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用设施运行安全精细化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莫晓霖
[导读] 城市公共设施是指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城市桥梁、道路、广场、防空设施
        摘要:城市公共设施是指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城市桥梁、道路、广场、防空设施、路灯、公园、路标路牌、城市绿化等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公共性、服务性设施。近年来,已有许多设计者研究城市公共设施。基于此,以下对城市公用设施运行安全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用设施;运行安全;精细化管理;研究
引言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的体现,表达着一个城市独特的底蕴,但是在我国,公共设施也是这几年刚刚才被关注,才发展的新领域,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公共事业的关注,公共设施的建设有一定的进步,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局面还是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因此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展望,确保得到可持续发展。
1城市公用设施概念
        城市公共设施的概念为: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具体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涵盖面非常广,称之为广义的公共设施。《郑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白皮书》中列出的第一部分为市政公用类,包括市政设施、城市照明、公用事业管理三小类,这三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称之为城市公用设施,也就是狭义的城市公共设施。包括城市道路、隧道桥梁、线缆、排水管网、窨井等市政设施、城市照明和供水、供气、供暖、污水等公用事业类设施。
2城市公用设施运行管理问题
        2.1功能搭配不合理
        多功能公共设施要满足多个功能,如果这些功能搭配不合理,虽然达到了多种功能复合的效果,但只是单纯的功能排列堆砌,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很容易被用户淘汰,导致原材料的浪费,降低利用率。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现有多功能公共设施不能满足可持续设计理念。例如,花坛上安装座椅的设计,在为花坛里的植物浇水时,水会残留或漫延至座椅的位置,甚至花坛里的土壤等也会残留在座椅上,影响座椅的使用,而且给后期维护增加了困难。
        2.2安全管理不足的原因
        一些天然气公用施工安全隐患有些是客观技术条件造成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缺乏管理造成的。有些天然气公用设施的管理主体不明确,天然气公用设施安全监管不到位,政府安监部门与燃气企业的权责分配不明确,以及履行职责的主体意识较差,因此影响天然气管理的有效性。特别是随着天然气公用设施的增加,出现了明显的管理范围小,管理偏差、管理工作滞后等问题,天然气安全管理职能分属多个部门,不同部门发挥的作用不同,由于缺乏良好的统筹协调机制,致使安全管理没能得到优化升级。
        2.3功能单一
        当前公共设施发展不完善,特别是功能设计上存在较多缺陷,并没有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需要进行多功能设计,大部分公共设施功能单一,使用率不高,导致公共设施资源利用率低,大量的、重复功能的公共设施设置安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例如,只具有单一功能的路灯、广告牌等,这些公共设施的生产制作也会浪费原材料,没有实现产品的可持续性。多功能设计可以在产品的结构和形式上进行改变,将路灯和广告牌的功能结合起来,将广告牌设置在路灯杆上,增加了产品的复合功能,节省制作两种公共设施的原材料,同时也能节省土地资源。
3城市公用设施运行安全的管理对策
        3.1运用风险管理理念,树立大安全意识
        郑州是已迈入千万人口的国家中心城市,这样一个大城市,一旦出现供水供电停止、交通瘫痪等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十分巨大。在城市公用设施运行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理念,构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识别和预测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规范,控制风险的发生;树立大安全意识,切实绷紧“安全”这根弦,制定标准、日常监管、维修维护、责任划分等每个运行管理的细节都要考虑安全因素。


        3.2趋向绿色与智能化设计
        随着可持续理念的推广,绿色环保已成为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同时智能化设计也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趋势,在多功能公共设施复合功能中添加智能化元素也会成为设计中的一大亮点。绿色环保不仅表现在材料上,更表现在功能上,这款垃圾桶的设置安装大大解决了报纸的回收问题;同时其两侧装配有LED显示屏,既可以显示地铁信息、公共单车可使用数量,也可以不断滚动播放当日的天气状况和新闻事件。在一件公共设施的基础上合理地附加多个产品的绿色、智能化等多种元素和功能,提高了垃圾桶的附加值,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管养市场化和特许经营模式的尝试
        城市公用设施管养包括设施的日常养护、维修、改造、更新等。从实践来看,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政府直接提供,成立专门的管理和养护机构,直接隶属于政府主管部门;二是特许经营的方式,由企业按照特许经营合同负责日常运营维护,采取计量的方式,日常的维护费用由政府按时按量结算支付;三是完全由市场供给,实现管养分离。采用公开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合同约定各方责任,由中标企业负责设施的日常养护,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对企业的管护工作进行评价监督,并按合同约定支付管养资金。物业城市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模式创新,旨在运用市场化机制,通过“专业服务+智慧平台+行政力量”相融合的方式,引入高水平物业公司,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资源、公共项目实行全流程“管理+服务+运营”,值得去尝试和探索。
        3.4强化工序的质量控制
        加强对工序流程的质量控制,也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为了有效预防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等问题的出现,在实际施工之中,监管人员务必要让施工作业者根据相关流程及规范开展工程施工。此外,还应结合信息技术,对交通安全设施工序流程进行优化,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3.5对可持续发展重视
        第一,“天人合一”这一观点主要是对天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性进行强调,人应该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并且对其能动性进行充分发挥,进行适量的改造和对环境进行合理利用。第二,对于人定胜天,这一观点就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改造统治作用太过于强调,对自然环境太过于索取和破坏,此做法就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给生态带来了很大的危机。第三,对于人制与天,这一观点主要是对人类的作用进行了弱化,环境对人类的限制太过于强调。在以上三种观点中,“天人合一”是发展中的做好观点,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符合。人在活动中环境是主要的场所,也是人们生产和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在此环境下公共设施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进行公共设施的时候要将其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天与人之间融为一体。例如:安徽省的宏村,根据该地的自然资源设计出了水渠设施,其设施及可以防火,也可以天气气候进行适当的调节。
        3.6严把原材料质量控制关
        严格把关原材料质量,能够有效提高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水平。所以,在建设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中,加大投入力度,检测及监督原材料报告,预防一些质量不过关的材料流入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可以有效缓解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此外,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还应对原材料进行相应的检测分析,使其满足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要求。
结束语
        城市基础设施可以确保整个城市正常的运营,健康的发展,也可以大大的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行增强,对城市的运行效率进行提高,还可以进一步的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魏宇文.郑州市天然气公用设施安全监管研究[D].郑州大学,2019.
[2]新疆乌鲁木齐市城市公共设施应急抢险队闫双双.全力保障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安全[N].中国应急管理报,2018-11-20(007).
[3]何继新,韩艳秋.公用设施安全治理与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规避[J].学术探索,2018(01):39-45.
[4]韦民.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保障标准体系建设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7):156-157.
[5]张国伟,郑惠清.城市公共设施安全问题探讨[J].时代教育,2016(24):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