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可持续微改造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1王富强 2骆奇挺3沈烨磊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在城市居住环境中,很多老旧小区的布局中土地利用率不高,还出现居住的环境差的问题,所以要据此作出相应的改造。
        关键词:老旧小区;微改造;问题;办法
        引言
        全国各地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探索了推进的路径,但是在实践中仍面临改造资金筹措渠道窄、设施改造协调难度大、公共服务统筹改造少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面临的问题
        1.1老旧小区绿化水平不足
        城市老旧小区的绿化问题一直是影响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我国改造方工程方案的实施以及走访过程中,发现很多城市在绿化工作开展过程中,延伸到老旧小区就会出现停止的情况,并且缺乏相关人员的日常维护,这也就导致了城市老旧小区存在有非常严重的绿化问题,小区内杂草丛生,苗木的病虫害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对于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也就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1.2资金来源
        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从哪儿来?从财政出资看,若主要依靠财政资金,财政面临巨大压力,仍仅靠政府一己之力,远无法满足改造的巨大资金需求。特别是老旧小区改造是以区县为单位,区县的财力有限,同时单由政府出资也不符合“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从居民出资看,大多数老旧小区位于城市中心区,住户多为老年人和租户,居民长期缺乏缴费习惯,且对改造后价值提升效果缺乏感知,出资动力不足。从社会资本出资来看,老旧小区改造投入大、周期长、收益不确定性高,尚未形成资本进入、退出的合理机制,没有形成资金链循环,因而参与积极性不足。
        1.3专有部位改造“谁所有,谁负责”
        某住宅小区(一期)原有储藏室为铁皮房,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并存在漏电隐患。铁皮房属于专有部位,应由业主自行出资改造。经研究,确定改造思路:改造工作由物业服务企业牵头,在征求业主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改造费用按成本价由业主分摊。改造之初,部分业主持观望态度,希望政府承担全部改造费用,根据现状,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分期进行改造,最终经过三期施工,完成改造,消除安全隐患,美化居住环境。
        2解决办法
        2.1识别多样化的更新类型、提供多种改造选择
        在城市中许多老旧小区的各种因素,如在地理位置、交通、建筑、环境、历史、文化、人、要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有自己的特点。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现场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分类访谈,对老小区各领域各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利益相关者微观改造提供参考。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老旧社区的建设年限、街道建筑肌理、居民意愿、文化、特色产业等因素,将老社区分别改造成为一个紧迫性、可改性和暂缓改造性这三种类型。改造过程中要对出现的各种因素进行尊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从多种改造的选择中进行归类选取相适应的改造方式,据此来满足住在不同位置居民的实际需求,合理地推进微改造的工序。
        2.2改造资金筹集问题与处置建议
        介于城镇老旧小区较多的影响,因此在改造资金数额方面表现较大。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个可以从多方面筹集。一般来说,可以从政府财政资金补贴,金融机构贷款,社会资金投入,居民个人出资等方面进行筹集。其中,对于道路工程改造、楼内管线及附属设施整治、景观提升等方面涉及到的改造资金,应该由财政补贴资金支出。对于存在经营性的服务设施,如菜市场、停车场等的修建费用可以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方式进行解决,或者也可以通过引进社会资金方式进行解决。另外,像自来水,燃气等管线设施方面的修缮,应该由管线单位进行出资。而对于加装电梯等修缮费用,可以采取财政资金出大头,居民个人出小头的方式解决。


        2.3以满足需求为导向,链接养老服务
        考虑到很多老旧小区面临“老龄化”人口居多的情况,改造要以需求为导向,把养老服务作为重要配套。依托社区发展,提供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行、助洁等便捷服务。同时,要调动社会力量发展适合老年人消费的旅游、养生等服务。如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增加改造用房,用作建立“养老中心”“社区养老医疗护理站”等机构,建设步道、口袋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加快完善体制机制,为老龄化社会稳定发展创出新路。
        2.4做好绿化景观的创建修复工作
        首先需要对城市的老旧小区绿化工作进行提升改造工作,在原本社区绿化布置基础上,积极采用新型复合式的绿化建筑。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小区进出口部位布置花卉,提升小区的外观美观性。对于老旧小区内的空闲空置区域也要组好开发工作,通过对废旧停车场以及锅炉房进行升级改造的方式,提升老旧小区的绿化面积跟绿化水平。此外在老旧小区内还可以增设咖啡厅以及酒吧等娱乐场所,对原本废旧的社区设施进行再次利用,通过多边方法来提升城市老旧社区的绿地占用面积,对于小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
        2.5实施激励支持政策
        按照“共谋、共建、共享”原则,引导加大绿色智慧住区建设资金投入。中央和各级财政列支专项补助资金,对绿色智慧住区试点示范进行奖补;发挥绿色金融的作用,对绿色智慧住区改造项目予以低息贷款;将绿色智慧住区建设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评审、科技研发补贴依据之一,对参与实施的企业执行税收优惠,激发创新活力。
        2.6开展全生命周期的持续评估、完善指标体系
        为完成对老旧小区的生命周期建立和完善分析和评估体系,在进行改造的前一阶段,首先需要对老旧小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定量,确定好如何开展改造措施,找出现存的隐患,确定为重点改造对象;在改造期间,根据实时出现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举措;在改造的后期,需要对整体改造的小区进行统一的寿命评估,使改造活动有效进行下去。对居民生活情况的调查,多在于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公共设备的人均配置、日常生活经常行走的路线等,居民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了解、在同小区内的人是否存在协作,是否讲文明懂礼仪,在生活购物上是否方便等实际情况进行调研。
        2.7建筑安全为要义,实施违建拆除和抗震加固
        老旧小区改造中,拆除违章建筑、线路规整、管道疏通、墙壁粉刷、道路修补等,是已达成共识的“常规操作”,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公共空间环境,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社会公众权益。对小区内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腾挪出空间,进行合理规划、运营,有助于提升小区品质。对老旧小区房屋进行抗震鉴定,不需要拆除的建筑进行抗震加固,需要拆除的建筑列入计划。老旧小区改造按照新的标准,抗震烈度要提高1度。要达到这个标准,每平方米结构加固要增加5000元。这里涉及政策、法规、技术、规范、标准、管理、资金等多个环节的问题。
        结语
        选择用微改造的方式而不是大规模的整改模式,对老旧小区的局部设施规划和整体楼房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能够使得老旧小区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几个档次。微改造技术不断改善促进,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改造老旧小区时更好地为之服务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万玲.广州市老旧小区可持续微改造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城市观察,2019(02):65-71.
        [2]邹徽强.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内容与对策研究[J].居舍,2019(10):172.
        [3]原剑珩.广州市旧城区社区环境微改造研究[J].低碳世界,2019(02):132-133.
        [4]沈志意,张宝铮.新常态下老旧社区空间环境改造与延续初探--以长沙向韶社区微改造为例[J].低碳世界,2017,(16):159-160.
        [5]蔡云楠,杨宵节,李冬凌.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内容与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7,(4):29-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