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筑技术的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向智慧村庄迈进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3期   作者:袁友乔 包毅
[导读] 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化建设进程当中
        袁友乔 包毅
        重庆长厦安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化建设进程当中,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别重要,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针对农村文化社会多个方面进行有效完善,能够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建设水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通过加强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发展规模,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现代化农村建设目标。但是,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部分村庄规划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本文深入探讨村庄规划现状与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村镇规划越来越重视。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较大的农业人口比例,做好农村建设是补齐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村镇规划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的规划管理实施中仍存在着较多问题。
        1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的意义
        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支持,因为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村人口的基数较大,大多数农村都处于我国中低收入区间,因此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搞好农村建设才能够提升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从经济方面来看,农村人口是潜在的购买力市场,只有农村的经济提高了,才能够更好地刺激我国经济的内需增长。神池县新农村建设管理工作是贯彻三农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任务也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共同发展的必然之路。做好神池县农村乡镇管理统筹工作,能够提升神池县农村的经济增长,能够保护乡村资源、节约能源。做好乡镇规划管理,还能够改变农村的村容村貌,提高神池县农民生活的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使其享受公共服务,提升农民在农村生活的幸福指数。
        2村庄规划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1规划方案不健全
        一些村庄规划并没有完全考虑到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使得村庄建设规划和总体规划存在较多矛盾,在此条件下,村庄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断下降,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通俗来说,在村庄规划设计环节,由于相关部门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缺乏准确预测,村庄规划工作过于随意,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较大影响。同时,在村庄规划环节,资料缺失现象比较严重,有关部门无法全面了解村庄实际情况,降低村庄规划的科学性,使得新农村建设面临更多挑战。
        2.2缺少有效的规划管理体系
        目前,村镇在建设过程中运用的都是自然的演进方法,在规划管理方面比较落后,但村镇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神池县村镇仍然存在的问题就是人才的严重流失,这是由于村镇管理部门在人才的规划管理上缺乏专业的管理规划体系,所以在实行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就存在笼统模糊的现象,神池县村镇在管理建设过程中就缺少因地制宜的思想,从而在发展的风格和文化方面对村镇规划管理的效能不大。


        2.3镇规划管理部门系统混乱和人员缺乏
        在我国大部分村镇中,各部门分工不明确,部门之间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协调,部门之间并没有建立具体的联系,导致问题出现需要解决时互相推脱,导致问题的搁置;乡镇一级虽然设立有相关的综合管理部门,但是在遇到一些违法工程时,还是要申请上一级,但是申请周期较长,导致一些工期较短的工程无力插手;在村镇建设中往往根据上级领导的意愿更改而更改,不能使原设计得到落实;村镇一级干部更是缺少相关规划方面的知识,没有环境意识,导致建设随意性较大,出现了较多违规建筑和工程,有的工程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而在执法过程中由于各种亲系关系,导致执法困难,许多违规建筑不了了之。
        3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村镇规划管理体系和规划标准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规划管理体系和规划标准,是实施村镇规划的基础。只有完善的规划体系和标准,才能为村镇管理人员提供有效依据。首先,要根据国家目前的新农村规划指导标准,制定出一套行业标准;其次,各市政府根据国家标准,结合自己地区发展的特色制定一套具体的规划体系和相应标准,并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以及法规来保障规划的实施,在制定过程中要听取人民的意愿,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大胆创新,在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的同时,与村镇规划进行衔接,避免土地的浪费;最后,各个村镇干部要提高自身素质,对村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增加规划管理相关的专业人员,对上一级的相关规范文件进行补充和完善,根据自身发展特色来制定符合地方文化特色的法规体系,灵活掌握并应用相关规范体系,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当地资源和环境,发掘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当地文化内涵。
        3.2健全村庄规划编制方案
        提高村庄规划设计的科学性,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符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需求,有关部门要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了解国家相关政策,针对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实施科学而规范的布局,提高村庄规划设计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促进村庄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可以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因此,相关部门要结合既有的政策实施情况,加大完善力度,制定出更为健全的制度政策,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同时,适当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农村建设发展水平得到更好提升。同时,将村庄规划纳入到政府业绩考核工作中,让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更好的认识到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确保村庄规划得到有效实施。结合当前阶段我国村庄规划工作特点得知,由于村庄规划内容不够完善,大部分照搬城市规划,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影响农村建设进程。所以,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村庄规划特点,加强对村庄规划工作的监督,适当调整村庄规划目标。结合村庄规划工作特点得知,相关人员要结合农村具体情况,不断健全村庄规划方案,进而保证农村的风俗习惯与特色文化得到有效传承,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求。
        3.3做好基础设施规划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但要关注农村的经济发展,还应该做好农村的基础设施规划,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性,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措施:①切实满足村镇居民用水、用电、用地等日常生活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②加强村镇居民的精神文化建设,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村镇居民的环保意识,创造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④定期对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提高它们的使用寿命。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必须重视村庄的建设发展,在对乡村进行规划的时候,要听取一些村民的意见,如此才能够让规划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使农村经济能够得到有效发展,让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得到进一步的推动。提升村庄规划水平的有效对策与方法进行科学性的分析,例如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健全村庄规划编制方案、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和土地规划管理的协调性等等,可以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月莲,王刚.浅谈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需要把握的原则[J].民营科技,2010(01):86,200.1234-1235.
        [2]邹薇,池泽新.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综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3):112-116.
        [3]李文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方法研究[J].城市建筑,2016,(32):370,372.1578-15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