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秀妍 2.孟莎
1.3705221988****1329
2.3723281983****1868
摘要:小型水利工程在防汛防旱、城乡供水、灌溉排水、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已不能适应当前“三农”的发展需求,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宿迁市宿城区被列为江苏省第一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不等不靠,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有序推进,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提升了小型水利工程监管能力。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飞速提升的步伐加快,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也逐渐显现。建设方作为水利工程项目的主导单位,理应对项目的整体建设管理提出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建议措施,以保证水利工程项目顺利开展。但是就目前阶段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状况来看,建设方仍需要不断加强人力和制度管理,以此提升综合的水利管理质量和监理水平,为水利工程项目的长期使用做好保障。
1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建设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兴建了一大批防洪、灌溉、发电、旅游、养殖等功能的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地域分布广泛、大小中并举、蓄引提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障各行业用水发挥支撑和基础作用。按照功能属性将工程分为公益型、生产经营型两类,因业务主体与行政主体分离,形成的管护体制存在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各自为政、政事较差、政企不分等问题。由于管理职责交叉、管理部门较多、管理体制不顺,业务主体与行政主体之间出现权责利不清的现象,形成有问题时相互推诿、有利益时互相争管的局面。工程中普遍存在存在轻监管、重许可等现象的,对于各类涉水违法行为的控制仍存在较大的困难。另外,在涉水管理交叉事项上各部门具有其执法队伍,行政执法力度不强且有效的协调组织缺乏。
1.2维护和管理所需经费投入有待增加
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较多,对于一些中小型的水利工程,在工程维护和管理方面,所投入的资金还有待增加,使得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益不高,难以发挥最大的作用。另外,受到经费不足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后期维护方面,其落实程度也有待加强,使得工程存在设备陈旧,管理模式的不够先进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水利工程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较小型的水利工程没有完善的工程管理机构,导致这些工程的关注度不高,最终被埋没掉,失去其本来的作用,也容易形成国家财产的浪费。
1.3水利工程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存在体制不顺、管理单位内部机制不灵活的问题。比如说水价格的形成不合理,资产管理的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等等,都会影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水利工程管理活动中需要做好运行机制的调整,机制不完善会严重阻碍管理工作效率,当前亟需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并且严格按照相关机制运行工作。
2改革成效
2.1创新管护模式,拓宽资金渠道
在改革中因地制宜,确立了承包管护、土地规模经营等新型水利工程管护模式。在改革试点实践过程中,还整合了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和小型水利工程后期管护两项工作,充分落实了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
在多种管护模式下,通过筹集镇村集体经济资金、整合财政专项补助资金、赚取水利开发收益资金等方式,多渠道筹措管护资金每年不少于1200万元,并将管护资金列入区级财政预算,为小型水利工程后期的长效管护提供了资金保障。
2.2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加强施工人员教育
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落实工程招投标程序,筛选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开展施工。加强施工人员教育,提升工作能力,保障工程顺利开展。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综合质量,施工人员必须具有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对于一些基础施工人员则要求在施工人员上岗前进行技术培训,保证施工人员拥有必要的技术水平能满足岗位需求。其次设计单位需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施工团队能够充分了解设计意图,能按照施工图完成项目工程施工。对于设计难点和工程难点的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全程跟随施工,以保证施工任务安全顺利的展开。同时制定完善的工程操作手册,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操作手册合理的展开施工任务,有效控制施工质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质量问题。可以将施工质量纳入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定合理的惩罚与奖励机制,如若在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或质量问题则应当追究至个人,从侧面保证施工人员按照标准完成工程任务。
2.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要想进行有效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必须加强对水利管理的重视,确保水利工程合理应用,同时加强水利工程竣工后的后期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人员进行规范要求,对资金进行有效控制,规范处理工程问题,按照规范执行。对于不遵守规范的人员进行处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在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还要监督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确保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能够有序进行、良性发展。需要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发动全社会进行监督管理工作,使监督工作公开透明,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4创新机制,实行多元投入机制
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和工程管理实际情况,准确掌握经营型、准公益型、公益型水管单位的性质,实事求是的合理划分水管单位类型,并明确财政补贴标准、资金用途、人员编制和收支范围等内容。为解决职工后顾之忧问题以及形成符合实际的补偿机制,水管单位必须为职工加入社会保障体系,购买相应的保险。通过实行统一水价政策和顺应市场、形势发展要求,结合先服务、再收费相关政策建立一套新的运行机制,供水实行合同制以减少征管环节,提升服务质量形成良好的服务机制。对于农业用水管理,改革按亩收费方式以及加快安装计量用水设施,做好农业水费征管和节约用水宣传工作;针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行市场化、企业化管护机制,提高维修质量及精简单位人员;资产管理方面,将静态和动态管理相结合强化资金使用,实行分级管理和使用水利工程资金收入、资金转让制。因此,为促进水利事业发展必须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
结语
小型水利工程是农业的重要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利益。通过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补齐拉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短板,打通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充分发挥小型水利工程效益,真正实现“小水利”惠及“大民生”,为服务“三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冲.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地下水,2018(01):226-227.
[2]王晓光.抚顺县农村水利工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3(02):32-34.
[3]陈熙.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地下水,2017(03):162-163.
[4]齐士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07):232-234.
[5]刘凤丽.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研究[J].地下水,2018(04):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