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4期   作者:刘海龙
[导读] 随着市政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日益重要。
        刘海龙
        山东文景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100
        摘要:随着市政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日益重要。安全与质量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两者密不可分,项目施工建设不仅仅是单一化的质量实现,还要求施工过程中全方位、各环节的协调与管控,以实现工程建设综合效益,因此必须强化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管理。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1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1.1工程建设方案不详细
        市政工程一般都是比较复杂而庞大的的综合性工程,从前期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到后期工程建设完工验收都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协调配合。前期的工程建设方案是后期进行各项建设的依据与基础。无论前期的建设方案出现何种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后续的工程施工。比如在工程建设中,如果前期的地基设计出现差错,那么施工后的工程将会地基不稳,即使地上施工质量再好,也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建筑质量得不到保证,后期验收也无法通过。现阶段,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虽然发展迅猛,但并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工程建设体制,所以很多市政工程建设前期的设计方案制定的不够详细,不够完善,方案实用性不足,给后期的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1.2施工技术专业水平低,建设专业人才不足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也得到发展。很多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都有所提高,各大高校也培养出了很多工程建设方面的人才。但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施工技术相比,我国的施工技术专业水平仍然较低,在施工设施、施工材料以及施工工艺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也不够充足,不能满足当代市政工程建设的人才需求。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如果施工技术专业低,建设专业人才不足,就会直接延长工期,提高工程的建设成本,降低工程的建设质量。
1.3施工设备落后,施工材料不足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市政工程建设监管体制,所以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很多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经常在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方面偷工减料,或者是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中使用性能较差的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相关部门又没有及时进行检查与监管,从而为后期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1.4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普遍不高
        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并没有自己专业的施工队伍,大多是通过竞标的方式来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但市政工程建设的招标部门又不能有效地审核相关施工单位的各种资质,从而导致许多不够格的施工单位混入市政工程建设的队伍。一般承建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方的人员组织比较复杂,他们中很多都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地域流动性强,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对市政工程建设中的一些安全防范措施不太了解,现场作业安全意识不高。这样就直接提高了市政工程建设高空作业的事故率,既不利于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有效进行,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
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这一重要的原则程序体现在项目建设的每一个阶段,但是部分城市在市政的建设中仍有安全管理不高的问题。没有建立其相应的与市政建设相配套的制度,工作人员在日常施工缺乏制度的监督,对于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及紧急处理方式没有相应的应急策略。同时由于没有市政管理的安全管理意识,对市政工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逃避的态度,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项目建设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的安全管理制度。

为此,科学、合理的制度是确保始市政建设的顺利完成和项目的正常运转。
2.2管理落实,安全质量工作重在过程控制
        1)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自控能力。以解决管理问题和强化现场控制为重点,做好专项检查、日常巡查等手段,深入查找问题,剖析管理根源,促进项目安全质量管理规范化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进一步完善安全质量管理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使每名管理人员知道“职责在哪里,应该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标准”,严格现场把关,切实增强自管自控能力。2)逐层分解,落实责任。项目部建立责任分解制,明确责任范围及要求,通过强化施工工序管理,落实责任,实行“项目部、工区、作业队”逐级负责,责任到人,形成以质量管理为目标,以现场作业标准化为手段的范围责任制。通过项目部、工区、作业队等的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管理原则。
2.3仔细检查相关的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一定要建立严格科学的施工材料入库审查制度。有关的审查人员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一种施工材料、施工货物都必须严格检查,保证它们的货号、规格、以及性能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同时施工单位还必须与相关市政部门联合不定期地对这些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进行随机抽检。在抽检过程中,如果发现与施工规范要求不相符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一定要如实上报,并及时调拨新的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严格杜绝不符合规范的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再度应用现象。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千万不要存在投机取巧的心态,因为丝毫的偷工减料、投机取巧就有可能影响到日后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问题。最后要提醒的一点是相关现场监管人员要严格管理好施工地点的物品,按施工规范要求将它们科学摆放。在施工现场,要提高防火、防电意识,从而确保施工材料的安全与施工设备的顺利运转。
2.4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督
        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安全培训和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其主要内容可分为下列两个方面:(1)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指的是项目的起始阶段,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进行人员的培养,把安全意识深入到项目单位的管理人员的心中。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执行部门,从制度上加强对项目承包单位、资料运送单位的监管。还应建立起配套的评估及管理档案,监督过程中发现安全质量问题,及时告知施工单位,对安全意识不强的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从而做到项目实施的安全和高质量。(2)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还应建立监管部门,其主要责任是对工程建设所需的工程材料和相应的工程设备进行管理。监管部门应做好档案记录,对项目建设中所需的材料及时进行记录,并严把质量关。注重对项目实施中设备的管理和保养,定期对项目实施中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工程建设的材料和设备上加强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保证。
3结论
        市政工程作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力量,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加强市政工程建设不仅和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还可以向城市提供基础性的服务。可见,市政工程已成为惠及于民的工程,加强市政工程建设不仅功在当下,更会产生深远的社会效益。施工管理是项目建设的核心点,采取适合市政工程建设的有效、高质量的方法不仅对建设中生产的安全,节省工程建设成本有重要意义,更对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百姓富足有积极性的作用。因此项目建设应制定安全质量目标,加强质量安全控制意识,并且注重项目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施工验收后的质量安全工作,从而促进市政工程安全质量的不断提升,保证市政工程作为服务性基础设施带来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马良.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 装饰装修天地, 2019(12):85.
[2]刘志, 李衬.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 2019(8):1-2.
[3]丁锡峰.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