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月第8期   作者:黄虹坚
[导读] 德育是指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与培养,目前我国的德育处在起步阶段幼儿教师的德育理念还未完全形成,德育策略也在探索当中
        摘要:德育是指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与培养,目前我国的德育处在起步阶段幼儿教师的德育理念还未完全形成,德育策略也在探索当中。而培养幼儿道德十分有必要的,所以幼儿教师要从游戏活动出发开展幼儿德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德育;游戏活动

        引言:幼儿教师开展游戏活动,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学习道德品质。本文主要分析幼儿德育的必要性,阐述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德育的4个方法,希望对提高幼儿德育教育有一些帮助。针对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特点教师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培养孩子的道德素质中就要从这点出发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德性发展情况,将德育潜移默化的融入游戏之中,让孩子在进行游戏活动之中提高幼儿的道德品质水平。
一、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必要性
        首先,幼儿时期是人类逐步形成道德意志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人的思想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幼儿时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相较于其他时期更具有效率,可以说是进行德育最好的时期。此外,培养幼儿道德品质能够促进孩子情感的发展,使幼儿学会与人相处、沟通,在游戏中学会理解规则,懂得团结协作。最后,对幼儿展开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使幼儿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对生活学习充满激情,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促进幼儿素质教育的实现。
二、在游戏中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方法
        1.设置游戏情境.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园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幼儿在家独享父母的宠爱,没有与其他幼儿玩耍的经验,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公主病”‘王子病” ,在生活中不会与人分享,在游戏中不会与人协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在选择游戏活动的时候要重视这一点多考虑存在团队配合的游戏。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两人三足”的游戏,最开始,两两一组,两人站在一起,将一人的左脚和另一个人的右脚用棉布绑在一起,比哪组走的更快、更稳。这个游戏充分需要团队间的配合和默契,如果没有团队协作意识的话,那么走起路来便会歪歪扭扭,经常摔倒。学生通过玩这个游戏,可以增进幼儿之间的感情,学会与人协作,明白一起朝着一个目标走的感觉,能够很好的与人相处,有利于幼儿以后的生活、学习。
        2.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幼儿的情感板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在漆黑的夜晚幼儿会感到害怕,看到漂亮的花儿就会很开心。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活动以外,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教师可以安排幼儿玩“ 帮小动物回家”的游戏,教师可以放一张森林的图,里面有各种小动物,还有各种花花草草。教师先对幼儿说“天快黑了,但是还有一些小朋友没有回家,它们的爸爸妈妈非常着急,那么能帮忙送它们回家吗?”随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在森林里有哪些小动物没有回家,在图中标记出来,然后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回家。如幼儿发现了小鸟没有回家,老师可以问“小鸟的家在哪里呢?在天上?树上?地底下?”一步步的引导幼儿将小乌送回树上的鸟巢里。通过这种方法,幼儿可以学习到小动物都是住在哪里的,帮助小动物回家能够增强幼儿的热心程度,也会让养成自己要按时回家不让父母担心的习惯。


        3.选择合适的游戏.调动幼儿积极性
        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幼儿的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能够感染到幼儿情绪的游戏。幼儿处于模仿阶段,会模仿人、动物的行为举止,如会学鸡“咕咕”叫,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选择在游戏穿插角色扮演。玩“萝卜蹲”游戏可以让幼儿扮演各种角色比如白雪公主、孙悟空、黑猫警长等等,“蹲”的时候要做一一个符合角色性格的“蹲”,当幼儿说到“白雪公主蹲”的时候,要“蹲”的非常优雅,符合公主的气质;或是“孙悟空蹲”的时候可以双腿交叉蹲显示孙悟空的桀骜不驯;或是。 黑猫警长蹲”的时候运用军人的蹲姿,右脚在....这个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体会人物的性格,还能锻炼幼儿的反应速度,一举两得。
        4.结合幼儿个性开展游戏活动
        对幼儿德育的培养不能忽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观察幼儿的性格差异,结合幼儿的个性展开德育教学活动。例如,“玩偶情境表演”,每 个幼儿都可以选择一个自已感兴趣的玩偶,然后小组之间进行对话、表演。每位幼儿都会将自己的个性情感表达在玩偶的身上,同样的兔子玩偶,有的个性就是温顺的有的个性就是急躁的,正是因为不同所以表演充满了乐趣。除了语言外,幼儿还可以控制玩偶的四肢,增加一些动作表达。哭的时候用手擦擦脸,笑的时候用手拍拍肚子,生气的时候用手叉叉腰。两个玩偶人物产生冲突的时候可以打起来,温和的时候可以有一个拥抱。总之,把玩偶当成一个人来进行表演,无论是口头语言或是肢体语言都是辅助的。通过这个游戏,可以更好地展现幼儿个性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促进幼儿品德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可以融入挫折教育。例如在“我是小勇士”的角色扮演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实际能力设计抗挫折游戏内容,如“拯救小熊”、“追踪海盗”等,设定幼儿喜爱的情节,通过攀爬、跳跃等动作,利用同伴合作、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则需要从旁引导,在幼儿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启发和点拨。以游戏形式培养幼儿的抗挫折心理,能够使幼儿融入更生动、更真实的情境中,使幼儿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去承担责任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结论:向幼儿展开德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游戏中展开教学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兴趣,对幼儿德育的成效会更加明显。通过设置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观察,选择符合幼儿年龄层及个性的游戏,提高了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增强了幼儿的道德素质,有利于幼儿以后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秀坤.构建社家园联动德育体系,强化幼儿德育基础[J].学周刊,2014(25):211.
[2]艾华. 在幼儿园如何开展德育工作——浅谈德育教育体会[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2:113-114.
[3]张向葵. 幼儿德育:从启蒙心性开始[N]. 光明日报,2012-06-27(014).
[4]刘郁文. 农村幼儿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