施工构件进行设计,导致这样的结果方式。
        1.2材料方面问题
        在工程建设当中,材料费的使用占整体预算很大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企业为了达到更高的利润,使用不同种类的材料,有些材料的参数难以满足实际的质量要求,在现场的管理人员在不借助仪器检测的情况,对材料的优劣无法辨别,导致材料不合格的情况下生产的构件出现质量不均衡的情况,在实际的工程案例中,短期材料不会出现较大问题,但是随着结构物的使用,建筑物出现开裂等现象,直接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1.3施工方面问题
        相较于传统的施工方式,装配式施工较为便捷,在很多关键的环节操作方面,这反而变成施工中偷工的原因,在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的经验,在操作中有很大的随意性,例如对于预制板中的螺栓距离不按照设计要求随意布设,没有按照设计的要求对防水层进行处理。直接导致在使用中结构物出现裂缝,在受到雨水的浸透,预应力钢筋出现腐蚀的情况,对结构物的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
        2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优化改进措施
        2.1强化对转角板的质量管理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①可于转角板上使用L型的工具加以固定,以保证质量能够与相关建筑规范标准相符。由于转角板体积较大,然而厚度较薄,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在实际运输过程中,若稍不注意,往往会造成转角板发生断裂。所以说,在对转角板生产加工时就应注意对其生产质量进行把关。此外,可在转角板上使用L型工具加以固定,这样能够将大部分的外力作用于L型工具上,使得转角板的受力情况显著减小,从而确保了转角板质量。

②还可采用护角对转角板加以保护,此时护角的型号应该按照转角板的实际型号来加以确定,待转角板生产完成之后,再将其套于转角板上面,如此在实际运输以及吊运时,护角均可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2.2生产过程中适当将对位孔径增大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和孔洞的对接一直是施工中的重难点。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生产的过程中,将对位孔洞的直径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大,这样能够提高孔洞和钢筋之间的容错率;也可以和加工厂商协定商讨,增加构件生产的精确性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强调操作规范性。
        2.3墙板制作问题防范措施
        为了有效地解决构件表面麻面,可以采用水性脱模剂代替油脂。脱模剂涂刷前,先将模台清理干净,涂过脱模剂的模台不允许人行走。墙板制作完成后要严格按照规定养护时间进行养护,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运输。对与叠合板断裂的问题,严格控制叠合板的跨度,应用挠度分析法来设置叠合板的吊装过程,保证吊装的安全性。
        2.4施工现场人员操作不当防范措施
        施工人员对于传统现浇施工方式经验丰富,对于装配式施工的操作以及规范了解不足,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开工前的培训工作,让现场施工人员熟悉了解现代建筑产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引进,在现场形成“师带徒”模式,使新进工人能够更直观的学习施工技巧,减少施工现场错误的产生,保证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
        2.5对建筑构件进行标准化设计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缺陷问题就是缺乏对组成构件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设计,那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构件的可流通性,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对于此种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构件相关标准,将制定的标准作为根本出发点和依据,有效把控生产构件,对于不符合生产标准的构件,则应该严禁使用,从而确保构件的安全性。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发展趋势
        在目前的状况下,装配式施工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的标准制定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企业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在这种模式下,就可以大力推广和打造优先企业。通过对使用装配式的企业中比较优秀的建筑项目进行大力推广,在响应国家对产业升级的同时,对有创新式设计、施工管理的企业进行表彰。其次是强化装配式生产的培训力度,不断对培训内容进行更新,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单一的整体的管理水平进行培训,还要对现场一线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专项集中进行质量安全培训,起到实作方面的培训效果,利用培训的机会,提高生产一线的人员水平,对现场的管理水平也起到了帮助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时期,建筑行业出现了较大的变革,装配式建筑作为全新的建筑模式已得到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使得材料消耗量显著降低,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建筑生产施工效率与质量水平显著提升。此外,装配式建筑还能够很好地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因装配式建筑的大多数构件与配件在工厂预制之后,然后运输至建筑生产施工现场安装定位,对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方式也提出了全新的、更大的挑战与压力。因此,应该切实强化将装配式建筑构件应用于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以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生产施工质量与效率。装配式建筑构件在实际生产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很多方面的突出性问题,诸如:人员方面的问题、机械方面的问题、物料方面的问题、后浇段质量方面的问题、生产线质量方面的问题等,严重影响了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对此,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以提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水平,以使得建筑工程更加符合现代化建设理念与思路。
        参考文献
        [1]钟启超.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应对策略[J].居舍,2020(6):178.
        [2]岳川云,马丽珠,张晚来.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价值工程,2020,39(4):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