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沛
身份证号:3709821981091****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能在各个环节上保证施工的水平,就要对水利工程开展必要的管理工作,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重要性;应用
引言
水利工程施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项目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涉及到每一个细节。在管理过程中要开拓思路,认真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严格的管理与控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1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建筑工程管理在整个水利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工作水平、工作效率直接关系着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影响着水利建筑工程建成后的运营效果。在各个领域的生产经营之中,管理都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不能保证健全的管理体制,较高的管理水平,就难以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影响着工作质量,进而制约行业的发展。
在水利建筑工程之中,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是对工程进展、施工环境、施工工艺、技术等综合情况加以分析,在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速度。另外,在管理工作中,还要对工程内所有参与者加以管理、调度,根据上级部门提出的技术标准与要求,开展新型技术工艺的培训工作,让基层工人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水利建筑工程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提出的相关规定以及政策,科学合理的安排工作,明确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建筑工程的顺利竣工,保证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能够更好地造福于民。在这个管理过程之中,需要为工程项目制定多种施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从中挑选出最优的方案,进而保证水利建筑工程中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有效利用。水利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施工质量,所有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在此基础上,才是关注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等。水利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与水利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密切的关系,缩短施工工期,可以减少人员成本;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也能避免质量问题引起的返工问题,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资源浪费。另外,在水利建筑工程中涉及了许多技术交叉作业及多工种同步作业,对这些工作关节的妥善协调管理,考验着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技术、各工种的管理,确保各个工序的顺利完成,也有利于提升水利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水利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
2.1工程项目设计管理方面的不足
目前,在一些水利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其中就涉及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在一些工程项目规模较小的小型水利建筑工程之中,一些管理人员没有严格遵循国家提出的法律法规要求,施工开始前,没有对工程设计进行严谨的可行性研究以及设计质量评估,将设计图纸直接应用于施工,就会产生许多设计误差,导致施工中岀现各种问题,不仅耽误了施工进度,也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成本,施工成本、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均大大提升。
一些水利建筑工程中,设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工作经验不足,设计水平较低,都造成了设计图纸的不精确、不合理等问题。设计标准不能达到水利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竣工后建筑的实际质量与原计划反差较大,参数设置漏洞百出,这都严重影响了整个水利建筑工程的质量。
2.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的不足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在整个水利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属于重要的工作内容,不做好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就难以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在目前的工作中发现,对施工材料质量管理与施工单位资质审核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必须及时加以改进、改正。在施工材料管理方面,管理人员没有做好对施工材料的检验工作,一切水利工程项目中,受到工期要求的影响,管理人员在检验施工材料质量时,出现了疏漏,导致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被用在了工程建设之中,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也给整个工程遗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另外,在对施工单位施工资质的审核方面,也存在着不足,造成了一些资质不达标准的施工单位参与到了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之中,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与施工经验就很难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标准,进而让其负责的施工环节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甚至安全隐患,不仅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也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策略
3.1技术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属于大规模建筑,它的建设时间相比于其他类型工程的特点有:工程规模大,建设时间长,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工期限制严格,工作环境艰苦、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等。技术的进步可以大大减少工作期限和人均工作量,因此技术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中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如何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那就要以安全施工为经济效益的前提。而安全的核心是科学管理,管理的结果是效益,如此进行了一个循环。
管理部门应当起到应有的责任,现有大部分企业的管理部门疏于运营方面的管治,在以下两方面得到了较为明确的体现。一方面是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缺乏激励机制,赏罚制度不完善,另一方面是传统就业制度过于包容,直接导致了企业人员文化程度低、专业技术差,大部分职工在就职前并没有接受到正规培训,不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
3.2建立使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建立全面的技术组织管理制度要以科学的管理层次为基础。由高到低,建立厂站、车间、班组三级技术管理工作网,进行分级负责管理,责任到人,做的查而有人;建立技术信息部门,健全事故整理、分析、反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经验交流、技术革新等活动。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对各类成果进行技术攻关,适当采取激励政策,在提升技术的同时,对于各类事故或故障采取有目的的针对预防,提高利用率,保障安全第一。对于各类技术档案,采用专人管理模式,保证资料完整、系统、准确,在此可以将各个车间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然后归入档案。
3.3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依法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例如:《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责任制》、
《生产事故调査实施细则》、《生产管理办法》、《电厂及变电站通讯中断事故处理办法》、《反事故措施计划》等管理制度,以完善并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运行中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査制度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相关人员做好设备运行记录,积极改正错误的操作。同时对运行中通过仪表指示、运行记录进行分析,建立合适的运行分析组织。针对设备巡检和操作等现象进行分析,及时找出产生各种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指施。
3.4加强维护检修管理,加强技术监督
水利工程建设以“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下几个方面的重点突破。首先,结合本厂实际进行技术更新、技术改造工作,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工艺,熟悉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使用方法;其次,逐步把恢复设备性能转变到改进设备性能上来,延长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保证检修质量,改善传统的检修方法和步骤;最后,要充分利用网络计划技术,例如:可以制定检修网络图,使检修质量提高,达到缩短工期、降低耗材、減少人力的目的。技术监督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5抓安全促生产,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是水利工程建筑的贯彻理论。在建筑实地施工中技术管理工作应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制度,狠抓落实,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有力的制度来进行管理,强调并着重提出安全生产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提升职工执行规程制度的自觉性;对各类大小事故认真开展调查分析并及时写出调查报告和事故通报,集中员工对施工中应有的规范操作进行学习,对于不规范操作可以采取适当惩处方案。
给每一个在职员工树立安全生产、安全施工的职业意识,在职工心中形成抓安全就是抓生产的第一条例,从而营造安全的施工氛围。可以不定期加设职工培训,提高施工团队的整体素质。科技在进步,各种先进的仪器也逐步在大大小小的厂中普及,这就导致了现有职工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不熟悉操作而感到吃力,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势在必行。
4结语:
综上所述,要充分了解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熟悉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方法与措施,找出工程施工中的重点环节,理论结合实际,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制定严格有效的管理方法,就能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敏. 浅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应用[J]. 建筑与装饰, 2019(4):96-97.
[2]高淑艳, 高姝娟. 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应用[J]. 名城绘, 2019(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