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功能的城市道路等级结构分析及资源配置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4期   作者:梁国森
[导读] 本文对面向功能的城市道路等级结构分析及资源配置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梁国森
        广西镒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同类型道路所处区位不同,体现的道路功能亦不同。以主干路为例,位于市中心的主干路,不但承担交通功能,亦有部分服务功能;而郊区的主干路,其主要以交通功能为主。规划设计过程中,不同功能主干路的指标是相同的,导致运行阶段的道路无法发挥各自的功能,造成交通拥堵。鉴于此,本文对面向功能的城市道路等级结构分析及资源配置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功能;资源
引言
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设计,积极实施相关设计方法,确保设计计划的实际可行性和合理性。一般来说,城市道路结构设计、主干道设计、改进道路结构设计等有几种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道路工程的道路设计质量。
1设计理念
        首先,在设计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工作的这一方面,根据当前的总体工作内容进行规划,改进地形模型,确保及时完成设计工作,并确保交通顺畅。第二,在实施工作中,需要通过对设计工作和地缘政治经济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考虑到当前的市场规律,促进协调发展。最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只能通过对难以接触到的人采用科学设计方法来实现,而不考虑无障碍设计。
2当前的城市道路工程路面设计中需要遵循的相关原则
        ①从技术经济角度全面设计当前城市道路,有效全面分析比较设计方案和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建筑设计方案存在的缺陷,并采取措施消除这些缺陷。②科学选择建筑的基本材料结构。在道路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实际施工所使用的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并从施工现场环境、气候条件、交通流量等多个角度选择适合当地道路结构的设计材料。还需要对分类、质量等进行全面分析建筑材料。③从质量和力学原理入手,积极实现城市公路工程路面结构设计。为了更好地保障路面结构设计科学,需要一定的力学理论和基础,要有效地选择优质设计,保证路面结构施工的安全。④应遵循节能环保指导方针。城市道路工程路面结构设计应尽可能纳入高质量的环保材料,在实际工程中考虑资源或材料的损失和浪费,妥善处理文件,提高资源利用质量,实现更好的可以节省开支。
3城市道路工程路面结构设计的基础性的状况分析
        城市道路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其所发挥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建设道路,以进一步提高道路建设的总体效率。作为城市道路结构建设的一部分,首先需对城市道路状况给予全面分析,并通过对城市建设当中道路具体状况给予综合的探讨,更好地制定道路结构建设计划。在分析城市道路时,选择更具代表性的道路很重要只有改善道路的代表性,才能更好地保证以下道路结构的质量。第二,在包装结构分析和调查时,有必要对公路其他路段的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和反馈,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三年以上的公路。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地展示城市综合道路建设质量以及整体建设能力。
4当前的城市道路工程路面结构设计方案的探究
        4.1机动车道的设计
        过去进行机动车道设计时,虽然也会考虑到降水渗透,但却是基于路基路床之间采用不同透水性的材料,形成了一种被动的渗水状态。在这种思路下,路面材料进场使用由于材料性能受到使用时间加长而导致的效果减弱的因素影响,使得路面容易出现积水,并且这部分水分无法用于对地下水进行补给,一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增加。为了让城市道路与地下水资源补给进行结合,就必须要提高道路的渗透性,而其根本就是要保证道路建设使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效果,并且渗透性稳定,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的渗透性衰退情况。

具体的操作思路是在上层路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底层加铺不可渗透的材料,雨水在渗透到路面结构层后,渗透顶面沿横则向坡度排放到盲沟,然后在排水沟和盲沟区域设置分离区和检查井,确保水分能够得到有效的汇流。为保证汇流效果纵向坡度范畴需把控在0.3%~0.6%,渗透到机动车辆的倾斜度需保持在1%~1.5%。
        4.2改建道路路面结构设计的整体方案
        作为城市改造工程道路结构在建设设计当中重要一部分,必须在原有道路上进行结构开挖和结构开挖等多项工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地实现随后的结构设计。改造路面结构设计中,共同设计方案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层面:①吸收膜结构。这种结构设计主要以城市的实际道路修复需要为基础,将道路分为两部分:地基和基层,基层一级厚度应保持在30厘米,基层厚度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选择;②道路结构。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可划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结构厚度保持3厘米,材料选用细粒混凝土;厚混凝土应用于下部结构,以确保厚度为6厘米。这种双层实施结构主要由天然砂砾和选定的砂砾组成,可以作为更大和更好的材料层材料,以更好地保证材料层的科学和稳定性。
        4.3降低路面裂缝的设计措施
        在铺沥青过程中运用温拌沥青可以提高反射裂缝性能,但道路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反射裂缝作为多层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不能避免只出现在表面。反射性止裂槽作为半刚性基层以及其他基层止裂槽,以及应用的止裂槽反射。裂缝在出现后,有效的防止雨水渗透,保护基层,可以采用大规模开挖法改道,将路面组合成反复研磨,用橡胶沥青进行反射裂缝施工,以避免此外,还需要妥善处理口罩,并在出现裂缝之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应力吸收层可达到预期效果,防止沥青路面出现裂缝,合理构建应力吸收层可有助于降低裂缝的可能性,防止降雨侵蚀基层,防止基层被雨水侵蚀,帮助降低后期维修的费用,避免出现“蛛网”路或者是“补丁”路。4.4质量控制
        (1)碾压过程中要确保碾压轮的足够清洁,若轮上沾了混合料,就及时清理。若选择向碾压轮喷水的方式进行施工,务必要严控喷水的量,确保喷水成雾状,没有漫流现象,避免混合料温度下降太快。选择轮胎压路机实施碾压作业的时候,可对轮胎进行合理的烘烤,或涂刷一定量的隔离剂或防粘结剂,或喷一定量的水,再到高温区进行碾压,以确保轮胎温度快速升高,然后再停止洒水。同时,也应对轮胎压路机的轮胎设置围裙保温措施,提高碾压质量。
        (2)在沥青路面结构施工期间,必须严控接缝,确保其紧密性及连接的平顺性,避免发生接缝的离析现象。并且,要确保上层与下层的接缝错开合适的距离,以热接缝错开150mm,冷接缝错开300~400mm为标准。对于紧挨着的两缝或上层与下层的横向接缝而言,要确保错位距离>1m。另外,要使用3m的直尺对接缝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保证路面平整度达到要求标准。
结束语
在公路施工期间,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并继续提高施工的总体效率也是目前施工的主要原则。道路结构是城市道路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确保总体可靠性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钟心志,孙利利.基于城市道路结构与功能分析的步行交通系统优化方法[J].交通与运输,2019,32(S1):212-217.
[2]樊立.城市道路路面设计的优化创新及设计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253-254.
[3]李阳,张立恒,侯旭.城区道路网空间结构布局合理性的模糊综合评价[J].公路工程,2019,44(03):102-106.
[4]马杰,贾宝全.北京市六环内城市道路附属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及结构特征[J].林业科学,2019,55(04):13-21.
[5]陈义华.城市道路与防洪堤结合工程设计探讨[J].交通世界,2019(08):23-24+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